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0425阅读
  • 28回复

简书作者:古城茂东专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8-11-08
明初胡桢统领南方移民向北转移并定居鲁南苏北成为一支胡氏望族

古城茂东简书作者
2018-11-07 23:59 打开App



我们有支谱记有\"红巾赶散\"应该是明初政府为了填补鲁南战场连年战争而造成的人烟荒芜和戍边需要的移民政策。


重点解读:


[1369年途经苏北恰逢北方严冬,冰天雪地旡路可辨,且饥寒难耐,时艰所迫,暂居此地,次年(1370年)入境山东。兄弟数人者必分迁独居一地,相隔百里。其移民散居山东各地。]


我们安定堂泗阳胡氏是否来自这次大移民?


我们宿,邳,郯为何三地有近支,极有可能与这种兄弟必分隔百里的移民政策有关!


元未大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元气数己尽,败至北方。山东要地兵家必争。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率兵至山东,穷追元顽,横扫千里,原民劫难,生灵凃炭。史称山东千里无烟。山东大地人烟稀少,四野荒芜,狼迹一片。


据明史、方城《胡氏族谱》记载:胡桢,处州龙泉南弄人。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胡桢之父胡深率龙泉、庆元、松阳、遂昌四县起义,追随朱元璋反元。1363年朱元璋称吴王时,桢随父征战己多年屡建奇功,时任明宣武将军佥处州卫指挥使司亊之职。


洪武二年(1369年),为拓土守彊,朱元璋下令举囯移民山东之潮。朝廷组织,县邑施行。凡有兄弟数人者,留其一人,余者皆走,违者杀之。移民汇集州府统一迁徙。时任宣武将军的胡桢奉朝廷之命转任统领南方移民指挥,携同眷属,与移民一同迁徙。如有逃亡者绳索串绑解手。故山东人俗称解手一词由此而来。途经苏北海东(州),恰逢北方严冬,冰天雪地旡路可辨,且饥寒难耐,时艰所迫,暂居此地,次年(1370年)入境山东。兄弟数人者必分迁独居一地,相隔百里。其移民散居山东各地。


事毕,胡桢即择方城宝地弃官居之,安家立业。以地舆命名城池即方城也。六百余载,在此繁衍生息。人丁兴旺,枝繁叶茂,传至二十三世,散居于全国各地。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追念昭彰阵亡功臣,为其立庙谥号,建陵塑像时。朱元璋仍念及深公长子胡桢,为彰显胡氏父子功绩,钦赐“胡深御葬林”(招魂墓)建于方城。其林占地一百二十亩,气势非凡,雄伟壮观,堪为山东地域罕见。胡桢故后同葬此林有碑志传世。


方城胡氏族谱原序文即是以《胡深御葬林碑志铭》转载传世至今。鉴于“胡深御葬林”落于方城,未建于处州,溯其根源,缘于胡深长子迁陡此地,颇有功名在身。朝廷碾转千里将“胡深御葬林”建于方城的唯一历史依据。


洪武二年(1369年)大举迁民山东,胡深长子胡桢(次子胡枢留居龙泉),奉朝廷之命,携其五子胡宗、胡宝、胡密、胡宾、胡定由龙泉(现改市)迁徙山东方城(今属五莲县)立此村。因地理地貌三面环丘岭。西边靠河,形成盆地,名曰城池。清后演变为方城。时值洪武二十年,下诏为阵亡的有功之臣,分封各府州县去当城隍神。为功臣树碑立传,塑像立庙。胡深誉为文武全才的儒将,作战屡建功勋。功高位重。钦赐御葬,行御葬礼。赦封“胡深御葬林”坐落于方城村西“月牙怀抱”之灵气宝地。东靠小米山,西至娘娘庙,南对七宝山,北依凤凰山。由萧汉河环绕南下,史称“胡家御葬林”。另有缘因于胡桢为长子,功名在身,朝廷为彰显父子开国功绩,昭示后人,故将御葬林建于方城。经考证,胡深衣冠墓位于浙江省丽水凤山下。


御葬林占地一百二十余亩,东西长300余米,南北宽200余米,墓茔位于林地中央,座北朝南。墓冢高大,墓前石坊(即茔道门),立青石碑誌座于赑屃背之上。高约2米余,宽余米。碑誌正面雕刻墓主胡深之墓。背面详刻记载其生平简介。碑前两侧屹立两尊文臣武将,东为文臣,怀抱笏板 ,西为武将,手握宝剑。雕刻精湛,形态各异,威武壮观。碑誌前场地开阔,分东西两侧立于雕刻的华表、石马、石羊、石猪、石虎,栩栩如生,活龙活现。墓前中央位列石供桌、石香炉、茔道门、墓碑俱全,排列整齐对称。御葬林外围西侧,设有宽敞的南北走向跑马场,数百米之长,供拜谒者举行列队仪式,停轿、拴马之场所。墓间及四周环绕苍松翠柏,参天茂密,形成一个规模宏大、庄严肃穆的大家茔林。此林是五莲境内最大规模的石雕艺术群墓地。据考证,自明以来封为御葬林在山东境内也是首屈一指(清朝未封),此乃是吾族胡氏由浙江龙泉迁徙方城之物证。迁始祖胡桢故后,同葬御葬林,有碑记传世。时过境迁,600余年的历史文物,有部份石雕艺术品如华表、石马、石羊、石供桌、石香炉、茔道门等毁于二十世纪中叶前期,荡然无存,余者如墓茔、碑誌、石人(文武大臣)、石猪等毁于六十年代(1966年-1967年冬春之交)。剩者胡深石牌位复埋墓穴,毁坏的碑誌、石人等均埋入地下,林毁墓平,化为平川。令人悲哉!惜哉!欲为复修,我等之责,指待族人及社会共力为之,如愿以偿!


御葬林落成后,兴于明,从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前来拜谒者络绎不绝,盛况非凡,香火不断。相传朱元璋巡视北京时,率文武百官,专程赐祭,聚驻朱马院一宿。因朱元璋与皇后马秀英在此一宿,原村名曰胡家堐改名为朱马院。御葬林落成后古有专人奉孝守护。方城胡氏(胡廷弼)分居到御葬林北边而形成的村落,以此取名——林后。


今胡氏族人生长于斯,生活于斯。600余年丁繁人旺,英才辈出,现传二十五世(代)。时光流逝,六百余年的漫长岁月挥间过去,憨厚而勤劳的大地之子,一直厮守着这片土地,世世代代人,面对黄土背靠天,以刚毅的气质与岁月奋力抗争,为耕耘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里流淌着先祖们的汗水与热血。至今从方城分居到周边的村落有林后、朱马院、丁郭庄、赵家高化、泉子堐、陈玉、大韩庄、巴泉、小湖、唐庄、孙家沟、后孙当、小福照等十余村,胡姓约占70%以上,迁徙外地遍及全国,数不胜举,方城可谓大邦之地也!


