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8987阅读
  • 1回复

胡氏世系考略----胡琼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7-12-10
— 本帖被 南山 执行取消精华操作(2013-05-25) —
胡氏世系考略
胡琼芬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5393&keyword=

胡氏世系考略(江西吉安)

一、远古世系
1、《史记》记载:“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蟜牛,蟜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帝颛顼父曰昌意。”而昌意是黄帝正妃嫘祖所生的次子。这样,舜的祖先就是黄帝了。那么,胡氏的远古世系则为:轩辕(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蟜牛-瞽叟。
  2、汉代刘沈《吕梁碑》载:“舜祖幕,幕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蟜牛,蟜牛生瞽叟,瞽叟生舜。”那么,胡氏的远古世系则为:幕-穷蝉-敬康-句望-蟜牛-瞽叟(幕就是句芒,又称句幕即虞幕,以编织牛羊毛帐幕为穷庐而得名。《礼记:月令》释:“孟春之月,其帝太昊,其神句芒。”《姓纂》记载:“伏義时期有句(古代句与勾通)芒氏。”孟子说幕的后人“舜,东夷之人也。”这就可以说明,幕是独立于黄帝有熊氏族之外而又早于有熊氏族的有虞氏族,故句幕即虞幕)。

二、中古世系
舜帝(因舜娶尧帝二女,居于妫汭,就得妫姓。故《辞海》称舜为帝妫。)
商均(商均被封于虞(河南虞城),后改封于商(陕西商县),留虞思后裔在虞单独发展。)。

三、夏商周世系
虞思(思的后裔生息藩衍到三十二世,其三十二世孙曷(同阏)父为周陶正)。
虞遂(遂是箕伯(商均异母弟)之后。周武王克商,封遂之后于遂国,今三山东宁阳)。
虞阏父(阏父为周陶正)

四、胡公满以下世系
【一世】胡公满 ,虞舜第三十五世裔孙,阏父之子,派分妫汭,阏父为周陶正,武王以元女大姬妻之,周武王克商后,约公元前1066年被周王封爵于陈(河南宛丘,今河南淮阳市侧),封地的国号为“陈”。谥胡公。生子犀候,皋羊(《左传》载:“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以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这就是胡公满封于陈国的由来。《左传》又载:“自幕至于瞽叟,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置德于遂,遂世守之,及胡公,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这里提及的赐姓,是赐姓曰胡。满公称为周朝胡氏始祖。)。
【二世】犀候,周武王时承父满公国统立,为申公,生子突、康。
【二世】皋羊,周成王时承兄国统立,为相公。
【三世】突 ,周康王时承叔相公国统立,为孝公,在位二十二年。生子圉戎。
【四世】圉戎,周昭王时承父孝公国统立,为慎公,在位十八年。生子宁。
【五世】宁,周穆王时承父慎公国统立,为幽公,在位二十三年,生子釐。
【六世】釐,周恭王时承父幽公国统立,为僖公,在位三十六 年,生子灵、宣。
【七世】灵,懿王时承父僖公国统立,为武公,在位十五年,生子燮。
【八世】燮,周厉王时承兄夷公国统立,为平公,在位二十五年,生子圉。
【九世】圉,周厉王时承父平公国统立,为文公,在位  一十年,生子鲍、佗。
【十世】鲍,周宣王时承父文公国统立,为桓公,在位二十八年,生子免、耀、林、杵臼(公元前707年,桓公病危,国内发生了变故。桓公之子免本应承继大统,桓公的异母弟弟佗借助蔡国的兵力出兵攻打杀了太子免,佗继承王位,是为厉公。厉公为君7年后,太子免的弟弟耀、林、杵臼杀死了厉公。立耀为君,是为利公。利公当了5个月的国君便一病不起,由林继位,是为庄公。7年后庄公去世,由杵臼继位,是为宣公。自胡公满至桓公共十世十二公)。
【十一世】杵 臼,周幽王时承兄林庄公国统立,为宣公,在位四十五年,生子糵、冠、款(宣公当政时,国力不断上升,得到了周天子的敬重。周惠王曾娶宣公之女为皇后,宣公与中央的关系不同一般。宣公即位21年后,他的宠妃生下一子为款。宣公在位45年后传位给款)。
【十二世】款, 周平王时承父宣公国统立,为穆公,在位十六年,生子朔。
【十三世】朔, 周桓王时承父穆公国统立,为共公,在位十八年,生子平国。
【十四世】平国,周庄王时承父共公国统立,为灵公,在位十五年 ,生子午。
【十五世】午,周惠王时承父灵公国统立,为成公,在位三十年,生子溺。
【十六世】溺,周襄王时承父成公国统立,为哀公,在位三十五年,生子偃师。
【十七世】偃师,郡悼太子简王时失国无位,生子吴。
【十八世】吴,周灵王时承祖哀公国统立,为惠公,在位二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去世。生子柳。
【十九世】柳,周景王时承父惠公国统立,为怀公,在位四年,生子越。
【二十世】越,周敬王庚子岁(约公元前501至479年)承父国统,为大夫庆父所弑,卒谥湣公(又曰闵公)。在位居二十四年所灭国子孙散处四方,生子衍(湣公陈越,公元前479年被楚惠王所灭,陈国至此亡国,成了楚国管辖下的一个县。自满到湣公均为陈国国君,传二十世,历25代君,享国589年,近6个世纪。)。
(按: 从胡满公到越公约600年的历史,是周朝从强盛逐步走向衰弱的时期,也是胡姓早期先民发展壮大、与其他氏族先民共同创造早期中华文明历史的时期。这一时期,只有十七世祖悼公因“未立而亡”,未受诏谥外,其余十九位均受诏谥,世受殊荣。二十世祖均世居宛丘,无人迁徙。到越公时代(即东周中叶),越公为手下大夫庆父所弑。周天子名下的封国――陈国也为楚惠王所灭,传承约600年的陈国历史由此而终)。

【二十一世】衍,讳衍,字法章,生周赦王时,楚伐陈,舜庙不祀,乃载主以逃由陈州徙阳武户镛乡落籍繁衍,生子二,长琏,次璵。
【二十二世】琏,衍长子,周赦王时领爵姓陈。
【二十二世】璵,衍次子,字伯奇,周赦王时领谥姓胡(始姓胡),生子澄。
(按:春秋时期胡氏遭乱被楚所灭,为避株连,胡琏公改为国姓即陈琏,支分别派,成为陈姓始祖。胡玙公因保身立节,仍以胡姓。从此时起,同胞兄弟分为胡陈两姓。)

