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795阅读
  • 4回复

乡愁难遣----为台湾已故胡观浩先生再寻大陆亲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2-08-04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1876

按语:台湾已故胡观浩先生,祖籍福建长汀。于民国元年出生于广州,毕业于南昌剑声中学。抗战期间入川,供职于政党机关,并在四川成家。1949年先生隻身去台湾,与家人音信隔绝二十余年。先生殁于1976年,享年六十五。因无亲人在台,由同仁商议将其毕生钱款积蓄,委托《中央日报》社建立“胡观浩奖学金”,故而国立台湾大学等四所大学的闽汀籍学生受益于此。台湾长汀同宗胡兴中先生, 2005年在台北市福建省长汀同乡会《长汀会讯》第廿五期发表《观浩大伯二三事》一文,怀念已故观浩宗长。感慨先生孑然一身,未能等到两岸交往正常而返大陆寻亲。其后兴中先生又与上海在琏、先远等同宗通过多方努力,试图替先生找寻在大陆的亲人。遗憾的是几年时间过去,仍然是音信杳无。今年2月,兴中先生再发来电子邮件,附《替胡观浩乡长寻宗联谱》一文。提到“几年寻寻觅觅一番之后,该有个结论了”,这个结论就是观浩先生“确无后人”。此文已拟发表于明年(2013年)的台北《长汀会刊》,但先远(南山)仍希望借助于胡氏宗亲网站(http://www.hszqw.com.cn)的传播影响,再做最后一次努力。如有认识胡观浩先生(曾任国民党中央委员)的人士看到有关的信息,提供更多线索,说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迹出现也未可知。所以现将台湾胡兴中先生的几篇文章,连同两地宗亲为观浩先生寻亲过程中的往来电子邮件,一并汇集发表于此,权作资料存留而已。      福建长汀胡氏同宗先远(南山)2012.08.04




觀浩大伯二三事
胡興中
(刊2005年台北市福建省長汀同鄉會《長汀會訊》第廿五期)
  


長汀會訊第23期第91頁鄉親動態裡,陳塔先生撰文「胡觀浩鄉長遺愛我汀子弟」,略述獎學金以汀籍學生為優先,並擬於下期刊載其事略,請鄉親知悉胡觀浩先生生平及在台生活情形者提供稿件及照片。閱此短訊,心裡即對會訊第24期有所期待了。

卅年前負笈台北就讀高中時期,即曾經自先父(胡師杜,字少甫)口中聽過觀浩大伯,而且似乎在某次先父北上公出時一同拜訪過觀浩大伯,在那次機會裡,我知道了我們與觀浩大伯出自於長汀同一個胡氏家族,與清乾隆年間之胡肯堂(即汀人口中的胡百萬)有同宗關係,算起來也是遠房親戚,只是輩份難論,但觀浩大伯年紀長於先父,故先父敬之如兄長。可惜當時年輕,而今又時日已久遠,今天對觀浩大伯外觀長相僅有一點點極為模糊的印象,實在慚愧。1958年同鄉會成立時之大合照,照片中第一排左邊第四位即為觀浩大伯,幸好當年與會者均配帶名條,足資今日辨識之。

去年(2003年)下半年小女家璇回到家告訴我,學校公告獎學金申請事宜,其中即包括胡觀浩先生獎學金,因其指明汀籍學生優先故引起小女注意。我即將記憶所及關於觀浩大伯的事情略為陳述,可是也無法說得清楚詳盡,因此更讓我期待由汀籍長輩大作中能多瞭解一些觀浩大伯在台事蹟。

今年會訊第24期出刊,並未有觀浩大伯在台事蹟之宏文報導,經聯繫煉心叔得知無人投稿。恰巧正整理先父遺留眾多文稿、信件,發現兩件觀浩大伯致先父手書,及觀浩大伯生前服務機構同事致先父的信函論及設立獎學金事宜,煉心叔因囑將此珍貴資料提供會訊發表,乃不揣淺陋將記憶片段及手邊資料加以整理,草就此文,用以追懷觀浩大伯及先父。