为传承胡氏精神,弘扬胡氏文化,发展挖掘民间文化事业,有待我们考证挖掘保护,为保护历史文物,匹夫有责,热望合族为传承文明,传承先进文化事业作出贡献


六百年来,“胡深御葬林”载誉于史册,名扬于天下,故胡氏族人倍感骄傲与自豪。


胡桢迁徙方城,带领子孙在此开创基业并成为这一地区胡氏的大宗,后来经过查资料等,发现孙祖胡氏系由临沭第一峪迁徙而来,而临沭第一峪的胡氏又是由费县方城迁徙而来,因此沂南蒙阴费县临沭的胡氏家族为同一祖先。据方城胡氏(深族)修谱致族人函据明史载,始祖胡深(1313-1365.6)元末随明太祖朱元璋反元起义,功勋卓著,时任浙江东行中书省左右司郎,总制处州军民事。赦封“缙云伯郡”。溯其源,胡深之长子胡桢(次子胡枢留居浙江龙泉)奉朝廷之命率五子宗宝密宾定由浙江龙泉县大王庄,徒迁方城立村,这有可能就是沂蒙胡氏的源头。另据山里家谱记载,临沂胡姓原为安徽当涂县,徙居海东黄泥岭村,再徙居兰山第一峪(山里)的。


沂南孙祖胡氏字辈:茂成家法 乃范敬尊 本深短正 保汝天真


这是临沭山里胡氏北始祖后裔字辈:宗玉德怀 顺遵芳矩 允保宏业 尚绍先芬 修名建节 临沭的“怀”字辈对应孙祖的“乃”字辈,依此类推。


临沭山里胡氏南始祖后裔字辈:科传圣京广 文学继市厂 修里天宝地 增加四明亮


临沭山里胡氏聚居的村庄有:山里村,石河子,西潘,蛟龙,石门头、籰庄,庙前,郑山轩庄,胡格庄,西月庄,观堂,莒南洙边胡家岭,河东区重沟镇,苍山县南沂堂等。临沭山里胡氏的第五支迁徙到了沂南孙祖,发扬光大,孙祖胡氏的聚居地有:孙祖一村-四村,罗安官庄,及孙祖镇周边各村落,依汶胡家旺,张庄镇上峪村,蒙阴坦埠镇东河南、下东门、潘庄村,桃墟大站,黄沟,界牌等地,其中黄沟的有自己的字辈“宝家守成,志世永昌”。


(安定堂胡氏泗阳古城茂东整理)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8-11-09
胡和梅胡一修胡敦复张相文为泗阳现代教育事业开创者

古城茂东简书作者
2018-11-09 05:00 打开App



  无锡堰桥胡家渡胡氏(村前胡)为宋代著名学者、教育家胡瑷后裔,瑗少子二世志正,字孟佶,官宣议郎,生二子,守经.守权,权分迁无锡。

堰桥解放前是天上市(注:过去的市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区,管辖数个乡镇)的中心,为天上市教育会驻地,有县学(胡氏公学)、乡学(国民小学)、私校(私塾、改良私塾)等,抗战前这里还是教育家俞庆棠(唐文治的儿媳妇)办的民众教育实验区之一。

过去堰桥镇上有两个大姓:范氏和胡氏。他们的祖先分别是北宋的范仲淹和胡瑗。根据历史记载可知,范仲淹与胡瑗的交情不浅。胡瑗到苏州和湖州办学都是范仲淹从中出的力,后来范仲淹还把他推荐给了朝廷,使他在朝中发挥了聪明才智。堰桥不少姓范的和胡氏公学也有缘份,都很失重视办学。例,如范仲淹后裔范熙(1865——?),曾入胡雨人师范传习所,课徒之余研习各科;又受胡壹修之聘,供职图书馆,暇则吟咏自娱。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范熙私资创办了"范氏学堂"(即现在堰桥中心小学的前身)。堰桥范家也出了不少名人。

    与堰桥镇近在咫尺的村前村办新学最早,胡敦复《胡壹修行述》记载:“先严则竭力筹措经费,实现新学计划,光绪二十八正月(1901),借吾族义庄试办天授乡公学,是为学校之始。”习惯上后人把胡壹修和胡雨人昆仲称之为胡氏公学的创办人,但是事情还得从他们的父亲胡和梅说起。

    胡和梅,讳丽荣,字和梅,晚年号传叟,生于1842年(道光21年),是年清政府与英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胡和梅生逢乱世, 20岁时又遇上太平军攻占苏锡,乡绅出生的他,带着新婚的妻子、刚出生的长女、年高的父母等全家老少,流离颠沛,避难江北。他为了衣食,奔走在大江南北间,“负米致粟,终岁不休,艰苦备尝,屡频于死”。他生了一场重病,又无医药可治,幸亏发妻高氏“割肱疗之”,才得以生回(参见壹修、雨人、敦复合述的《和梅公行述》,此文收录在《村前胡氏家谱》中)。在太平军兵乱初定后的十年时间里,胡和梅的父母相继考终,因上他方得在不废举业的同时,出其全力“专为闾阖公益事务,清赋税,息争讼,设局保嫠。凡地方宗族之公产、公款,或由捐建、或由创始、或由保存,……”。

和梅公年逾不惑时,命运有了转机,以恩贡生的身份赴桃源县(今泗阳)任教渝,历时十年。于任上力精图治,为当地教育事业做了不少好事。“首为其邑书院选购致用图藉,勉诸生以经世之务,俾知所学当令今可施行;其平等教育主义根于性生,振拔单寒不遗余力;扫除攻荒籍、攻冒籍等种种恶习,百折不回”。但是由于这个原因,“食弊者群起交攻,卒以是去职。”裘廷梁撰写的《胡府君家传》也有记载:“其俗重阶级,严流品,先世不籍于庠者,辄轻之曰荒籍之民,诸生喜攻荒籍,使不得为博士,弟子攻愈烈,赂乃愈厚。旧时任学官者,颇因以自肥,君一后所为,卒不能革其弊,则白督学,褫廪生攻者四人,一县大惊,谓二百年来所未有,于是廉正之名大著,而被褫诸生,控朔不已,君竟以是去官,光绪二十年也。”    