【二十三世】澄,字汝青,生周赦王时,陈国被楚国所灭之后,为躲避战乱,澄公从世居地宛丘迁往安定(今甘肃镇原县境内),并以满公谥号胡为姓,成为胡氏受姓祖。时爵灭为民。配蔡氏,生子贵。嫡传(澄公为胡姓始祖)。
【二十四世】贵,字德高,生秦昭王时,配鄢氏,生子鳞。
【二十五世】鳞,字连珍,生田齐昏王时,仕齐为大夫。生子焕。
【二十六世】焕,字可聚,生田齐襄王时,生子弘。
【二十七世】弘,字志道,生秦始皇时(公元前221-210年),秦一世时仕秦授秘书少监,以治绩著。生子武臣。
【二十八世】武臣,字希旦 ,生秦二世时(公元前209-207年),为陈胜司马,生子怀。
【注:从二十三世到二十八世生活在我国周、秦时期】
【二十九世】怀,字子思,号怀宁,生汉高祖时,生子安。
【三十  世】安,号永宁,生汉惠帝时,卒于汉文帝时。安公因是著名儒学家,讲学白鹿山,司马相如曾授业。奉诏四川讲学,遂自安定迁居于临邛(今四川邛崃市)。生子鑑。
【三十一世】鑑,字束明(又曰秉明),生汉文帝时,汉文帝后元(前143-141)间仕汉任主爵都尉,以治迹著闻。诏赐缣帛。生子源。
(按:有资料记载:怀子安,字仁覆,汉初讲学白鹿山中,司马相如曾受业;安子益,字大受,汉后元(前143-141)间由临邛迁河东(今山西黄河流域以东);益子鉴,字秉明。此处上下当有误)。
【三十二世】源,字致远,号汝本,汉景帝(公元前156-141年)时任密县县令,刑政清明,民安其业。生子景。
【三十三世】景,字朝京,生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8年)时,汉武帝元狩中(约公元前122-117年)奉诏出任河南尹(执掌地方军政大权的最高首长),遂自临邛迁居于侯氏(今河南省偃师市)。配朱氏,生子昭。
【三十四世】昭,字惟鑑,号永昭,生汉武帝时,生子建。
【三十五世】建,字则立,号卓然,生汉昭帝元凤间,公元前80-75年为渭城令,遂家于渭城(今陕西长安县西)。民怀其惠,以祠祀之,生子涵(《汉书--卷六十七--胡建》记载:胡建字子孟,河东人也。孝武天汉中,守军正丞,贫亡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尉荐走卒,甚得其心。时监军御史为奸,穿北军垒垣以为贾区,建欲诛之,乃约其走卒曰:“我欲与公有所诛,吾言取之则取,斩之则斩。”于是当选士马日,监御史与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建从走卒趋至堂皇下拜谒,因上堂皇,走卒皆上。建指监御史曰:“取彼。”走卒前曳下堂皇。建曰:“斩之。”遂斩御史。护军诸校皆愕惊,不知所以。建亦已有成奏在其怀中,遂上奏曰:“臣闻军法,立武以威众,诛恶以禁邪。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毅之心,勇猛之节,亡以帅先士大夫,尤失理不公。用文吏议,不至重法。《黄帝李法》曰:‘壁垒已定,穿窬不由路,是谓奸人,奸人者杀。’臣谨按军法曰:‘正亡属将军,将军有罪以闻,二千石以下行法焉。’丞于用法疑,执事不诿上,臣谨以斩,昧死以闻。”制曰:“《司马法》曰‘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何文吏也?三王或誓于军中,欲民先成其虑也;或誓于军门之外,欲民先意以待事也;或将交刃而誓,致民志也。’建又何疑焉?”建由是显名。后为渭城令,治甚有声。值昭帝幼,皇后父上官将军安与帝姊盖主私夫丁外人相善。外人骄恣,怨故京兆尹樊福,使客射杀之。客臧公主庐,吏不敢捕。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盖主闻之,与外人、上官将军多从奴客往,奔射追吏,吏散走。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徼伤主家奴。建报亡它坐。盖主怒,使人上书告建侵辱长公主,射甲舍门。知吏贼伤奴,辟报故不穷审。大将军霍光寝其奏。后光病,上官氏代听事,下吏捕建,建自杀。吏民称冤,至今渭城立其祠)。
(按:据古代文献记载,胡氏在安定出现很早,最早的胡姓人物是西汉的胡建。汉代有两个胡建,一为《汉书》所载的胡建,字子孟,河东人,曾担任过军正丞、渭城令等官职;一为汉人应邵《风俗通义》所载的胡建,字伊伯,河南汝阳人。他先是在安定太守、司空虞放手下当掾吏,等到虞放逊位还家后,他被任命为安定郡主簿,后来当了安定太守)。