觀浩大伯之介紹最早刊載於福建會訊第三期(1976年6月1日),後來先父編輯長汀文獻時,又轉載於長汀文獻第三集(1977年12月),至長汀會訊第11期(1991年),復由資料室撰寫一文「節衣縮食嘉惠後學的胡故觀浩先生生平簡介」。此三篇文章內容相近,應係根據相同的資料來源所寫成,推測當是由士清世伯、志純世伯或是由先父所作。至於最早提及觀浩大伯者係士清世伯所作「台北市福建長汀同鄉會簡史」,刊於長汀文獻第一集(1974年10月),略謂同鄉會成立大會是日,觀浩大伯自行前來報到入會,令人喜出望外。至於是否尚有其他鄉親長輩宏文提及觀浩大伯則未能詳查。

先父保存觀浩大伯之信函兩件均極完整,看得出來是刻意保留者,也許是以其稀有故。兩信件分別是民國63年3月6日及64年4月22日以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便箋寫就,當時觀浩大伯正服務於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或者剛退休不久,居住在台北市嘉興街181巷9弄30號。

民國六十三年三月六日函內容為:

「師杜弟:久未相見,深為懸念不已,頃接手書,藉悉種切。今春節期間已參加同鄉會,並  利仁弟歡談片刻,但是也未到他家中,其因舊疾复發,真是可恨。關於我弟所撰一書,盼速寄來,尤其內容甚佳非常欣賞。今日稍愈可執筆,特复,並敬祝
儷安
                                            愚兄 觀浩 六三、三、六   」


民國六十四年四月廿二日函內容為:

「師杜我弟:久未見函告,深為懸念,近想弟況如恆。本擬前來晤談一切,唯因體力欠佳,未料農曆三十晚仍住醫院,可說倒霉透頂。並接獲同鄉會通知也無法參加團拜,抱歉之至。由三月上旬辦理出院,其中病根尚未剷除,可能復發,友好再勸告不妨就中醫治療,達到根治目標,祇有下次試試……。關于我家世刊載『長汀文獻』內概係我弟汗馬功勞,就此道謝,並祝
儷安
                                            愚兄 觀浩 六四、四、廿二


附告:上月份路經過信義路二段一七0號三樓,原來『盧志純律師事務所』招牌不見了。不瞭解原因,倘身體好點,到利仁弟探詢情況為何?        」

觀浩大伯於民國六十五年三月逝世後,先父與觀浩大伯生前同事曾有聯絡,從致先父函件內容可以稍為瞭解觀浩大伯最後一段日子的情形,以及獎學金設立之始末。劉漢洤先生民國六十五年六月十日致先父函內容如下:

「師杜先生大鑒:接獲五月十九日尊示敬悉。經約請本會同事共商結論,以觀浩先生在黨部服務卅餘年,近三年身體欠佳,屢次因病住院,上級長官與同事皆赴醫院慰問照料。今年三月不幸病逝住宅,蒙長官關懷派員與同仁共同料理喪葬事宜,現所餘十九萬餘元應為觀浩先生辦理獎學金較有重大意義,主張由同仁等籌足廿萬元,請中央黨部去函中央日報代辦獎學金,用此基金孳息獎助學生。此事經由弟以長途電話報告閣下,承指示:『最好將長汀縣籍學生列入獎助名額之內一名或二名』。復經同仁等與中央日報主辦者依照指示研究結果,將獎助名額修定自六十六學年起每學年六名,以籍隸福建省為範圍,長汀縣籍為第一優先。計六所大學,每名每學年新台幣四仟元。並與中央日報社商定此廿萬元基金,於後覓得胡觀浩先生親屬時,由中央黨部函中央日報社將此款全數提出交其親屬繼承,更為完善。此一措施除呈報上級核准外,並已分別告知楊家驊先生與盧理事長矣。--------謹奉上中央委員會秘書處致中央日報社楚社長函,及中央日報社復中央秘書處代電,中央日報社出具廿萬元收款收據影本三份,及胡觀浩先生獎學金簡則一份,敬請詧閱特函專復  敬頌
大安
                                   弟  劉漢洤 拜復 六十五年六月十日 」