当时朝廷连年征战,国库亏空,放宽标准增添学籍名额的,增收学费,以资补给,而且还给地方一小部份这样的权力,因此也随之出现了漏洞,这种流弊几成风气,一时很难扭转。胡和梅此举无疑是鸡蛋碰石头。

    正当其时胡和梅才下了决心与儿子一起在家乡冒着风险办当时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新学”,以此实现他“教育兴邦”的宏愿。胡和梅对教育深有感情。据记载,他在桃源县时以培养人才为已任,受到了人们的尊敬。“然至今流风余泽,竟为四乡编户所不能忘。其亲炙之士,游学遍东西洋,已翘然秀出于长淮南北矣。” 培养的学生中,就有胡雨人年轻时的好友、南洋公学时的同学张相文,后来张相文成了著名的地理学家。记载:“张相文,泗阳城厢人,其人品、才华学识,被当时的县令汪懋琨、教谕胡和梅看重,聘其到县学主事执教。他上任后,首先管好书院、教好学生,其余就是置身于‘书山学海’的藏书楼,博览群书,这对他后来著书立说、成名成家起到了重要作用。”胡雨人和张相文在南洋公学读书期间还合作出版了《新撰地文学》(桃源张相文撰,无锡胡尔霖校/上海文明书局出版)。

胡和梅回到故乡后,就开始支持壹修、雨人兄弟俩办“乡学”、“女学”。“洁身以归,一任天民本职,广建公私学校,男女生徒务令同等受教。务民义、破神迷、积谷垦荒,建祠收族。”胡和梅的品德成了乡民的榜样,受到后辈的尊敬和赞美。“凡世俗所争荣者,靡不敝屣弃之。吾父子兄弟祖孙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直已行道,不与官吏同污,不以社交逐利,并不与寡廉鲜耻之一时豪杰为徒。内顾神明,仰不愧天,俯不怍地,十余年如一日,皆府君以身作则为之也。”“平居天性和蔼,亲其宇者,如沾时雨,如被春风,为人排难解纷,必喻以至理,动以至情,不假私毫权力。人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虽著名梗顽,一经受教,改行终身,不复为非。有反籍以保障乡里者,其善与人同之,明效大验,固久有口碑为之载道者也。”“归后卧病月余,日必杖起,行坐数次,弥留之际,尚为人规划事宜,其自强不息之志,老而弥敦,至死不变,盖安而行之,非强为善而已。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者。”

胡氏公学的主要创办人无疑首推胡壹修。无论是从一个家庭的角度,还是从一个地方的角度上来看,胡和梅的长子胡壹修都可称得上是一个和蔼的长者。我们可以通过胡敦复泣述的《胡壹修先生行述》了解其人,他是一个标准的好父亲、好兄长、好老师。

他是在既做主角,又当配角的角色交替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使命。他从小时就接受庭训,从外祖薛诚之(冠香)游,“慈父所示,严师所命,童而习之,壮而行之。盖自束发受书,即具见义通为之趋向……”年轻的时候,和父亲、仲弟一样怀有读书做官的梦想,如果没有一场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他肯定也会像雨人那样,以求学为本,或者留洋国外,去实现他救世报国的远大梦想。命运似乎同他开了个玩笑,正当他与仲弟一起在桃源县随侍父亲、庆贺父亲添丁的时候,无锡家中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守在家中的三弟合如,因病早逝了。无奈之下,只能与雨人弟计议:“淮滨之仲叔任之,桑梓之事则以自任,得请于先祖而行。自后乃不得不专力服务于家乡矣。”(胡敦复由此不得不为父慨叹道:“时正甲午国难大可纪念之日也。”)后方大本营不能无人主持,于是壹修只能告别父亲、雨人,先返乡了。

胡敦复是这样评介父亲的:“世人第知先叔雨人先生之刚直严正,而不知先严意志之坚强乃无与伦比。”他说这句话绝非虚誉,有许多典型的事例可以证明。譬如:惠山的祖祠——胡园,有现在这么大的规模,和胡壹修辛苦操劳是有很大关系的,如果没有他出资修葺扩建的,胡园很有可能在当时就败落了。又如,长安胡巷的几条河、几顶桥,和张村的一条路,包括他在那里建的两所小学等等,都是因为他不辞劳苦,留下来的业绩。老百姓没有忘记他,还给他树碑立传。当时圩民以“题君子万年匾祝先严寿,又以念陇亩庐堂匾相贻。”当然他的功绩主要是与仲弟一起创办了无锡乡村的第一所新学——胡氏公立蒙学堂。胡壹修由于过度劳累、加上身体本来不怎么好,又不善养生,虽然精神经常愉快,于六十七岁时就因病早逝了。杨景苏的挽联是:“仿道南祠以寄永思,叹息如闻,无尽馨香绵祖德;置露公积而名并育,中才不弃,庶循敦化识天心。”

胡氏公学的另一位创始人是胡雨人先生,后人是这样描述他的:“胡雨人氏为近代崇尚实践,努力维新之先导者。生于清同治七年。……氏少承家教,精研经史之学,既愤科举制度之锢塞灵智,及以海禁大开,外辱频至,深感我国科学幼稚,实为致弱之由,遂益专攻经世实用之学,更致力于算学及自然科学,并提倡外国文,以为研究欧西文化之权舆。甲午戊戌之间,鼓吹广设学校,以教授科学及外国文。嗣复躬自东渡留学,兼以考察世界新文化及教育垂三十年,氏为学一切主实,治事亦然。其实施教育之精神毅力,尤不可及。初设学校于家,课其于侄,今其子侄如宪生、卓、敦复、彬复、明复、刚复,皆游学欧美,为我国知名人士。又与兄壹修创设胡氏公学,以教育同族及其邑人,亦颇著成绩,一邑从风,其所手创之学校,即清季之上海中等商业学堂、北京女子师范学堂(民国升格为女子高等师范、女子师范大学、国立女子大学)皆为空前之举。又如民国时代之江阴南菁学校、宜兴宜兴中学皆有特殊之建设。氏于教育外,更留意民生,……”

1928年(民国十七年)1月17日,胡氏公学创始人之一的胡雨人患肺病不治谢世。族人胡笃平等发起筹造胡雨人铜像。除在无锡城内举行追悼会外,胡氏公学联合堰桥各界人士在校内举行追悼大会。国民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及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等发起集资5000元筹建胡雨人铜象。(参见《无锡县校史专辑》)