【三十六世】涵,字象春,号默深,生汉宣帝时,公元前73-49年为右补阙,左拾遗,多益,帝最重之。迁都尉生子文。
【三十七世】文,字经纬,号有裴,生汉元帝时,生子敏。汉元帝时由渭城迁南郡华容(今湖北监利县)。
【三十八世】敏,字好学,号惟孜,生汉成帝时,生子崇。
【三十九世】崇,字志高,生汉成帝时,汉成帝建始(前32-29)间为太常丞。生子惠。
【四十世】惠,字以济,号达施,生汉平帝时,哀平时为治栗内史,因王莽乱国,挂官而去,致仕隐居。生子简。
【四十一世】简,又名刚,字尚质,新莽时大司农马宫辟之,解其衣冠悬府门而去,亡命交趾,莽败乃归。生子元成。
【注:从二十九世到四十一世生活在西汉、新莽 时期】
【四十二世】元成,又曰玄成,字功立,东汉建武间(约公元25-55年),奉诏出仕右扶风尹(今陕西扶风县)御寇有功,遂自侯氏迁居于华容(今湖北省监利县)。配翟氏,生子聪。
【四十三世】聪,字汝明(又曰通明),生汉武帝时,后汉明帝永平年中为副将尉,从耿恭屯田西域,生子崇禧。
【四十四世】崇禧,字奇德(又曰德明),生汉章帝时,章平元和中因从班超平西域荐为校尉,讨西域有功封武成候, 生子贤。
【四十五世】贤,字大才,号有德,生汉章帝时,生子辉、腾。
【四十六世】辉,字廷光,又曰贡。生汉和帝时,安帝永初中(107-113年)为交趾都尉,招降抚叛,边境以宁。生子三,伯遂,伯始,伯南。
【四十六世】腾,字子升,顺帝永和(136-141)间任少师。
【四十七世】伯始(91~172),字广,号建初,监利人。汉安帝时官拜太尉,五迁尚书,历事东汉的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为官三十多年,可谓六朝元老。在朝野享有很高的声望。当时流传着一句话:“万事不理问伯始(胡广字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与陈蓄皆为台阁旧臣,任太学仕。生子平。
(按,胡广为南郡华容人,父胡宠,子胡宁,此处上下当有误。胡广的父亲胡宠(73—150)为交趾都尉,母亲为江陵黄氏(75—93)。其母亲姓黄,胡广的名字“廣”,本身含有其母姓黄的信息,因而名“廣”。胡广两岁丧母,所以《后汉书》称其“少孤贫”。胡广的父亲胡宠后又娶了原配的妹妹黄列嬴为妻,有文献说胡广父母早亡,遂称其“少孤贫”,这是错误的。同时有资料记载:“胡广本姓黄,以五月五日生,俗谓恶月,父母恶之,藏之葫芦,弃之河流岸侧。居人收养之。及长,有盛名,父母欲取之,广以为背其所生则害义,背其所养则忘恩,两无所归;以其托葫芦而生也,乃姓胡,名广。後登三司,有中庸之号。广後不治本亲服,世以为讥”,这更是错误。已由《后汉书》的记载、蔡邕的《蔡中郎文集》的记载、《南郡华容胡氏族谱》的记载所否定。《后汉书--卷四十四列传第三十四--胡广》记载: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也。六世祖刚,清高有志节。平帝时,大司徒马宫辟之。值王莽居摄,刚解其衣冠,县府门而去,遂亡命交阯,隐于屠肆之间。后莽败,乃归乡里。父贡,交阯都尉。广少孤贫,亲执家苦。长大,随辈入郡为散吏。太守法雄之子真,从家来省其父。真颇知人。会岁终应举,雄敕真助其求才。雄因大会诸吏,真自于牖间密占察之,乃指广以白雄,遂察孝廉。既到京师,试以章奏,安帝以广为天下第一。旬月拜尚书郎,五迁尚书仆射。顺帝欲立皇后,而贵人有宠者四人,莫知所建,议欲探筹,以神定选。广与尚书郭虔、史敞上疏谏曰:“窃见诏书以立后事大,谦不自专,欲假之筹策,决疑灵神。篇籍所记,祖宗典故,未尝有也。恃神任筮,既不必当贤;就值其人,犹非德选。夫岐嶷形于自然,伣天必有异表。宜参良家,简求有德,德同以年,年钧以貌,稽之典经,断之圣虑。政令犹汗,往而不反。诏文一下,形之四方。臣职在拾遗,忧深责重,是以焦心,冒昧陈闻。”帝从之,以梁贵人良家子,定立为皇后。时,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限年四十以上,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广复与敞、虔止书驳之,曰:臣闻君以兼览博照为德,臣以献可替否为忠。《书》载稽疑,谋及卿士;《诗》美先人,询于刍荛。国有大政,必议之于前训,咨之于故老,是以虑无失策,举无过事,窃见尚书令左雄议郡举孝廉,皆限年四十以上,诸生试章句,文吏试笺奏。明诏既许,复令臣等得与相参。窃惟王命之重,载在篇典,当令县于日月,固于金石,遗则百王,施之万世。《诗》云:“天难谌斯,不易惟王。”可不慎与!盖选举因才,无拘定制。六奇之策,不出经学;郑、阿之政,非必章奏。甘、奇显用,年乖强仕;终、贾扬声,亦在弱冠。汉承周、秦,兼览殷、夏,祖德师经,参杂霸轨,圣主贤臣,世以致理,贡举之制,莫或回革。今以一臣之言,划戾旧章,便利未明,众心不CA75。矫枉变常,政之所重,而不访台司,不谋卿士。若事下之后,议者剥异,异之则朝失其便,同之则王言已行。臣愚以为可宣下百官,参其同异,然后览择胜否,详采厥衷。敢以瞽言,冒干天禁,惟陛下纳焉。帝不从。时,陈留郡缺职,尚书史敞等荐广。曰:“臣闻德以旌贤,爵以建事,‘明试以功’《典谟》所美,‘五服五章’,天秩所作,是以臣竭其忠,君丰其宠,举不失德,下忘其死。窃见尚书仆射胡广,体真履规,谦虚温雅,博物洽闻,探赜穷理,《六经》典奥,旧章宪式,无所不览。柔而不犯,文而有礼,忠贞之性,忧公如家。不矜其能,不伐其劳,翼翼周慎,行靡玷漏。密勿夙夜,十有余年,心不外顾,志不苟进。臣等窃以为广在尚书,劬劳日久,后母年老,既蒙简照,宜试职千里,匡宁方国。陈留近郡,今太守任缺。广才略深茂,堪能拨烦,愿以参选,纪纲颓俗,使束脩守善,有所劝仰。”广典机事十年,出为济阴太守,以举吏不实免。复为汝南太守,入拜大司农。汉安元年,迁司徒。质帝崩,代李固为太尉,录尚书事。以定策立桓帝,封育阳安乐乡侯。以病逊位。又拜司空,告老致仕。寻以特进征拜太常,迁太尉,以日食免。复为太常,拜太尉。延熹二年,大将军梁冀诛,广与司徒韩縯、司空孙朗坐不卫宫,皆减死一等,夺爵土,免为庶人。后拜太中大夫、太常。九年,复拜司徒。灵帝立,与太傅陈蕃参录尚书事,复封故国。以病自乞。会蕃被诛,代为太傅,总录如故。 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继母在堂,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及母卒,居丧尽哀,率礼无愆。性温柔谨素,常逊言恭色。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阙之益。故京师谚曰:“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及共李固定策,大议不全,又与中常侍丁肃婚姻,以此讥毁于时。自在公台三十余年,历事六帝,礼任甚优,每逊位辞病,及免退田里,未尝满岁,辄复升时。凡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又为太傅。其所辟命,皆天下名士。与故吏陈蕃、李咸并为三司。蕃等每朝会,辄称疾避广,时人荣之。年八十二,熹平元年薨。使五官中朗将持节奉策赠太傅、安乐乡侯印绶,给东园梓器,谒者护丧事,赐冢茔于原陵,谥文恭侯,拜家一人为郎中。故吏自公、卿、大夫、博士、议郎以下数百人,皆缞绖殡位,自终及葬。汉兴以来,人臣之盛,未尝有也)。