劉先生函中附寄之中央委員會秘書處致中央日報社楚社長函,另有副本送福建省政府戴仲玉主席;中央日報社復中央秘書處代電則清楚說明廿萬元儲存在土地銀行生息,代電副本及獎學金簡則亦送福建省政府;中央日報社出具廿萬元收款收據影本上,劉先生另筆附記:「此收據正本奉批專卷存放在中央秘書處文書檔案室妥藏并列入交代。」至此,觀浩大伯獎學金之設立已完成,自六十六學年度起開始發放,澤被後進閩汀籍學子。

民國六十九年清明節先父思念早年在台去世的漢基大伯及去世未久的觀浩大伯,於是我陪先父去了台南開元寺一趟,又擬前往台北觀浩大伯墓園致祭,劉漢洤先生五月廿日來信提及「-----令兄 觀浩先生墓園係在六張犁山上極樂公墓內三區。墓園雖然已有四年多,一切均好如初,弟與內人每逢清明節前後皆往 觀浩先生墓園致祭,以盡多年同事之情誼。附上繪圖一張,定可易於覓到-----」,老友情深義重溢於言表,推想觀浩大伯之為人定為同儕所敬重。之後,先父隨即因淋巴腫瘤導致腳部浮腫,不良於行,北上求醫住進台北榮總,終於來不及前往向觀浩大伯致祭,年底即病逝。

    先父做事極有條理,相關文件保存完善,事隔廿八年後的今天找出僅有的幾件關於觀浩大伯的資料,卻是清晰如新,回首往事亦猶如隔日。在拙文中所提到的幾位長輩除利仁叔外多已謝世,其他與觀浩大伯有所交遊之鄉親長輩,我輩未可知悉,故僅憑斷簡殘篇及模糊記憶要勾勒出觀浩大伯之梗概,實力有未逮,祈望鄉親長輩多多賜文指正。

原载:胡氏宗亲网(http://www.hszqw.com.cn
[ 此贴被南山在2012-08-05 09:59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8-04
節衣縮食嘉惠後學的胡故觀浩先生生平簡介
資料室
(刊1991年台北市福建省長汀同鄉會《長汀會訊》第十一期第卅六頁)
  


先生生於廣州,長於南昌,為胡肯堂先生之後裔。肯堂先生乃乾隆時人,曾任吏部郎中,富於貲財,即汀人所稱之胡百萬也。父胡鑾,民國初奉母遷居廣州,嗣後復返南昌。胡府在長汀尚有不少田產,故每年秋收後,其族人均派人將田租送至南昌。民國十八年以後,田租無收,始告停止。

先生生於民國元年,畢業於南昌劍聲中學,抗戰初期,擬回長汀報考廈門大學,旋因道路不靖作罷。

先生隨後間關入川,並在四川成家。抗戰勝利,隨政府返回南京。迨後,烽煙再起,夫人與兒女因故未及偕同夫婿播遷。因此,先生隻身在台,二十餘年如一日,足見其與夫人鶼鰈情深。

民國四十七年本會成立,先生自動前來參加,嘗云:「將來重返大陸後,當回長汀尋宗聯譜,在府背山居住,以終天年……。」據云,府背山即為胡百萬故居所在。

胡百萬之逸事,在長汀早已家喻戶曉,流傳不輟。文人雅士,風流倜儻,不拘小節,間或有之。吏部郎中,腰纏萬貫,未必會行為乖謬,傷風敗俗。所有流言,或屬子虛。然而,有「百萬」之祖先,未必恆有「百萬」之子孫,則可能是事實。

先生孑然一身,身後財物悉數撥充獎學金,除本同鄉會外,其他如國立台灣大學等四校優秀學子也有受益。

先生之獎學金雖然為數不多,名額有限,其效果或較其祖先的「百萬」為大,流芳人間,綿遠流長,特為之記,勿謂「善小不為」也。

先生已歿,享年六十五。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2-08-04
替胡觀浩鄉長尋宗聯譜
胡興中