胡敦复记载,早在桃源县时期“仲叔以御外莫如自强,首先注意新学,躬自研究以为之倡。先严所见略同,详加擘划,协助先祖破除旧习,实施新政,一时长淮南北,翕然向风……”。对办学这件事,其实他和壹修在桃源县随侍父亲的时候就有了合作基础。因此,雨人回国后,兄弟俩一拍即合。据胡敦复记载:“先叔治国学,为一代名师,且夙留意经世之务。至是复东游扶桑,考察教育,研究师范。先严则竭力筹措经费,实现新学计划,光绪二十八正月(1901),借吾族义庄试办天授乡公学,是为学校之始。”

胡氏公学创办时,胡和梅一家人口日益增多,尤其是女孩子更多(壹修育有三子、六女),这也是自办学校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一开始,这个学堂带有家塾性质。据胡敦复记载,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  庚子)“父亲带胡明复、胡刚复及四叔保如至淮阴,请老师受课,并且让明复、刚复跟从日本人试习日语。这年四叔还刚7岁。”是年“仲叔自日本留学归国,家中办家塾,男女同学,均为本家适龄儿童,周氏(周王运新、周修辉)母女悉心照料。”1901年“家塾中男三女七,十名学童随周辉至上海徐汇区租房续读,以便攻读英语。明复、刚复、宪生考入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公学总办张元济称明复、刚复为“奇童””。(参见《胡壹修行述》)可见当时胡家自办学校的愿望相当迫切。

胡雨人在科举废除后,曾向朝廷提交了意见书(《拟上学部条陈》),他认为“吾国官无大小,所居者城市也。今日大声疾呼争权利以兴学者,皆城市之民也。”“偶有一二富乡,搜集种种捐款,建设一二学堂,所教者绅族也、富室也;林林万众,裹足不入”“长此不改,一二年后,城市大乡,贵族学校林立,官可以报绩,绅且据以自豪,”“除百一绅富家外,大多数学龄童子皆将不识一丁”“读书种子既绝,而市民、非市民之阶级,由此永分;市民之学堂日益增多,非市民之负担日益增重;市民有权利而无义务,非市民有义务而无权利,……”(原文收入朱有主编的《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乡村儿童随着科举被除,无校可上,无书可读的现实摆在面前,胡雨人想办乡村新校的心情比任何人都急切。旧式教育已不适应社会需求,故也催生了借鉴泰东(日本)泰西(欧洲)的新学应运而生。

当时有一条出路是上南洋公学,作为充当胡敦复启蒙教师角色的仲叔胡雨人,很早就“令其考入”这所洋务派创办的学堂。(按:南洋公学是清末洋务派中坚盛怀宣于1896年创立于上海的,其目的在于为洋务事业培养人才。其附小(当时称下院)是公立小学中最早的一个,其所开课目为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理科、图画、体育八项,附带学一些英语。)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 丁酉)胡敦复12岁,是年11月考入南洋公学外院,当时南洋公学成立仅一年。

当年有一件事直接催生了不少新学兴办,那就是南洋公学的“墨水瓶事件”。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胡敦复17岁 、胡明复12岁、 胡刚复11岁。胡敦复从南洋公学退学,入爱国学社。《苏报案与辛亥风云》一书(第六章/P99)记载, 11月,南洋公学发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学潮“墨水瓶事件”,这一事件“把学潮转为一场革命,一场延续八年而最后终结了中国的封建制度革命”。当时,胡敦复等人也参与其中。一百八十多名南洋公学的学生在蔡元培等教师幕后的支持下,集体退学,成立了反清性质的自办学校——爱国学社。“墨水瓶事件”对当时社会影响不小,引起了一股集体退学的浪潮,吴兴浔溪公学、南京江南陆师学堂、浙江大学堂等等“体制内”的学校学生纷纷声援这次学潮,都有学生集体退学,加盟爱国学社,不少著名学者如章士钊等人也加盟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并肩作战。爱国学社还在江浙各地设了若干分支机构,开办学校与学社。蔡元培动员学生黄炎培回乡独自开办了川沙小学堂。主要任务是普及新学并宣传革命,从此走上了他终生不渝的教育事业。“墨水瓶事件”后还直接引发了闻名中外的“苏报案”

显然清廷以“忠君”为指归的旧式教育体制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它的倒垮,连象南洋公学这样的学校也很难以幸免其难。那么创举模仿西方民主式的新学就是迟早会发生的事了。1902年——1903年成了新旧学堂制式更迭的分水岭。胡氏公学诞生也恰好在这个时间段中。

1902年12岁少年胡敦复在上海加入兴中会、爱国学社、中国教育会等反清性质的革命组织、团体,胡雨人和吴稚晖等人在日本东京发起了“孙武事件”,(当时他在日本考察,是吴稚晖的保人,为二十六人之一。)(参见《清末留日学生许嘉澍先生传略》 /许树铮撰)1903年4月8日,胡彬夏等在东京成立留日女学生共爱会,参加者20余人,这是我国争取男女平权的第一个爱国妇女团体。

作为蔡元培、吴稚晖的同事和好友,胡雨人返乡办胡氏公学,自然要比其他人早上一拍。这些带有浓厚反清色彩的活动,当然会波及刚刚办起来的胡氏公学。据《无锡地方史料》第八期《无锡的早期出国留学生》记载, 8月胡氏公学设男女两部,这是无锡设有女子学校之始。女学由周辉主持,增设剌绣等课程。胡氏办女学为锡金首创、开风气之先,继而无锡地区兴办女校呈风起云涌之势。《胡壹修行述》也记道:“其冬胡氏公学成立,更以家塾扩充为女子部。未几,苏抚以吾乡创立女学,通饬各属严行厉禁,乃仍托名家塾,先叔母继续维持,三年以后始正式并入公学焉。”他们的举措当然冒了风险。裘廷梁在《胡府君家传》记载:“胡氏公学,男女无岐视,分室教之而已;不限于宗族,以学费免否示区别而已。是时言兴学者,率在都会,又皆偏于男校,君独以提倡乡学,男女平等施教闻于时。女学初兴,观听大骇,巡抚恩寿斥为伤风败俗,檄县勒停,幸知县李超琼夙重君,又颇明公理,笑巡抚迂谬,寝其事。其后数年,无锡乡学、女学踵兴矣。”裘廷梁的话当然是很有权威性的,他创办的《无锡白话报》是我国最早的白话报刊之一,他还支持兴办三等学堂、东林学堂等一批当时领风气之先的新式学堂。