【四十八世】平,字永中(又曰元中),生汉顺帝时,建康元年(144)为沛县令,历迁侍中。生子二玉、班。
【四十九世】二玉,灵帝建宁(168-169)间由南郡华容迁居临泾。
【四十九世】班,字一奇(又曰一齐),生汉桓帝时,为执金吾大将军。献帝兴平中,讨平董卓之乱。生子辛。
【注:从四十二世到四十九世生活在东汉时期】
【五十世】辛,字广勤,生汉灵帝时,因避世仇,遂自华容迁居寿春(今安徽寿县),为安徽始祖配夏侯氏,生子贞。
【五十一世】贞,字守正(又曰正固),更名敏,字通达。生汉献帝时。辅魏武(曹操)开基;魏文帝时(公元220至223年)出仕淮西都督,封乐定侯(一说永宁侯)。配吴氏,生子质。
【五十二世】质 ,字文德,寿春人,生汉献帝时,魏正元间(公元254至256年),出仕荆州刺史,累迁大都督。历仕四帝,清忠,帝称嘉之,赐谷二千石,帛三百匹,赐爵关内侯。死于250年(嘉平二年)。自武陵石公桥迁居于寿春(今安徽省寿县)。配陶氏,生子威(《三国志--魏书二十七--胡质》记载: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也。少与蒋济、硃绩俱知名於江、淮间,仕州郡。蒋济为别驾,使见太祖。太祖问曰:“胡通达,长者也,宁有子孙不?”济曰:“有子曰质,规模大略不及於父,至於精良综事过之。”案胡氏谱:通达名敏,以方正徵。太祖即召质为顿丘令。县民郭政通於从妹,杀其夫程他,郡吏冯谅系狱为证。政与妹皆耐掠隐抵,谅不胜痛,自诬,当反其罪。质至官,察其情色,更详其事,检验具服。入为丞相东曹议令史,州请为治中。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隙。辽见刺史温恢求请质,质辞以疾。辽出谓质曰:“仆委意於君,何以相辜如此?”质曰:“古人之交也,取多知其不贪,奔北知其不怯,闻流言而不信,故可终也。武伯南身为雅士,往者将军称之不容於口,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睚,五卖反。眦,士卖反。况质才薄,岂能终好?是以不原也。”辽感言,复与周平。虞预晋书曰:周字伯南,沛国竹邑人。位至光禄大夫。子陔,字元夏。陔及二弟韶、茂,皆总角见称,并有器望,虽乡人诸父,未能觉其多少。时同郡刘公荣,名知人,尝造周。周谓曰:“卿有知人之明,欲使三兒见卿,卿为目高下,以效郭、许之听可乎?”公荣乃自诣陔兄弟,与共言语,观其举动。出语周曰:“君三子皆国士也。元夏器量最优,有辅佐之风,展力仕宦,可为亚公。叔夏、季夏,不减常伯、纳言也。”陔少出仕宦,历职内外,泰始初为吏部尚书,迁左仆射、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卒於官。陔以在魏已为大臣,本非佐命之数,怀逊让,不得已而居位,故在官职,无所荷任,夙夜思恭而已。终始全洁,当世以为美谈。韶历二官吏部郎。山涛启事称韶清白有诚,终於散骑常侍。茂至侍中、尚书。颍川荀恺,宣帝外孙,世祖姑子,自负贵戚,要与茂交。茂拒而不答,由是见怒。元康元年,杨骏被诛。恺时为尚书仆射,以茂骏之姨弟,陷为骏党,遂枉见杀,众咸冤痛之。太祖辟为丞相属。黄初中,徙吏部郎,为常山太守,迁任东莞。士卢显为人所杀,质曰:“此士无雠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遂穷诘情状。若即自首,罪人斯得。每军功赏赐,皆散之於众,无入家者。在郡九年,吏民便安,将士用命。迁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吴大将硃然围樊城,质轻军赴之。议者皆以为贼盛不可迫,质曰:“樊城卑下,兵少,故当进军为之外援;不然,危矣。”遂勒兵临围,城中乃安。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置东征台,且佃且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性沉实内察,不以其节检物,所在见思。嘉平二年薨,家无馀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军师以闻,追进封阳陵亭侯,邑百户,谥曰贞侯。子威嗣。六年,诏书褒述质清行,赐其家钱谷。语在徐邈传。威,咸熙中官至徐州刺史,晋阳秋曰:威字伯虎。少有志尚,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馀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疋,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於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馀,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馀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於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威弟罴,字季象,征南将军;威子奕,字次孙,平东将军;并以洁行垂名。有殊绩,历三郡守,所在有名。卒於安定)。
【注:从五十世到五十二世生活在三国时期】
【五十三世】威,字伯虎,仕魏至荆州刺史,晋武咸宁中复迁徐州刺史,父子朝野称羡。太康元年(280)卒于安定刺史任内,遂由寿春而家于安定(今宁夏固原),胡氏“安定世家”盖缘于此安定即由此始。卒后,追赠镇东将军。生子宪(《晋书--卷九十-胡威》记载:胡威,字伯武,一名貔。淮南寿春人也。父质,以忠清著称,少与乡人蒋济、硃绩俱知名于江淮间,仕魏至征东将军、荆州刺史。威早厉志尚。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定省,家贫,无车马僮仆,自驱驴单行。每至客舍,躬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侣进道。既至,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父赐绢一匹为装。威曰:“大人清高,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质帐下都督先威未发,请假还家,阴资装于百余里,要威为伴,每事佐助。行数百里,威疑而诱问之,既知,乃取所赐绢与都督,谢而遣之。后因他信以白质,质杖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拜侍御史,历南乡侯、安丰太守,迁徐州刺史。勤于政术,风化大行。后入朝,武帝语及平生,因叹其父清,谓威曰:“卿孰与父清?”对曰:“臣不如也。”帝曰:“卿父以何胜耶?”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及远也。”帝以威言直而婉,谦而顺。累迁监豫州诸军事、右将军、豫州刺史,入为尚书,加奉车都尉。威尝谏时政之宽,帝曰:“尚书郎以下,吾无所假借。”威曰:“臣之所陈,岂在丞郎令史,正谓如臣等辈,始可以肃化明法耳。”拜前将军、监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以功封平春侯。太康元年,卒于位,追赠使持节、都督青州诸军事、镇东将军,余如故,谥曰烈。子奕嗣。奕字次孙,仕至平东将军。威弟罴,字季象,亦有干用,仕至益州刺史、安东将军)。
【五十四世】宪,字可法,生晋武帝时,生子彪。
【五十五世】彪,字世勇,号始虎,生晋武帝时,生子奋。
【五十六世】奋(?~288),字有志(又曰有为),号玄威,生晋惠帝时。西晋(公元265-317年)晋怀帝永嘉中永嘉间(公元307至313年)任淮安邳州司马,出仕左仆射,封镇国大将军。爱桐柏山水,遂自安定而移邳州宿迁(今江苏宿迁)县,为邳州宿迁始祖。配梅氏,生子华,生女芳。泰始九年(公元273年)胡芳选为晋武帝(司马炎)贵妃。胡家由此成为地位显赫的外戚之家。 自安定以来,胡氏从此复显,也从居民籍变为居官籍。(《晋书--卷五十七--胡奋》记载:胡奋,字玄威,安定临泾人也,魏车骑将军阴密侯遵之子也。奋性开朗,有筹略,少好武事。宣帝之伐辽东也,以白衣侍从左右,甚见接待。还为校尉,稍迁徐州刺史,封夏阳子。匈奴中部帅刘猛叛,使骁骑路蕃讨之,以奋为监军、假节,顿军硜北,为蕃后继。击猛,破之,猛帐下将李恪斩猛而降。以功累迁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州诸军事,迁护军,加散骑常侍。奋家世将门,晚乃好学,有刀笔之用,所在有声绩,居边特有威惠。泰始末,武帝怠政事而耽于色,大采择公卿女以充六宫,奋女选入为贵人。奋唯有一子,为南阳王友,早亡。及闻女为贵人,哭曰:“老奴不死,唯有二兒,男入九地之下,女上九天之上。”奋既旧臣,兼有椒房之助,甚见宠待。迁左仆射,加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时杨骏以后父骄傲自得,奋谓骏曰:“卿恃女更益豪邪?历观前代,与天家婚,未有不灭门者,但早晚事耳。观卿举措,适所以速祸。”骏曰:“卿女不在天家乎?”奋曰:“我女与卿女作婢耳,何能损益!”时人皆为之惧,骏虽衔之,而不能害。后卒于官,赠车骑将军,谥曰壮。奋兄弟六人,兄广,弟烈,并知名。广字宣祖,位至散骑常侍、少府。广子喜,字林甫,亦以开济为称,仕至凉州刺史、建武将军、假节、护羌校尉。列字武玄,为将伐蜀。钟会之反也,烈与诸将皆被闭。烈子世元,时年十八,为士卒先,攻杀会,名驰远近。烈为秦州刺史,及凉州叛,烈屯于万斛堆,为虏所围,无援,遇害)。