2003年會訊第23期鄉親動態述及「胡觀浩鄉長遺愛我汀子弟」,2005年會訊第25期我不揣淺陋寫了「觀浩大伯二三事」。之後,透過網路以及廈門大學鄭啟五教授,上海胡先遠先生找到了我,剛巧不久前,上海另一位宗親胡在璉先生也透過網路找到了胡先遠先生。就這樣因緣際會展開了一段尋找胡觀浩鄉長親人的過程,對這位遺愛我汀子弟的前輩增加了一些了解。

早些年的會訊記載著,「民國四十七年本會成立,(觀浩)先生自動前來參加」,以及「先生生於廣州,長於南昌,為胡肯堂先生之後裔。………父胡鑾,民國初奉母遷居廣州,嗣後復返南昌。嘗云:『將來重返大陸後,當回長汀尋宗聯譜,在府背山居住,以終天年……。』」

在璉是清末出仕南昌的汀人後代,正在想方設法去了解父親遺命中那像迷霧般遙遠的故鄉-長汀,並尋找宗脈近親。在璉先翁畊陽從事電信工作,老人去世前再三叮囑二事,一是要找回長汀去,二是要找到祖先在長汀的墳墓。

先遠是清乾隆年間遷川汀人後代,2005年完成了《蜀譜》連上汀譜的大事,將遷川260年宗脈準確的與在汀宗親對上,實現了遷川幾代人尋根問祖的遺願,並親自到長汀祭掃先祖墳墓。此後,先遠對於族譜便有了極深刻的研究。

依族譜,先遠係與我共第九世祖,在璉則與我共第十五世祖,關係上,我與在璉更近些。

在璉的曾祖父胡欽(字英生號德齋),曾在江西做官,祖父觀潮。胡欽有個哥哥胡鑑(字筱石號衡齋),曾在廣東做官。先遠查族譜,很容易便確定了胡肯堂是胡鑑、胡欽的曾祖,也是胡鑾的曾祖。胡鑾的父親廷瑄與胡鑑、胡欽的父親廷琨是親兄弟,他們的父親贊元是肯堂的兒子。族譜亦記載胡鑑有子觀濂、觀河,胡欽有子觀洛、觀潮,唯獨不見觀浩。其實觀浩民國元年生,族譜係1895年編,觀浩尚未出生也。族譜上觀字輩只見於廷琨、廷瑄後人,其他均無,顯然觀浩是在璉祖父輩的近親,他們共第十九世祖贊元公。於是,在璉很快便從其祖父名諱觀潮連上長汀族譜,了卻了其父尋根長汀的遺願,連帶地,先遠也替觀浩與長汀尋了宗聯了譜,雖然觀浩一生沒能有機會回長汀尋宗聯譜。

在璉尋找觀字輩後人已有一段時日,尚無所獲,便積極想尋找觀浩的後代。早年會訊有記,「先生隨後間關入川,並在四川成家。抗戰勝利,隨政府返回南京。迨後,烽煙再起,夫人與兒女因故未及偕同夫婿播遷。因此,先生隻身在台,二十餘年如一日,足見其與夫人鶼鰈情深。」我儘量將會訊上關於觀浩的資訊傳給先遠與在璉,心想倘若能合力為觀浩尋得子女,也算我終能為他完成一件事,也為先父與觀浩早年交往留下一個圓滿的結果。

在璉於江蘇、南京、上海、廣東、南昌、重慶、長汀等地不下廿處的大小網站的社區論壇,刊登了尋胡觀浩的親人和後代的帖子,另外,與南京、重慶公安部門聯繫是否能查閱1949年以前國民黨的老檔案,從而可能查出他妻子女兒的姓名,通過姓名查她們的蹤迹。

