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188阅读
  • 2回复

乾隆状元--胡长龄 二三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8-10-30
      乾隆状元--胡长龄 二三事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1789)状元--胡长龄,江苏南通人,他是整个清朝时期公认的顶尖人才之一。

他1767年仅九岁考取了秀才!由于路途较远,他是坐在父亲的肩背上去考场的,一个小孩参考,众人甚是惊讶;

一考官特意要试试他的才学,故意拦住他说,“将父作马,岂能应考?”--- 只见胡长龄应声而答:“望子成龙,有何不可?”

使考官大为吃惊,这孩子把我的普通问话作为上联,并且巧妙地应对了下联;如此‘急智’世所罕有!

接着,考官又再出一题难一难他,“如果从一写到一万,而不许一个个地写,你何为?”

  胡长龄思考片刻后说:“就写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也就这次,他果然中了秀才。

  这以后,胡长龄并没有张狂自大,不急于追求功名,而是沉下心来继续学习,不断钻研学问;

直到25岁时,才去应考举人,又一考中的。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胡长龄参加殿试,他的名次被主考官们定在第十,刚好进入皇帝御览范围。

如果排列再后一名,就没有机会了。

乾隆皇帝看阅了前九个试卷,没有十分满意的心情,当阅读胡长龄的试卷时,

时年79岁高龄的乾隆,对胡长龄的策论观点和才气非常赞叹,有相见恨晚之感。

这里还有个更深刻的原因,胡长龄的名字对盼望福大寿高的乾隆皇帝有个十分吉祥的潜暗示!

处于进八十这个年龄大坎的乾隆,从胡(满清就被指胡人)长龄(高寿命)联系剖析,

这样巧妙完美的心理期望,对此时的乾隆实在是难得的----不谋而合! 当然不可明说啊!

深厚的才学加天子之福,胡长龄名正言顺成为了状元。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11-01
                                          不附权贵 人品高

  胡长龄夺魁的主考官是大奸臣和绅(王申),按例胡长龄是他的名义上的学生。

  当时和绅正如日中天,权顷朝野;胡长龄只要肯听命于他,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生性刚直公正的他坚决不去趋奉依附,仅有工作上的接触,毫无私下来往。由此和绅认为

胡长龄是书呆子并逐渐对他心怀不满,卡住他的官职十年原地踏步,没有实际升迁。

但是由于抓不到什么把柄和过失,他也拿胡长龄没办法奈何。

  胡长龄的一位好友,见他因开罪了和绅而长期不能升迁,内心很是同情。便寻找机会暗中

助他一臂之力,趁和绅一次过生日,用墨鱼的墨模仿胡长龄的字体写了一幅贺联送去,

并称是受胡长龄之托而来的;尽管这贺礼很轻薄,和绅见了心里还是很得意,

毕竟你胡长龄熬不过清苦了,不得不投靠老夫了!事隔不久,胡长龄果然就被委任

为山东学政,他还以为是朝廷的正常任命,高高兴兴去上任了。在学政任内,胡长龄

恪尽职守,积极发展教育,为国培养和选拔不少人才。

嘉庆四年,和绅恶贯满盈倒台了,查抄其家产时,发现了许多官员与其交往的大量文字往来,

而胡长龄的一个字也没有。(那幅朋友代送的对联,墨鱼汁所写的字一年后就褪色了)。

所以嘉庆皇帝极为赏识胡长龄人品正直,认为他是为数不多的不附和绅的正臣之一。

另二人是大学士纪晓岚,状元宰相王杰;因而他的仕途发生根本性转变。靠着忠直与才干

的表现,不断升迁,最后官居礼部尚书高位,位至一品。

  胡长龄终日手不释卷,治学著书不已,每天早朝前要点烛读一个时辰书;特别是史学造诣

  当时无人可比。与同时代的大学问家汪廷珍,以经学称雄于世,

  被后来者合称为“汪经胡史”。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11-01
清乾隆朝状元------胡长龄轶事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987

我记得我们论坛里曾有人发过胡长龄的帖子,用论坛导航栏上“搜索”,查了一下就找到了。胡长龄是江苏南通人,我在网上还看过他的故居寻访记文章。
南山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