(按:史籍上最早注明安定人的是胡遵。据《三国志》记载,胡遵是安定临泾人,以才兼文武,累居藩镇,位至车骑将军。他有6个儿子,其中以胡奋最为有名。胡奋从小爱军事,颇具谋略之才。他生逢西晋时代,曾从晋宣帝攻伐辽东,因战功被封为夏阳子,累迁征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后来镇守边关要地,政绩显著,升任左仆射,大将军。胡奋的兄弟胡广、胡烈、胡歧也知名当世,分别担任过少府、素州刺史、并州刺史等官职。因此从四十七世到五十六世之间存在有误)。
【注:从五十三世到五十六世生活在西晋时期】
【五十七世】华,字英彦,号世,生晋元帝时,生子哲。
【五十八世】哲,字睿明(又曰浚明),号若智,晋安帝时(397-419年)参刘宋之军事,袭父荫封骠骑将军。配石氏,生子二,长子明之,次子懦(他迁)。哲公遂自宿迁复迁于武陵石公桥(今湖南省常德市)。
【五十九世】明之,名彬,字明之,一字用光。生晋康帝时。东晋中叶(公元343至373年),入参东晋大将刘牢之军事,因击前秦王符坚有功,加左仆射。配米氏,生子八,依次为:德洋、德溢、德昭、德基、德溥、德彰、德润、德盛。德洋、德溢、德昭、德溥、德彰、德润、德盛七子传衍不详。唯四子德基传衍甚繁,各有世次。     
【六十世】德基,字履,一字本立。生晋哀帝时。翰林学士。公元361至365年间,出仕西晋江州(古豫章,今江西南昌)刺史,遇兵变殒命,葬于衡山之麓(今长沙岳麓山),始居长沙。配黄氏,生二十三子,以宁为字。长子同宁,次子禄宁,俱居淮南(今安徽寿县);三子怀宁,居奉新华林(今江西省奉新县华林镇);四子处宁,居荆南(今湖北荆州);五子邵宁,居巴陵(今湖南岳阳);六子壹宁,居大广(今江西婺源县西南);七子有宁,居巴陵;八子孕宁,居巴陵;九子硕宁,居大广;十子邦宁,十一子权宁,居处不详。十二子相宁,居新喻玉界(今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十三子可宁,十四大宁,俱居太原(今山西太原);十五仕宁,居荆南;十六游宁,居太原;十七渡宁,十八温宁,俱居荆南;十九泳宁,居太原;二十涨宁,居吉安(今江西安福县);二十一平宁,居湖南(今湖南衡阳);二十二栖宁,二十三程宁,俱居潭州(今湖南长沙)。
(按:华林胡氏、晋陵(今江苏省常州市)胡氏、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胡氏、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胡氏、海陵(今浙江省宁海市)胡氏、绩溪(今安徽省绩溪县)三胡(明经胡氏、金紫胡氏、尚书胡氏)等,皆发脉于“八德”、“二十三宁”)
【六十一世】怀宁,字世康,生晋孝武帝时,为骠骑将军,生子隋。
【六十二世】隋,生晋孝武帝时,任九江散骑常侍,生子仲任。
【六十三世】仲任,生晋安帝时,任治书侍御史,生子藩。
【注:从五十七世到六十三世生活在东晋时期】
【六十四世】藩,字道序,号永维,生于公元372年东晋简文帝二年,仕刘宋,元嘉中为太子左将军,生子六十人,事见宋史,赐土豫章之西,爱华林之山水而居,卒于宋文帝十一年(公元434年),享年62年,殁后追封谥号为“壮侯”。生子镇、锹、金壹、诞世、茂世、遵世等60人(东晋末年,中原大战,晋皇朝走向灭亡,出现了南北分治的分裂局面,历史上称之为南北朝。南朝有宋、齐、梁、陈,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西夏、北凉、北京、北周。大将军刘裕军权在握,于公元420年始建南朝,国号为宋武帝,历史上称之为南朝刘宋。 胡藩参与了南朝刘宋建国之君刘裕一系列政治、军事活动,才略超群,被誉为“江右俊杰”。南朝刘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任建武将军,后守卫广陵(今江苏扬州)兼任广陵太守,晚年任太子在左卫将军,封土豫章之西,爱新吴华林山水之美而定居于此。故尊称藩公为华林胡氏始祖、一世祖。南朝齐、梁时代史学家沈约著《宋书》,初唐李大师、李延寿父子著的《南史》,均有《胡藩列传》。按,有资料记载藩公系胡氏鼻祖满公62世孙。《宋书-列传第十--胡籓》记载:胡籓,字道序,豫章南昌人也。祖随,散骑常侍。父仲任,治书侍御史。籓少孤,居丧以毁称。太守韩伯见之,谓籓叔尚书少广曰:“卿此侄当以义烈成名。”州府辟召,不就。须二弟冠婚毕,乃参郗恢征虏军事。时殷仲堪为荆州刺史,籓外兄罗企生为仲堪参军,籓请假还,过江陵省企生。仲堪要籓相见,接待甚厚。籓因说仲堪曰:“桓玄意趣不常,每怏怏于失职。节下崇待太过,非将来之计也。”仲堪色不悦。籓退而谓企生曰:“倒戈授人,必至之祸。若不早规去就,后悔无及。”玄自夏口袭仲堪,籓参玄后军军事。仲堪败,企生果以附从及祸。籓转参太尉、大将军、相国军事。义旗起,玄战败将出奔,籓于南掖门捉玄马控,曰:“今羽林射手犹有八百,皆是义故西人,一旦舍此,欲归可复得乎?”玄直以马鞭指天而已,于是奔散相失。追及玄于芜湖,玄见籓,喜谓张须无曰:“卿州故为多士,今乃复见王叔治。”桑落之战,籓舰被烧,全铠入水潜行三十许步,方得登岸。义军既迫,不复得西,乃还家。高祖素闻籓直言于殷氏,又为玄尽节,召为员外散骑侍郎,参军军事。从征鲜卑,贼屯聚临朐,籓言于高祖曰:“贼屯军城外,留守必寡,今往取其城,而斩其旗帜,此韩信所以克赵也。”高祖乃遣檀韶与籓等潜往,既至,即克其城。贼见城陷,一时奔走,还保广固累月。将拔之夜,佐史并集,忽有鸟大如鹅,苍黑色,飞入高祖帐里,众皆骇愕,以为不祥。籓起贺曰:“苍黑者,胡虏之色,胡虏归我,大吉之祥也。”明旦,攻城,陷之。从讨卢循于左里,频战有功,封吴平县五等子,除正员郎。寻转宁远将军、鄱阳太守。从伐刘毅。毅初当之荆州,表求东道还京辞墓,去都数十里,不过拜阙。高祖出倪塘会之。籓劝于坐杀毅,高祖不从。至是谓籓曰:“昔从卿倪塘之谋,无今举也。”又从征司马休之。复为参军,加建武将军,领游军于江津。徐逵之败没,高祖怒甚,即日于马头岸渡江,而江津岸峭,壁立数丈,休之临岸置阵,无由可登。高祖呼籓令上,籓有疑色,高祖奋怒,命左右录来,欲斩之。籓不受命,顾曰:“籓宁前死耳!”以刀头穿岸,少容脚指,于是径上,随之者稍多。既得登岸,殊死战,贼不能当,引退。因而乘之,一时奔散。高祖伐羌,假籓宁朔将军,参太尉军事,统别军。至河东,暴风漂籓重舰渡北岸,索虏牵得此舰,取其器物。籓气厉心愤,率左右十二人,乘小船径往河北。贼骑五六百见籓来,并笑之。籓素善射,登岸射,贼应弦而倒者十许人,贼皆奔退,悉收所失而反。又遣籓及硃超石等追索虏于半城,虏骑数重,籓及超石所领皆割配新军,不盈五千,率厉力战,大破之。又与超石等击姚业于蒲坂,超石失利退还,籓收超石成舍资实,徐行而反,业不敢追。高祖还彭城,参相国军事。时卢循余党与苏淫贼大相聚结,以为始兴相。论平司马休之及广固功,封阳山县男,食邑五百户。少帝景平元年,坐守东府,开掖门,免官,寻复其职。元嘉四年,迁建武将军、江夏内史。七年,征为游击将军。到彦之北伐,南兗州刺史长沙王义欣进据彭城,籓出戍广陵,行府州事。转太子左卫率。十年,卒,时年六十二,谥曰壮侯。子隆世嗣,官至西阳太守。隆世卒,子乾秀嗣。籓庶子六十人,多不遵法度。籓第十四子遵世,为臧质宁远参军,去职还家,与孔熙先同逆谋,高祖以籓功臣,不欲显其事,使江州以他事收杀之。二十四年,籓第十六子诞世、第十七子茂世率群从二百余人攻破郡县,杀太守桓隆之、令诸葛和之,欲奉庶人义康。值交州刺史檀和之至豫章,讨平之。诞世兄车骑参军新兴太守景世、景世弟宝世,诣廷尉归罪,并徙远州。乾秀夺国。世祖初,徙者并得还)。
【六十五世】镇,字伯定,号隆世。宋文帝时任西阳(黄州府西阳郡)太守,宋明帝泰始中为员外郎。生子谐之。
【六十五世】锹,字仲器,号景世,官至车骑参军,新兴太守。
【六十五世】金壹,字季真,号茂世,文帝时任刺史
【六十五世】诞世、茂世,欲奉庶人刘义康,率郡从二百余人攻破郡县,交州刺史檀和之领兵到豫章讨平,归罪徙边远州郡,后来得还故里。
【六十五世】遵世,曾为宁远参军,后去职述家,与孔熙先同谋宋文帝,事发,宋文帝因碍藩立过大功的面子,“不欲显其事,使江州以他事杀之”。