我同步在台灣與中央日報和國民黨中央黨部聯繫,他們讓我與觀浩的老友王希文先生聯繫。王希文先生已91歲(2007年),耳背但腦筋十分清楚,與他通了半個小時電話,得知一些觀浩先生的事情。觀浩離大陸前在重慶國民黨宣傳部工作,與家人最後一個居住城市是重慶。1949年最後一刻觀浩與同仁一起離開,家眷無法同行,而後經成都、海南島轉台灣。王希文與觀浩原不在同一單位工作,但離去一刻係在一起的,親眼見到觀浩夫妻離別,觀浩拿不出錢財給妻子生活,希文先生賣出兩袋麵粉得些銀元給觀浩交與其妻。來台後希文先生與觀浩曾居住上下樓,卻從未聽其談起子女事。王希文告訴我觀浩是福建長汀人。由此可知,觀浩雖生於廣東長於南昌,卻一直以做長汀人為榮。王希文也提到,約半年前中央日報已非國民黨事業,該報曾電詢王希文先生有關胡觀浩獎學金事宜。王先生覺得他非觀浩親族,不好表示意見。所以如果能將觀浩後人找到,對於獎學金之處理很有幫助。

觀浩與利仁叔亦相熟,利仁叔明確的說,當年觀浩偶而到家閑坐聊聊,曾提到妻子係四川人,結婚時間不長便隻身來台,妻子無法隨服務機構同來。因此尚未有子女。

在璉的多年努力發帖尋人,毫無訊息回應,南京、重慶的公安系統也回復沒有找到觀浩的有關檔案。幾年尋尋覓覓一番之後,該有個結論了。可能的情形是,觀浩的父親胡鑾與在璉的曾祖胡欽年歲相近,而與在廣東年紀較長的胡鑑亦有聯繫,小兄弟胡鑾協助兄長的事業發展,或是胡鑾投奔胡鑑、胡欽謀生,因此「父胡鑾,民國初奉母遷居廣州,嗣後復返南昌」。同時,看來觀浩的確無後人。在觀浩無後人的情形下,在璉這一支宗脈可算是最親近的了,觀浩先生無緣償願尋根回長汀,藉由在璉諸兄弟溯源回汀,亦可告慰他在天之靈了。
(2012/2/3)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08-04
以下是胡氏宗亲网论坛“福建长汀朱紫(汀西)胡氏专帖”的资料: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11&page=4&fpage=1

南山 :
观浩先生与大陆亲人分离二十多年,没有等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可以返回大陆与亲人团聚,孑然一身,客死他乡,令我辈嘘吁不已。先生身后财物悉数拨充奖学金,如国立台湾大学等四校优秀学子多有受益。在网上亦可查到台湾“胡观浩奖学金”条目。

前有上海在琏兄弟,曾在网上发帖,代为找寻其大陆亲人。最近有海外宗亲成功找回辛亥革命时期祖辈的故乡,令我感慨良多。先生虽已殁,但仍是我们福建长汀的胡氏族人,也是我的同宗长辈。因时局变革导致妻离子散,隔海相望,不得了却思乡之情愫。我今再发此帖,以期于万一之中,寻到先生家人的点滴信息,告慰亡灵于地下。

台湾兴中先生,对观浩先生生前殁后多有了解,他曾写过一篇“观浩大伯二、三事”,一直未得机会网上发表。今天想起来,从其他电脑硬盘中找出,发表于此,让我们长汀族人共同纪念这位梓里同宗。内容略有删减,请作者谅解。