周辉是胡雨人的续妻,也是一位颇有识见的女教育家,她的母亲王运新,任职胡氏女学教务,发起天足社,推为社长。她名南成,号筠心,为了妇女解放运动,把名字都改成了“运新”,显示了为妇女争地位的坚决。王运新又以竞志女校教师身份任无锡县天足会会长,该社团成立得到了裘廷梁、胡雨人、侯鸿鉴等乡绅的鼎力赞助,组织人员到各乡宣传放天足。王运新与胡母高夫人是亲家关系,两人同居十年,彼此互相敬重,相契至深,皆寿七十又七,同为女中师表。(参见《无锡地方文史资料》、《无锡对联集成》)

始末

据《无锡县教育志》记载,刚开始的时候(1901年),壹修、雨人征得父亲同意,“以村前明御史莲渠故址及胡氏义庄为校舍,由义庄支拨办学经费,先后请过久候、张介圭、陆子容等任校长,采用南洋公学编的《蒙学读本》,开设修身、国文、算学、历史、地理等课程,招收村前地方公众子弟入学。兄弟俩在天上市尤家坦设师范传习所。胡壹修出任校董会主席,义庄义塾拨一百余亩义田作为办学经费。开办时学生五六十人。”

但是办学并非这么简单,在当时“毁家”办学的例子不是没有,他们也是如此:“兴学举债历年亏累,祖产荡然无存。今所赖者,亦此中昔日不毛之地百数亩耳。田间固有破屋数椽,为守望之用,先严略加修葺,吾母因以居焉。”自家住到田中的破屋中,而以“故居地宅备学校扩充之用”。

经过胡壹修、胡雨人等人呕心沥血的惨淡经营,胡氏公学终于建起来了,它的建成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成的,胡敦复《胡壹修行述》说:“光绪二十八年正月(1901),借吾族义庄试办天授乡公学,是为学校之始。九月,先叔归国,与族人协商,以旧有义垫经费改办胡氏公立蒙学堂,是为胡氏公学之始。

胡氏公学,较有凭籍,成绩尤著,而其缔造经营之难,亦倍蓰于地方教育。蒙学开学时,学生五六十人,今则初小、高小初中学生合计将八百人。此三十年劝学之效,先严用以自慰者也。然先严之心力交瘁未能享大年者,亦以此。回顾三十年间,自光绪二十八年至宣统二年可称为开创时期,难在确定基础。自民国十二年至今为发展时期,难在充实内容,一言以蔽之,则一切进取限于财力,而又不甘为财力所限是己。公学就庄学房屋开办,其初族或囿于积习,步骤未能一致,先严先叔,力排万难,仅免停顿。加以频年大水,无米为炊,学校殆无日不在风雨飘摇中也。及蒙学四年卒业,续办高等小学,事闻于学部,大势始有转机。至宣统二年,而庄塾六百余亩之学田,遂以确定,自是学校渐入建设之途矣。民国以来,时有改进,学科渐臻完善,校舍亦有增加。八年,置敦睦堂仓房一所,十年,购入御史墙门四间一进,辟校园及方操场。适是秋歉收,几难度岁。十一年,又筑校舍后围操场。十二年增设初级中学,租赁积谷新建仓房为校舍,自后经费益感困难矣。十六年,加拨庄田四百五十亩充学校经费,至是胡氏公学共有学田七百七十亩。十八年,校舍又生问题,又添建两教室,仍不敷用,而校内更无隙地,先严不得已,乃以吾家宇租让一部给校中,且就余地添造房屋以益之。是年螟虫为灾,经济又大爱影响。十九年,中学部添办蚕科,改造敦睦堂老屋为育蚕制种之用。二十年,校舍设备暂告一段落,先严亦以力竭暂停进行。惟自思最近十余年胡氏公学之遭遇,前半隔岁水灾,后半兵匪交祸,租米短收年复一年,余尚为之维持过去,是则此后之胡氏公学能否再有进步,仍视后人之如何尽力而已。”字里行间透出来的只有一个字:“难”!据《无锡县教育志》载,1928年胡雨人死后,胡氏公学方由省教育厅批准立案。

但“难”,换来的却是“甜”。胡氏公学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了乡人的眼前。据一位八十多岁的村前老人胡琛老先生回忆(见《胡雨人研究》第五期《美丽可爱的家乡》一文):村前村“有一所非常正规且上规模的学校——胡氏公学,含小学和初中,这所学校的创办时间是1902年,最先的校名是胡氏公立蒙学堂,即现在堰桥中学的前身。在当时的无锡县内属于创办得比较早的一所学校,他比匡村中学(今省锡中的前身)早办5年,比县初中(今无锡市一中的前身)早8年。学校办学,业绩显著,校长杨孝愉先生是一位国学功底异常深厚的学者,治学严谨,学校名闻遐迩,有好多高素质的老师如许莼芳、孙荆楚、尤子敬等在这里任教。学校的设备齐全,校舍在无锡县内也处于上游,所以这所学校在当时是属于优质教育资源,类似于现在的重点学校。”

1914年胡氏小学全校有3年制高小和4年制初小7个班,经常费用主要由胡氏义庄、义塾支付,学校规定胡姓子弟一律免交学费。1921年(民国十年)胡氏公学内建设已成规模,建有古式钟楼、膳厅、师生宿舍、公义商店、理发室,大操场有沙坑、双杠、滑梯、浪船,并有篮球场,还建有阴雨操场,雨天体育课不停,校内各处有走廊相连,雨天不用走湿路。校舍宽敞,设备充实,环境宜人,为当时一般乡校所不及。聘江阴杨孝榆出任校长(胡雨人学生)。杨校长题写“诚勤”校训,并镌刻在胡氏公学内堂西壁上方,作为师生的座右铭。当年的校歌“畇畇原隰胶山麓,曾孙居之勤与读。于斯歌兮,于斯聚族,天生蒸民浑然璞。不有大匠伊谁琢,挺生先觉启后觉。”