                      【注:六十四世到六十五世生活在南北朝的南宋时期】
【六十六世】谐之,字乾秀,号元孚,刘宋孝武帝时,官太子中庶子领左卫,梁州刺史,生子时显(生活在南北朝北齐时期,《南齐书》有传)。
【六十七世】时显,字元达,生刘宋顺帝时,仕南齐,官京兆尹。生子珍。
【六十八世】珍,又曰真,字法吾,生梁武帝时,仕梁,官宁远节度使,迁容州刺史,封淮西永宁侯生子顺。
【六十九世】顺,字信受,生梁武帝时,仕梁,官怀州判官,生子颖。
【注:从六十七世到六十九世生活在南梁时期】
【七十世】颖,字能悟,生子湛。仕梁,封汉阳县侯,食邑五百户;仕南朝陈,陈文帝时为永州主簿,武帝时为左卫将军,除吴兴太守,卒谥壮侯,创基吴兴,为浙江始祖(生活在南陈时期)。

【七十一世】湛,字一清,仕隋,仁寿(601-604)中官永宁主簿,升吴兴太守。生子宣。
【七十二世】宣,字甚辉,生隋文帝时,为爱德县令,加封濮阳郡录尚书赠大师,生子秉。
(按,有资料记载:湛子兴,字钦仁,仕隋,任竟陵尹,官至端居尚书;兴长子僧洗,字湛煇,封爰德县公,加封濮阳郡公,录尚书事,赠太师,谥孝贞;僧洗长子宁,字秉然,官太师;僧洗次子实,字真夫,仕虞部员外郎;兴次子宣,字子德,仕隋,任闽左佥都尉。此处上下当有误)。

【注:从七十世到七十二世生活在隋朝时期】
【七十三世】秉,字能立(有曰能执),生隋炀帝时,仕唐,贞观十二年(638)任宏文馆讲书秘书郎,太宗命与李孝恭、高士廉合修天下谱系《氏族略》。生子烈、机、原祥。
(按,从胡公满到胡秉,根据年代计算已传106世,有关资料和谱计算为73世当有误)。
【七十四世】烈,字毅夫,生唐贞观中,仕蜀主将。
【七十四世】机,字正发,生唐太宗贞观(627-649)时,永徽元年(650)登进士第,累官至太子少保。生子晟、略。
【七十四世】原祥,字端甫,生唐贞观(627-649)时,官礼部尚书。
【七十五世】晟,字光永,生唐高宗时。唐高宗仪凤(676-678)中任延平尹。生子元。
【七十五世】略,字公钦。
【七十六世】元,字应魁,生唐武州时,圣历(698-699)间官楚江黄道御史,仕东郡郎,生子曦。
【七十七世】曦,字晓明,生唐元时,开元(713-740)中,累官大鸿胪寺正卿。生子傑。
【七十八世】傑,字多能,生唐睿宗时元元年(760年),仕秘书郎,生子珣。
【七十九世】珣,字廷宇,生唐玄宗天宝(742-755)时,贞元二年(786)登天宝进士第,任少府监,多政绩,卒年僧儒铭其墓,韩愈撰其碑。生子钲儒。
【八十世】钲儒,字国英,生唐永泰元年(765年),唐宪宗元和(806-820年)中拜振武节度使,任执金吾大将军,生子钊、则。
【八十一世】钊,字利用,生唐肃宗时,仕建州(山西泽州)刺史仕道州刺史。生子二,复礼、克礼。
【八十一世】则,字秉真,生德宗(780-804年)间,贞元二年(786年)任集贤学士。
【八十二世】复礼,字学颜,生唐代宗时,仕冀北判官,生子修德。
【八十二世】克礼,字志颜,生唐代宗时,唐德宗年间为盐城县令,官至吏部尚书,生子明德。
【八十三世】修德,字廷献,生唐德宗时,随父仕冀北,生子学。
【八十三世】明德,字维新,生唐德宗时,累官至散骑常侍。生子应明。
【八十四世】学,字习之,生唐宪宗时,官银青光禄大夫,出河中,徙居冀北,生子公庆。
【八十四世】应明,字仁化,生唐宪宗时,仕广陵尉,谦谨有威,百姓歌之,  生子舜臣。
【八十五世】公庆,字士廷,生唐穆宗时,仕幽州刺史,由冀北迁石埭银村,  生子栝
【八十五世】舜臣,字宗向,生唐穆宗时,唐懿宗咸通(806-820)间为太子中允。生子二,清献,忠献。
【八十六世】栝,字开运,生唐文宗时,官蔡州都督,生子黼。
【八十六世】清献 ,足徵,生唐文宗时,为饶州判官,生子诚(清献为藩公第24代孙,任饶 州判官。退休后“闻昭隆基址(即先辈藩公开基创业的地方)克拓,显诗书门第、振仕宦宗风”而复居新吴华林。也就是说时隔四百多年以后重新开发华林胡氏祖居地。清献公夫人徐氏梦北斗七星入怀而生七子,其子皆以北斗七星而取名)。
【八十六世】忠献 ,生子赟
【八十七世】诚,字汤老,生唐僖宗时(875年),拜国子监博士,迁侍卫史,生子五,珰、瑜、 琼、王告、球。
【八十七世】赟,字文美,号质端,于唐懿宗咸通间(861—872)迁湖南醴陵积善乡牛齿搪。楚王马殷至醴陵赟从之,累官文苑学士,奉使南唐,李煜嘉其才,擢翰林学士知制诰,后授枢密使。卫国公子四,邺、权、遇、吉。
【八十八世】邺,生霸、真、阳。

(按,很多资料和谱中记载:忠献---霸(字长善行二世居庐陵唐未刺史吉州天性敦厚爱人下士百姓怀之以治行封庐陵群开国侯时南唐失政国势日蹙开宾八年秋官汴京宋太祖皇帝闻其贤名见授和洲刺史改坊洲刺史殁葬庐陵士名今不可考夫人郝氏先卒于郡治赠庐陵夫人葬吉水仁寿乡第一都)----胜(胜号茶园墓在直夏街水北茶园是也娶罗氏葬同处马岗原子三)----雄(葬吉水沤塘娶杨氏葬浇源)----茂(葬古城娶康氏走马山岗)----湜。此处“忠献---霸”的记载,有关资料和谱在此上下当有误)。