南山 2010.10.28

在琏兄弟的发帖:http://bbsgd.com/dv_rss.asp?s=xhtml&boardid=39&id=5947&page=52&star=1&count=1
你或你认识的周围朋友里有姓胡氏的吗?如果他/她的祖籍是来自福建长汀(或汀洲)的,不妨了解一下其高祖或曾祖父或祖父是否是:胡衡斋、胡德斋、胡观河、胡观濂、胡观洛和胡印顺或者是胡和斋、胡观浩的吗? 我渴望能与他们的后代取得联系,有重要事相告和处理。我是胡德斋的曾孙、胡观潮的孙子;生在上海,长在上海,现在上海工作。我的联系邮箱:zailian@vip.citiz.netzailian_hu@hotmail.com 胡衡斋:清朝末年长期在广东多处做官,胡观河、胡观濂是其儿子,胡印顺是其孙子;胡德斋是其弟弟。 胡德斋:清朝末年长期在江西多处做官,胡观洛、胡观潮是其儿子。 胡观浩:1912年生于广州,长于南昌,毕业于当时的南昌剑声中学,后在四川成家。抗战胜利,随政府返回南京,后又因故夫人与女儿未同迁台湾,孤身一人,二十余年如一日,于1977年病故。先生生前思乡深切,曾说:将来重返大陆后,当回长汀寻宗……,。身后财物悉数充为台湾四所大学的奖学金。

南山:
发完上面的帖子,有以下感想:
1.观浩先生和我们一样,属于长汀胡氏在外地的族人。出生在广东,成长在南昌,以后重庆、南京,最后寓居台湾。但我们都没忘记长汀是我们的祖根,我们都是汀西朱紫胡氏的族人。这个帖子开出来有几年时间了,却少见长汀本地族人上来发帖。这与当地至今难以建立宗亲组织,开展宗亲联谊、续修族谱的氛围有关。长汀胡氏最后一次修谱是在光绪21年(1895年)。

2.观浩先生当年为何没能携家人赴台,这是个谜。先生就职于政党中央委员会,可能是因为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20多年未与家人联系,但也可能有家庭变故方面的原因。但先生孑然一身,殁后财产设立奖学金(至今仍在继续操作中),思念大陆长汀祖籍,值得称道。

3.刘姓同仁,为观浩先生办理的丧葬后事,奖学金,联系同乡好友、告知先生墓穴方位,清明祭扫,体现了一普通同事对(单身独居)朋友的深厚友情,令人感动。

4.胡兴中先生的先父,与观浩先生有同乡宗亲往来。尽管他们早年并不相识,但从往来信件可以看出这种宗亲交往时真诚的,没有任何利己之图,而且将这些信件完整保存给后人。

5.胡兴中先生为先父的知己好友写下该文,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历史资料。这样,目前虽然观浩先生在大陆的亲属还没找到,但可以根据这些线索,长期寻找下去。

6.上海在琏兄弟自从长汀寻根归来,就和我谈及要寻找观浩先生亲人的愿望,并在广东、南昌等地论坛发帖,希望能找到熟悉了解观浩先生早年经历的人,进而为长眠地下的观浩先生了却遗愿。

7.观浩先生为民国元年生人,其妻可能已作古,其子女大约在七十岁左右。当年离开大陆时,亦在10岁上下,应会有记忆。但主要是靠观浩先生当年的老同事、同学、朋友、近亲、邻居的关注,才能有突破性的进展。

愿祖宗保佑,观浩先生的后人能够看到此帖,与胡氏宗亲网(http://www.hszqw.com.cn )取得联系。

南山 2010.10.29
[ 此贴被南山在2012-08-04 23:10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2-08-05
胡观浩奖学金明细:
獎學金明細

獎項編號a2288-190學年94學期獎學金分類同鄉會申請期限2005/11/8
獎學金名稱中央日報社-胡觀浩先生獎學金
英文名稱The Scholarship of Hu Guan Hao
簡稱中央日報-胡觀浩申請表格開啟表格
名額全國一名(中央日報社代辦獎學金請擇一申請)
金額新台幣三仟元整
學士  碩士  博士  日間部  進修部  全部及格  未享公費  未享其它獎
系所條件不限
身份條件福建省長汀縣籍為優先
身份限制
區域條件
成績條件 
身份條件學年學期學業成績體育成績操行成績軍訓成績全部及格
一般93全部800800

收件方式申請資料請送至生輔組
應繳文件1.申請書乙份 2.成績單乙份 3.學生證影本乙份 4.自傳.教授推薦書 5.籍貫證明(戶口名簿影本)
注意事項
備註

 
[ 此贴被南山在2012-08-05 10:22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