1912年3月19日(胡敦复26岁生日)时,创办的大同学院。(该学院是民国时期上海有名私立大学之一,有“北南开,南大同”之美誉。)该学院的成立为胡氏公学解决了师资问题。据记载:“1931年(民国二十年)9月1日子时,胡壹修病逝后,兼任胡氏公学校董会主席,举凡该校中学数理化教师,除著名数学教师许莼舫(1906--1965)先生外,基本上都来自上海大同大学。”(参见胡琰:《一家三博士》)《无锡县校史——无锡县堰桥中学》也有记载:“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胡氏初中有班级3个,学生96人,教职员9人,教师大多是胡明复博士创办的上海大同大学毕业生。”

胡氏公学也为大同大学、附中提供了生源。有些学生毕业后,尤其是胡和梅家族的子女,选择到大同继续升造。因为胡敦复等创始人是无锡人的原因,毕业于大同的无锡籍学生特别多。例如,1916出生的杨韬亮。青海省教育学院副教授,无锡市江溪桥人,早年就读于堰桥胡氏初级中学,1940年毕业于上海私立大同大学。专著有《高等数学》、《中学数学教学法通论》等书,译著有《数学教程》、《解析几何与微积分》、《微积分学教程》(第一卷)等书。业余精研围棋,获西宁市围棋业余三段证书。胡敦南的儿子胡新南在胡氏公学毕业后,上了大同大学了。

胡氏公学由于贯穿的是胡雨人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因此为“实业救国”培养的实用人才比较多。1930年(民国十九年 )秋,省教育厅会同县教育局到校视察,由社教科长华晋吉陪同,对胡氏初中办学成绩深表满意。学校添设蚕桑科及制种部。师生到种场学习,制作“自鸣牌”蚕种,畅销各地,颇具声誉。(参见《无锡县教育志》)从该校毕业出来的学生,选择了农桑职业。例如,过探先、胡鸿均、胡元恺、胡寅新等。另外在师范、机电、医科、化工、纺织等领域也出了不人才。

《无锡近代教育的开拓者胡雨人》一文记载:胡雨人对胡氏公学,积极革新旧的教育方法,首创了单级独教的复式教学方式,提倡每一个村都办一所单级学堂,学校的设备及办公费由胡氏义塾及地方支拨,学生缴纳的学费则用作教师的薪金。在胡雨人的大力倡导和推行下,到辛亥革命前夕,锡北天上市村村都办起了新式学堂,为全县17市乡树立了榜样。与此同时,胡雨人又在村前村建立了天上图书馆,不仅捐出了自己家藏的图书,还竭力动员亲戚朋友赠书,从而使天上市图书馆在全盛时期达到了拥有藏书10万册,成为当时无锡首屈一指的现代规模的图书馆。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把前人提倡的“诚勤”精神传承下来,我们对这段历史回望的时候,仍然充满了敬意,因为,教育永远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胡氏公学创办的奋斗历程,将永远激励后人,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古城茂东据无锡胡雨人研究会资料编辑整理)

2018年11月9日收到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8-11-10
鲁南明代人物胡尔纯
古城茂东简书作者
2018-11-10 05:56 打开App


(?—1634)字养粹,号完一,今地方镇利渊村人。胡氏一族原籍浙江衢州府开化县,元朝末年北迁,散居山东费县一带。尔纯曾祖父胡禧、祖父胡相定居费县城,父胡守德移居利渊村。胡尔纯家境殷实,幼入私塾,聪明好学,明万历十三年(1585)考中举人。与时任礼部侍郎的费县进士张四知为儿女亲家。崇祯四年(1631)选授陕西省凤翔府陇州知州。在任三年,政清廉洁,多有作为。后陕西灾荒,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义军杀官劫库,攻城掠池,胡尔纯督军坚守数月,崇祯七年(1634)陇州城破被杀。1636年朝廷追封胡尔纯为太仆寺少卿,拨银500两为其在费县城西三里沟建御葬林。胡尔纯所作《修河道记》载于《费县志》中。子源开、孝子也。胡源开,号麟祥,是陇州知州胡尔纯的庶子。“尔纯殉难于陇,源开于兵戈扰攘之际踉跄奔赴,卒能载榇归乡,竭力请葬、赠秩。呜呼,孝哉!”

附:

开化胡姓  共0.6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2%。按迁入地可分:泽川胡氏。原籍歙县,宋建炎间,胡徵自绩溪大石门迁居泽川,今塘坞胡家。分迁的有上塘、山底,马金明塘坞、石柱,村头镇岭底等。城内胡氏。南宋理宗时,胡达、胡伯信自婺源迁居城内。后分的有城关镇丰源、梓坑、桃坑,中村乡坑口,华埠镇深渡,大溪边乡阳坑,音坑乡下音坑、高山等。

与其他家谱不同的是,《青阳胡氏家谱》中,还专门有6卷《胡氏文献录》,为记者多年来所见家谱中所罕见。该文献录目录共38页,专门记载胡氏历代祖先的诗词、遗稿、序、赞、小传、碑记等著作共492篇,可见胡氏祖先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如胡荣(1390~?),字希华,汤溪青阳人。早嗜学,涉猎百家,旁通九艺。隐居不求进取。永乐间辟人才,不就。正统初岁饥荒,约子侄共出粟2100石助赈。奉诏旌异,自号瀫溪渔隐。卒后,门人私谥“文庄先生”。著有《瀫洲渔唱集》。

  胡择(1496~1561年),字仁甫,号松泉。嘉靖四年(1525)举人。历邵武、建昌、长沙三府通判,升景州知州。

  胡僖(1529~?),字伯安,号公泉。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仪制司郎中、湖广参议、云南副使,以忤权要拂衣归里。任仪制司郎中时,坚拒巨贿。在楚蠲浮税,民感悦。莅滇四载,桁杨不没,囹圄若洗,山民呼为“佛子”。著有《诗文集》、《书院志》。

  数百年来,胡氏后代正是传承了“先代书香要守”这一祖训,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

开化胡氏源自婺源清华胡,请昌奇、广福二位宗贤关注,宿迁古城茂东整理供参考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8-11-12
淮安府桃源县(今泗阳)胡氏简介
古城茂东简书作者
2018-11-09 04:25 打开App


胡氏,望安定,舜后,周时有胡公满封于陈,望出淮阳。史上共有五支胡氏居于桃源县(泗阳)。民国十五年(1926)年,邑人著名地理学家、方志学家张相文编著《泗阳县志》首次分列《氏族志》分卷,将邑内凡256姓按迁入时间顺序和始居地加以命名,一一罗列成卷。现将五支胡姓简介如下:

1,墩瑯胡,为县内最早迁入一支胡氏,基本沿古泗水而居,在宋元时期以宿迁县堰头为中心分布邳宿郯一带,明初以桃源县郑楼古城山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分布于宿豫,泗洪,泗阳,由于史上古城屡遭水患,居住中心东移,现基本以泗阳老县城城厢镇为中心。我们世为宿迁人。我们始祖兄弟六七人宋末由宿迁堰头迁居今郑楼古城山,元置桃源县,老二房迁居桃源县城厢界湖并世居于此。繁衍生息近800余年。分布比较集中。明嘉靖年,进士胡思忠任辰州知府,墓在墩琅庄,祠堂在城厢南门,坊在县署前。繁衍至今,总人口近十万人(含不在谱的女丁,以八修谱结束统计为准)。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根据进士胡思忠《古城墓志源流》立谱,自始迁祖德公叙起,至今传约二十五世。字辈为:毓业修继,茂立生光,恒丰肄正,世传乃昌。至今已七修,目前正在进行八修谱。


2,里仁胡,又称翰林胡,明胡聪由如皋迁城内,清初避水患移居崇河胡老庄,乾隆时胡礼全由举人赐翰林院检讨,经术文章。为袁枚所推服。祖墓在王家集东二里许。祠在天后宫东,支祠在胡老庄。谱系自始迁祖叙起,至今传约二十三世,谱自顺治六年(1649)创修,至今已八修,目前正在九修谱,字辈为:雅学维道,耀祖荣亲,锦冠开源,福泽久长,光明俊德,向善恒瑞,尊品诚誉,习效贤良,弘扬先绩,旺盛梓邦。(以九修完谱为准)
图片发自简书App


3,仰化集胡,清由苏州迁入,世居邑之顺德乡。族人胡起龙为清末拔贡,以文学著称,户不多,至今传约十五世光绪二十七年(1901)创谱。

4,吴三图胡,明中叶,胡耀宗自泗州迁入,胡大海后裔。至今传约十九世。清同治三年(1864)创谱。

5,北门胡,奉回教,戶不多。洋河汛千总胡凤高。
古城茂东图


古城茂东图

古城茂东图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8-11-13
当中描述 临沭山里胡氏和费县方城的一段是不正确的   我已经在这个出处的原版上发出了反驳和解释  南山宗亲也执行了合并  请宗亲以后注意使用!!!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8-11-14
胡桢迁徙方城,带领子孙在此开创基业并成为这一地区胡氏的大宗,后来经过查资料等,发现孙祖胡氏系由临沭第一峪迁徙而来,而临沭第一峪的胡氏又是由费县方城迁徙而来,                                                 此话有误,以后请发表者慎重,还经调查资料,请把资料发表,无耻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8-11-14
淮安府桃源县(泗阳)胡氏家庙上的二块匾额

古城茂东简书作者
2018-11-14 06:47 打开App


宿迁洋河东有个地方叫胡庙(现农业嘉年华景点位置),因此处史上有座胡氏家庙而得地名。家庙为泗阳安定堂墩瑯胡氏老三房十世孙胡奉钦所出资建造。建于清康熙丙子年,现家庙已毁,痛失一处古迹。但《泗阳安定堂胡氏族谱》中记录家庙中有两块官员题赠的匾额,其中有何含义呢?

一:桥门硕彦
茂东图


为时任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督河总务为我胡氏家庙所题赠。

桥门硕彦古代亦称圜桥硕彦。

《资治通鉴》卷第四十四“汉纪三十六”中有,“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下说,诸儒执经向难于前,冠带措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之句;《清史稿·志五十九》中有载:“三年二月上丁,行释菜礼,越六日,临雍讲学,自圣贤后裔,以至太学诸生,圜桥而听者云集。”由此见得,“桥门”最初的意思是表示听学者之众多,后渐渐演变为教学的地方。应指国子监教学之地。

 “硕彦”指才智杰出的学者。

“太学生”是在国子监就读的学生,国子监是清朝的最高学府。说明胡氏十世祖为国子监太学生。且成绩优异并为杰出人士。

二,盛世耆英

为时任县令所赠匾额。

  据查,“盛世”意指安定兴盛的时代,太平盛世。“耆英”为高年硕德者之称。古代60以上者为耆;德智出众者为英。王知县题匾“盛世耆英”,赞扬他寿高德望,乡饮景仰;寓意盛世人长寿,处处有耆英。

根据文字内容可以看出,这两块匾是以表彰他的才华,造福乡里,荣耀门庭。

两块块匾额,记载了那个朝代的人物、社会、文化、科举制度、书法雕刻等很多的历史信息,遗憾的是没能完整保存下来。

有一点值得我胡氏研究,为何谱中沒有十世祖奉钦的仕绩记载。古代只有官宦之家才可造家庙,且奉钦世祖为国子监太学生,闻名乡里。府,县州官都为他赠匾题词,应该有一定的仕职和地位,但谱中并未提及,值得探讨。谱载其次子鸣鹏也为国子监学生

图来自泗阳胡氏家谱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8-11-16
中华胡氏发展中的"宿迁时代"
古城茂东简书作者
2018-11-16 03:23 打开App


"胡氏以安定名郡盍由此也。再传至奋,任淮安徽州司马,爱相柏山水之胜,项籍战马之雄风,遂宿迁县居焉“。这是华林谱序中的一段关于奋公迁居宿迁的记录,宿迁古称宿预,曾历属青徐二州,是项羽故里。我们宿迁是胡氏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图(胡继武查于徐州府志)


《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后裔。舜在被选为尧的接班人前,尧为了考察他,让舜搬到妫水旁居住,所以舜的部分后代便以所居住的这条河为姓,为妫氏。周武王灭商纣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第33世孙妫满,封妫满为诸侯,封国于陈(今河南省淮阳县),称为胡公。

  胡姓始祖,便是这满公。他的子孙有一部分以国为姓,为陈姓;另一部分以谥号为姓氏,即成为汉人胡姓的由来。

  了解胡氏的历史,追溯起来,胡姓陈姓竟是同一人的后代。只不过陈氏是以国为姓,胡氏则是以谥号为姓。历史上的胡氏,可分为三个时代。从胡满被封为诸侯建立陈国到陈国灭亡,这段时间胡氏一族主要居住在河南淮阳,可称为“陈侯时代”。陈国灭亡后,胡满的第21世孙胡澄流亡到安定(今甘肃固原县)。传至晋朝时,胡氏后人胡奋居于宿迁(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宿预故城)。此期间可称为“宿迁时代”。而“华林时代”,则是从胡奋的第6世孙胡藩开始的。胡藩随宋武帝刘裕起兵,屡立战功,公元424年赐士豫章(今南昌)之西,食邑五百户。胡藩见华林山清水秀,便举家从江苏宿迁迁来华林,在此开山定居,繁衍后代,终成胡姓大族。

