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350阅读
  • 1回复

寻台湾黔人黎平籍胡序荃将军后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1-05-30
寻台湾黔人黎平籍胡序荃将军后人
http://tieba.baidu.com/f?kz=515688459

胡序荃将军和我父亲同母异父,都是贵州黎平籍人士。据祖母和父母介绍,胡序荃小名景荃, 18岁参军,一去音讯全无,家人都以为他早已经不在人世。

2006年,我从黎平同乡处偶获台湾出版的一本《黔人》杂志第四期(黎平风物专号)。书中载有胡楚生拜撰、任时燮提供的一篇文章,其标题是《胡序荃将军行述》,并附有胡将军身着少将军装的一帧照片(如图)。我们姐弟等人仔细阅读文章和审视照片之后,一致认为:胡序荃将军应是祖母改嫁到胡家之后所生的儿子,是我父亲和仁秀姑***骨肉同胞。

据《胡序荃将军行述》介绍:胡将军学名序荃,字枕雪,贵州黎平人。***十四年(1925)毕业于贵州省立第一中学。***十八年(1929)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骑科),中经北伐。毕业后历任骑兵排长、连长、副团长等职。***三十二年(1943)冬,奉派赴印度参加美军军官训练班受训。回国后升任军校少将总队长,并率部堵击进犯衡阳、武冈、雪峰山等地之日军,功勋卓著。***三十四年(1945)八月,日寇投降,军校编并,将军奉调军事委员会任少将参议,继入陆军大学将官班进修。将军于1947年11月抵达台湾,先后担任台湾陆军大学干训总队少将总队长、学生总队少将总队长、少将教育长及***防大学陆军军官训练中心少将副主任等职。1966年1月,将军退役。1977年3月16日将军病逝,享年70岁。

据《胡序荃将军行述》介绍:将军共有子女六人:长子胡楚生,东吴大学毕业,师大文学硕士,星(新?)加坡南洋大学文学博士,曾执教于南洋大学中文系。长女胡安生,台湾政治大学毕业,曾就读于美国田纳西大学研究院。次子胡冈生,台湾成功大学毕业,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电脑博士,现在华盛顿就业。次女胡福生,台湾大学毕业,美国麻省大学暨新泽西州立罗特基大学理学硕士,现在罗特基大学服务。三子胡平生,台湾大学暨研究所毕业,现执教于台湾大学历史系,并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三女胡凤生,成功大学毕业,随即在凤山中正国防预校任教。

骨肉分离八十余载,隔山隔水,不知生死。如今,中国大陆已经改革开放,海峡两岸已经实现“三通”, 序荃叔父虽然已经作古,但其子孙一定还在。所以我们急切希望和他们取得联系,共继先辈遗志,共勉奋进精神,共图和平大业。有知情者,请转告;有信息者,请提供;有联系方式者,请告知。我们将感激不尽!


胡将军的侄女 杨琼华
2008年12月18日于北京

联系电话:(北京)010-62642706 ;13041268149
E-mail :mailtowj@126.com

代传人:杨琼华的学生邓敏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联系电话:(北京)010-67755694 ;13161610688
E-mail :dengmw2@163.com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5-31
“我见过红军。那是冬天,虽然他们很苦,身上穿的衣服很薄、很烂,但他们对老百姓都很好,到各家各户借的东西,用过后都归还。”2001年6月,在黎平县城张家巷9—1号的小洋楼里,已年逾八旬的老人任时若回忆说。

  1934年冬天,红军进入黎平县城时,任时若还是个14岁的小女孩。巧合的是,后来她进入胡荣顺商号生活———即现在人们熟识的黎平会议会址,嫁给胡荣顺的孙子胡序微,成了胡家的孙儿媳妇。

  胡荣顺商号坐落在黎平县城二郎坡52号,是一幢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的晚清建筑。这幢古老的四合院民居青砖黑瓦,宽敞高大,临街6间为店铺,届院是住房,院内共有6个大小天井。1934年12月14目,红军攻克黎平之后,这里成为红军总司令部,周恩来、朱德等都住在这里。从此,关于红军的故事在这户人家代代相传。任时若老人及其晚辈胡祖文、左纯、胡祖英等都可以给你讲述关于红军在胡家的故事。

  红军即将攻克黎平时,国民党的军队早已闻风丧胆,准备逃窜,并对老百姓讲:“共匪”来啦,你们快跑。但胡荣顺的儿媳妇熊承华是个小脚妇女,又是个寡妇,而14岁的胡序微是个驼子,母子俩待在胡荣顺商号里不想跑,也根本跑不了。

  红军进入黎平后,派人敲开了胡家的门,客客气气地问熊承华:“老板娘,你家有没有空房子?我们能不能在你家借住几天?”熊承华开始还觉得孤儿寡母的不好,便说:“一个妇道人家,这怎么好?”红军告诉她:“我们是老百姓的军队,男女平等,还有许多女红军呢。”熊承华见红军和颜悦色的,打消了顾虑,打开大门让红军住进自己家里。

  胡家的空房很多,红军进去后把所有的房间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院子里几十年的老垃圾也全部清扫了。红军把水缸里的水挑得满满的,水烧好了,对熊承华母子说:“主人家,水烧好了,你们舀去用。你们挑不动,只管用就行了。”

  当时天已经很冷了,很多红军都只穿着洗得发白、有很多补丁的单衣,但母子俩放在房间的衣服没有人动。红军的生活很艰苦,吃的都是稀饭,但每到吃饭时他们都要先端两碗给母子俩。红军用大洋买猪到胡家后院宰杀,煮熟了,首先想到的还是先舀两碗猪肉、猪血给母子俩送去。

  后来,红军要走了,又把水缸挑得满满的,把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还把借去铺床的门板还回来一一安好。红军还把猪肉、萝卜及铜盆、水缸、瓷碗等都留给了母子俩。

  解放后,熊承华、胡序微母子才知道,当时住在他们家的是红军“最大的官”周恩来、朱德等人,而他们在这些“大官”的面前却可以随便出入。每每给儿孙们讲起他们与红军朝夕相处的那段日子,他们都感慨不已:“天底下哪里还有那么好的军队啊!”在胡序微儿女的印象中,文革10年就是胡序微“哭红军”的10年,在那个年代,他反复告诉子孙们不要忘记红军对他们胡家孤儿寡母的恩情。

  1957年,胡家人搬出了胡荣顺商号后,那里办过大食堂,后来又成了酱菜厂。1984年恢复成为黎平会议会址。几十年过去,对于现在胡氏家族的人来说,胡荣顺商号的房子和院落都已陌生,但在那里发生的关于红军的故事,在这个家族的几代人中间流传至今。
QQ:694102789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