五、霸公以下世系
1、霸(字长善,生于金陵,唐未刺史吉州,封庐陵群开国侯。为吉州芦芗城胡姓始祖)―――胜―――雄―――茂―――湜―――琏―――恺―――载―――铨(字邦衡,号澹庵,赐谥忠简,翰林院编修,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兵部侍郎,居吉州芦芗城(今江西吉安)。其始终反对和议,力主抗金。当时因秦桧主和,阳奉阴违,即上疏请杀秦桧,名震朝野。秦桧怒其逆已,遂贬新州。至孝宗即位时,才官任复出,卒后谥曰“忠简”。而其不畏权势,忠贞爱国,被誉为“忠贯金石”。《 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三--胡铨》记载:胡铨,字邦衡,庐陵人。建炎二年,高宗策士淮海,铨因御题问“治道本天,天道本民”,答云:“汤、武听民而兴,桀、纣听天而亡。今陛下起干戈锋镝间,外乱内讧,而策臣数十条,皆质之天,不听于民。”又谓:“今宰相非晏殊,枢密、参政非韩琦、杜衍、范仲淹。”策万余言,高宗见而异之,将冠之多士,有忌其直者,移置第五。授抚州军事判官,未上,会隆祐太后避兵赣州,金人蹑之,铨以漕檄摄本州幕,募乡丁助官军捍御,第赏转承直郎。丁父忧,从乡先生萧楚学《春秋》。绍兴五年,张浚开督府,辟湖北仓属,不赴。有诏赴都堂审察,兵部尚书吕祉以贤良方正荐,赐对,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宰臣秦桧决策主和,金使以“诏谕江南”为名,中外汹汹。铨抗疏言曰:“义不与桧等共戴天,区区之心,愿断三人头,竿之藁街,然后羁留虏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则三军之士不战而气自倍。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尔,宁能处小朝廷求活邪!”书既上,桧以铨狂妄凶悖,鼓众劫持,诏除名,编管昭州,仍降诏播告中外。给、舍、台谏及朝臣多救之者,桧迫于公论,乃以铨监广州盐仓。明年,改签书威武军判官。十二年,谏官罗汝楫劾铨饰非横议,诏除名,编管新州。十八年,新州守臣张棣讦铨与客唱酬,谤讪怨望,移谪吉阳军。二十六年,桧死,铨量移衡州。铨之初上书也,宜兴进士吴师古锓木传之,金人募其书千金。其谪广州也,朝士陈刚中以启事为贺。其谪新州也,同郡王延珪以诗赠行。皆为人所讦,师古流袁州,廷珪流辰州,刚中谪知虔州安远县,遂死焉。三十一年,铨得自便。孝宗即位,复奉议郎、知饶州。召对,言修德、结民、练兵、观衅,上曰:“久闻卿直谅。”除吏部郎官。隆兴元年,迁秘书少监,擢起居郎,论史官失职者四:一谓记注不必进呈,庶人主有不观史之美;二谓唐制二史立螭头之下,今在殿东南隅,言动未尝得闻;三谓二史立后殿,而前殿不立,乞于前后殿皆分日侍立;四谓史官欲其直前,而阁门以未尝预牒,以今日无班次为辞。乞自今直前言事,不必预牒阁门,及以有无班次为拘。诏从之。兼侍讲、国史院编修官。因讲《礼记》,曰:“君以礼为重,礼以分为重,分以名为重,愿陛下无以名器轻假人。”又进言乞都建康,谓:“汉高入关中,光武守信都。大抵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不能全胜。今日大势,自淮以北,天下之亢与背也,建康则搤之拊之之地也。若进据建康,下临中原,此高、光兴王之计也。”诏议行幸,言者请纾其期,遂以张浚视师图恢复,侍御史王十朋赞之。克复宿州,大将李显忠私其金帛,且与邵宏渊忿争,军大溃。十朋自劾。上怒甚,铨上疏愿毋以小衄自沮。时旱蝗、星变,诏问政事阙失,铨应诏上书数千言,始终以《春秋》书灾异之法,言政令之阙有十,而上下之情不合亦有十,且言:“尧、舜明四目,达四聪,虽有共、鲧,不能塞也。秦二世以赵高为腹心,刘、项横行而不得闻;汉成帝杀王章,王氏移鼎而不得闻;灵帝杀窦武、陈蕃,天下横溃而不得闻;梁武信朱异,侯景斩关而不得闻;隋炀帝信虞世基,李密称帝而不得闻;唐明皇逐张九龄,安、史胎祸而不得闻。陛下自即位以来,号召逐客,与臣同召者张焘、辛次膺、王大宝、王十朋,今焘去矣,次膺去矣,十朋去矣,大宝又将去,惟臣在尔。以言为讳,而欲塞灾异之源,臣知其必不能也。”铨又言:“昔周世宗为刘旻所败,斩败将何徽等七十人,军威大震,果败旻,取淮南,定三关。夫一日戮七十将,岂复有将可用?而世宗终能恢复,非庸懦者去,则勇敢者出耶!近宿州之败,士死于敌者满野,而败军之将以所得之金赂权贵以自解,上天见变昭然,陛下非信赏必罚以应天不可。”其论纳谏曰:“今廷臣以箝默为贤,容悦为忠。驯至兴元之幸,所谓‘一言丧邦’。”上曰:“非卿不闻此。”金人求成,铨曰:“金人知陛下锐意恢复,故以甘言款我,愿绝口勿言‘和’字。”上以边事全倚张浚,而王之望、尹穑专主和排浚,铨廷责之。兼权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张浚之子栻赐金紫,铨缴奏之,谓不当如此待勋臣子。浚雅与铨厚,不顾也。十一月,诏以和戎遣使,大询于庭,侍从、台谏预议者凡十有四人。主和者半,可否者半,言不可和者铨一人而已,乃独上一议曰:“京师失守自耿南仲主和,二圣播迁自何?主和,维扬失守自汪伯彦、黄潜善主和,完颜亮之变自秦桧主和。议者乃曰:‘外虽和而内不忘战。’此向来权臣误国之言也。一溺于和,不能自振,尚能战乎?”除宗正少卿,乞补外,不许。先是,金将蒲察徒穆、大周仁以泗州降,萧琦以军百人降,诏并为节度使。铨言:“受降古所难,六朝七得河南之地,不旋踵而皆失;梁武时侯景以河南来奔,未几而陷台城;宣、政间郭药师自燕云来降,未几为中国患。今金之三大将内附,高其爵禄,优其部曲,以系中原之心,善矣。然处之近地,万一包藏祸心,或为内应,后将噬脐,愿勿任以兵柄,迁其众于湖、广以绝后患。”二年,兼国子祭酒,寻除权兵部侍郎。八月,上以灾异避殿减膳,诏廷臣言阙政急务。铨以振灾为急务,议和为阙政,其议和之书曰:自靖康迄今凡四十年,三遭大变,皆在和议,则丑虏之不可与和,彰彰然矣。肉食鄙夫,万口一谈,牢不可破。非不知和议之害,而争言为和者,是有三说焉:曰偷懦,曰苟安,曰附会。偷懦则不知立国,苟安则不戒鸩毒,附会则觊得美官,小人之情状具于此矣。今日之议若成,则有可吊者十;若不成,则有可贺者亦十。请为陛下极言之。何谓可吊者十?真宗皇帝时,宰相李沆谓王旦曰:“我死,公必为相,切勿与虏讲和。吾闻出则无敌国外患,如是者国常亡,若与虏和,自此中国必多事矣。”旦殊不以为然。既而遂和,海内乾耗,旦始悔不用文靖之言。此可吊者一也。中原讴吟思归之人,日夜引领望陛下拯溺救焚,不啻赤子之望慈父母,一与虏和,则中原绝望,后悔何及。此可吊者二也。海、泗今日之藩篱咽喉也,彼得海、泗,且决吾藩篱以瞰吾室,扼吾咽喉以制吾命,则两淮决不可保。两淮不保,则大江决不可守,大江不守,则江、浙决不可安。此可吊者三也。绍兴戊午,和议即成,桧建议遣二三大臣如路允迪等,分往南京等州交割归地。一旦叛盟,劫执允迪等,遂下亲征之诏,虏复请和。其反覆变诈如此,桧犹不悟,奉之如初,事之愈谨,赂之愈厚,卒有逆亮之变,惊动辇毂。太上谋欲入海,行朝居民一空,覆辙不远,忽而不戒,臣恐后车又将覆也。此可吊者四也。绍兴之和,首议决不与归正人,口血未干,尽变前议。凡归正之人一切遣还,如程师回、赵良嗣等聚族数百,几为萧墙忧。今必尽索归正之人,与之则反侧生变,不与则虏决不肯但已。夫反侧则肘腋之变深,虏决不肯但已,则必别起衅端,猝有逆亮之谋,不知何以待之。此可吊者五也。自桧当国二十年间,竭民膏血以饵犬羊,迄今府库无旬月之储,千村万落生理萧然,重以蝗虫水潦。自此复和,则蠹国害民,殆有甚焉者矣。此可吊者六也。今日之患,兵费已广,养兵之外又增岁币,且少以十年计之,其费无虑数千亿。而岁币之外,又有私觌之费;私觌之外,又有贺正、生辰之使;贺正、生辰之外,又有泛使。一使未去,一使复来,生民疲于奔命,帑廪涸于将迎,瘠中国以肥虏,陛下何惮而为之。此其可吊者七也。侧闻虏人嫚书,欲书御名,欲去国号“大”字,欲用再拜。议者以为繁文小节不必计较,臣切以为议者可斩也。夫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辱;楚子问鼎,义士之所深耻;“献纳”二字,富弼以死争之。今丑虏横行与多垒孰辱?国号大小与鼎轻重孰多?“献纳”二字与再拜孰重?臣子欲君父屈己以从之,则是多垒不足辱,问鼎不必耻,“献纳”不必争。此其可吊者八也。臣恐再拜不已必至称臣,称臣不已必至请降,请降不已必至纳土,纳土不已必至衔壁,衔壁不已必至舆榇,舆榇不已必至如晋帝青衣行酒然后为快。此其可吊者九也。事至于此,求为匹夫尚可得乎?此其可吊者十也。窃观今日之势,和决不成,傥乾刚独断,追回使者魏杞、康湑等,绝请和之议以鼓战士,下哀痛之诏以收民心,天下庶乎其可为矣。如此则有可贺者亦十:省数千亿之岁币,一也;专意武备,足食足兵,二也;无书名之耻,三也;无去“大”之辱,四也;无再拜之屈,五也;无称臣之忿,六也;无请降之祸,七也;无纳土之悲,八也;无衔璧、舆榇之酷,九也;无青衣行酒之冤,十也。去十吊而就十贺,利害较然,虽三尺童稚亦知之,而陛下不悟。《春秋左氏》谓无勇者为妇人,今日举朝之士皆妇人也。如以臣言为不然,乞赐流放窜殛,以为臣子出位犯分之戒。自符离之败,朝论急于和戎,弃唐、邓、海、泗四州与虏矣。金又欲得商、秦地,邀岁币,留使者魏杞,分兵攻淮。以本职措置浙西、淮东海道。时金使仆散忠义、纥石烈志宁之兵号八十万,刘宝弃楚州,王彦弃昭关,濠、滁皆陷。惟高邮守臣陈敏拒敌射阳湖,而大将李宝预求密诏为自安计,拥兵不救。铨劾奏之,曰:“臣受诏令范荣备淮,李宝备江,缓急相援。今宝视敏弗救,若射阳失守,大事去矣。”宝惧,始出师掎角。时大雪,河冰皆合,铨先持铁锤锤冰,士皆用命,金人遂退。久之,提举太平兴国宫。乾道初,以集英殿修撰知漳州,改泉州。趣奏事,留为工部侍郎。入对,言:“少康以一旅复禹绩,今陛下富有四海,非特一旅,而即位九年,复禹之效尚未赫然。”又言:“四方多水旱,左右不以告,谋国者之过也,宜令有司速为先备。”乞致仕。七年,除宝文阁待制,留经筵。求去,以敷文阁直学士与外祠。陛辞,犹以归陵寝、复故疆为言,上曰:“朕志也。”且问今何归,铨曰:“归庐陵,臣向在岭海尝训传诸经,欲成此书。”特赐通天犀带以宠之。铨归,上所著《易》、《春秋》、《周礼》、《礼记解》,诏藏秘书省。寻复元官,升龙图阁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转提举玉隆万寿宫,进端明殿学士。六年,召归经筵,铨引疾力辞。七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薨,谥忠简。有《澹庵集》一百卷行于世。孙槻、榘,皆至尚书)――-泳――-槻――-火享――-坦――-疑――-斋,14世疑、15世斋由吉安迁居龙泉新林(今遂川新林)。
2、霸(字长善,生于金陵,唐未刺史吉州,封庐陵群开国侯。为吉州芦芗城胡姓始祖)―――胜―――雄―――茂―――湜―――琏―――恺―――载――-锋――-潇――-义――-煜――-举――-农――-庆康――-顺可,16世顺可由吉安迁居龙泉水南长房(今遂川水南)。