我们宿迁是胡氏南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代,公满被封陈地,历经二十世,约625年后被春秋时楚灭。二十七世安公迁四川邛崃,至三十一世昭公由四川迁山西,至四十八世才卜居安定郡,至五十二世喜公,由安定移居邳郡宿预(今天的江苏宿迁郑楼古城一带)古宿预为徐州邳郡管辖,宿迁的县城在古城,今宿迁东南,与泗阳接壤。至藩公从宿预迁居豫章奉新县,为华林胡始世祖。见《胡氏历代移居考》明胡良臣编。至四十九世奕公由寿春卜居安定郡(甘肃,宁夏部份地区,固原,平凉,泾州等。此地后为胡姓郡望,安定堂人多出于此。)至五十二世喜公由安定郡移居宿豫(今江苏宿豫县东南)。

胡喜(又有写作胡壹),东晋人,公元317年间,由此也成为到达江苏胡姓第一人。奉为江苏胡姓始祖,由此可见我们宿迁是整个江苏胡氏最早迁徙定居之地,并在此发展壮大,

明杨士奇《东里续》卷十二《华林宗谱亭》曰:″华林之胡,盖出于满,华林今南昌奉新之境,其谱云:先世家邳之宿迁。

  宿迁史称宿预,故城遗址在现在地级宿迁市区东南(现洋河新区郑楼古城山)一带。史料上查明我安定胡氏先祖喜公,质公,威公,奋公,辛公,藩公等等都曾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古宿预是中华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现在我居于这片土地上,有义务探寻胡氏先祖之遗迹。许多资料将陆续整理。  宿迁宿城区古城茂东文

附一:华林胡族谱续

胡氏得姓,由周武王有天下,求帝舜之胄以奉祀,得于阏父之子,讳满者,以元女大姬配之,封之国陈,以备三恪,赐谥曰“胡”。后世遂以谥为姓也。满生申公,传二十四君,历年六百六十,由澄公失国。子孙之承祀者,备载史记。汉司迁系(记)陈氏家谱,班孟坚序,胡、陈列传记载甚详。汉丞相文恭公,讳广,字伯始,博洽古今,练达政事,著有胡氏家乘。传记当时有颂曰:“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则家乘之著必详且明矣。迄魏、晋,质、威继起,父子皆以清廉著。威迁壅州安定郡刺史,因家焉。胡氏以安定名郡盍由此也。再传至奋,任淮安徽州司马,爱相柏山水之胜,项籍战马之雄风,遂宿迁县居焉。传藩仕宋刘裕,从刘宋之事,击破魏兵百万,后裕受晋禅,封藩公阳山县男,赐土豫章,爱居新吴之华林,为江西胡氏鼻祖。有子六十人,历齐、梁、陈、隋,代有显宦。至唐太宗贞观年间,秉公同高士廉修天下氏族,我得一百八姓,椒衍实繁。唐季舜臣(训臣)出藩公二十三世孙也,生清献、忠献。忠献生霸公,其后裔迁徙不一。惟居庐陵者,八世载,字宏中,通春秋。生子铨,字邦衡,号澹庵,以进士历仕端明殿资政大学士,谥“忠简”,子皆登仕,泳、澥、浃、瀳、冲…………。

  皇清乾隆六年辛酉孟夏月

赐进士出身知江南宁国县

                                    南昌仕侨    谨述
古城茂东摄于古城山宿预故城遗址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8-11-20
胡质,胡威与安定堂及徐州云龙山"安定堂"石刻
墩瑯后裔
2018-07-09


胡质,三国寿春人。年少以才干显于乡里。曹操得知他的才华,任其为顿丘令,其任职清正廉明,升常山太守,东莞(山东沂水东北)太守。在此为官长达九年,其轻徭薄賦,深受人民爱戴,因功升荆州刺使。在此任期间质率军去解樊城之困而打退吴国军队,升征东将军,督青,徐两州军事,屯粮屯各,加強战备,其鞠躬尽瘁卒于任上。死后家无余财。誉为清廉之士,家人迁居宜春,成为豫章四姓之一胡姓。


质之子威,继任父职,魏文帝曹丕时官至徐州刺使,封平春侯。后升迁安定为官。卒于今宁夏固原,当时称安定郡,后人以此为郡望称安定堂。

关于徐州云龙山安定堂石刻
徐州云龙山西坡一处山石刻有“安定堂”三个大字,不清楚其来历。有人告知这三字系胡姓堂号,疑似明代胡姓自外地迁来后镌刻留念。


70多岁的胡老先生说:记得他小时候跟随父亲来云龙山西坡,当时父亲指着那块山石上的“安定堂”三个大字告诉他,这是胡姓堂号。父亲还告诉他,徐州胡姓是从外地迁来,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当时在云龙山西坡的这块山石上刻下了其堂号。“我记得在解放前这块山石很突出,但在解放后四周的地势被填平,渐渐的这块山石就被掩埋住了。要不是这次平整地面,山石哪能重见天日?”胡先生还称,沛县胡楼有胡家古墓,上面写有“安定堂”,其字形与云龙山西坡山石雕刻的“安定堂”如出一辙。


贾汪胡老汉也称:“安定堂”是其家族的堂号。“胡老汉是贾汪人,今年70多岁,他说这个堂号从古代就有,是胡姓祖先从外地迁到徐州地区后,在云龙山刻字留念。”


此外,还有多名胡姓人氏都反映安定堂是胡姓堂号。还称,在刻字山石附近有胡姓的墓地,不过随着岁月流逝,墓地早已不复存在。


记者查询到,据史载,徐州胡姓祖籍山西,北宋灭亡时迁到山东,明代永乐年间迁到到徐州,堂号是“安定堂”。而关于“安定堂”的来历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胡姓“安定堂”源出安定郡,始建于西汉,唐初称为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后来“安定堂”成了胡姓的堂号。胡瑗,宋代教育家,海陵人,亦也安定堂人自称,后世人称其为"安定先生"。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8-11-27
感谢南山版主对我们山东鲁南胡氏的关心,感谢南山版主给我们山东胡氏提供了如此宝贵的资料。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