(按,因霸公以后的世系和分支以及基本情况,有关资料和谱记载都比较清楚,故此省略)

【注:由于有关资料和谱中的记载有些地方确有出入,为此特根据有关资料和谱记编辑本世系简表,并在相关地方引用了历史资料,供大家在编辑时参考】。





【江西遂龙律师事务所  胡琼芬 整理】

                2007年10月1日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6-16
胡琼芬先生:

你好。我在网上看到了你撰写的《胡氏世系考略》一文,受益匪浅。

据我祖传家谱记载:一世祖“胡亮,字抚蜀,原籍江右南昌府丰城县【即今江西省丰城市---十八世孙庆军注】,元末官于四川马湖府【即古牁地,元为府,明沿之。属县,即今屏山,属长官四,为四川十三府之一,在叙州府治西南。清省其府,隶其地于叙州,现今屏山县属,犹有马湖江其名未改---十三世孙宗仁注】。迄明初亮公携家眷乘舟顺江东下,至斯时见山川之秀,人物仪容之美,即落籍于此【即今湖北省松滋市---十八世孙庆军注】。葬于长寍【即今荆州府枝江县。枝江在古为楚、为罗、为丹阳。秦、汉以后有枝江。唐上元元年析江陵,置长寍县。二年省枝江入长寍,大历六年后复置枝江也---十三世孙宗仁注】金盆山【在枝江北区董市镇北首半里,距枝江东北六十里---十三世孙宗仁注】之右【即在其右三里许---十三世孙宗仁注】沧门溪【于今可访---十三世孙宗仁注】。娶车氏。生子二:万一、万二。”

不知能否在江西找到相关根据。

顺祝夏安!

                                               胡庆军

                                              2012年6月15日

南山注:转自胡庆军宗亲的电子邮件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