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004阅读
  • 0回复

七旬翁拿60年前毕业照 想要寻找启蒙恩师胡慧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1-10-06
七旬翁拿60年前毕业照 想要寻找启蒙恩师胡慧范 来源: 新文化网-新文化报  2011-09-29 00:55 编辑: 宋文超 〖我要评论〗 
http://news.xwhb.com/news/system/2011/09/28/010210543.shtml


胡慧范老师当年的照片

  
张长生(第一排右三)1951年时的毕业照本组图片N2


  新文化报吉林讯 (记者 李洋 实习生 温月)  日前,吉林市74岁的张长生拿着60年前的毕业照来到本报,想要找寻自己的启蒙老师胡慧范,当面谢师恩。

  有缘:读俩小学她都是班主任

  张长生是吉林市博物馆人才学研究员,同时也是现代家庭早期超常教育学家。

  他来到本报时,头戴一个老式太阳毡帽,头发斑白,步履有些蹒跚,但精神矍铄。

  推了推眼镜,张长生打开了话匣子:“我和胡老师真的很有缘。”

  张长生8岁时曾就读于吉林市新开门小学(现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后转学至吉林市慈育小学(现已不存在)。

  “说来也是真巧,我转学了,我原来的班主任胡慧范老师,也转到了我就读的新学校。而且,在慈育小学,她还做我的班主任。你说这是不是缘分?”张长生笑了起来。

  “在我的印象中,胡老师文静、高雅、和善、温柔,就像慈母一样。”

  张长生拿出了当年胡慧范的照片自豪地说,“我们班所有同学中,胡老师只把照片给了我。”

  照片中胡慧范梳着一头整齐的五号头,穿着老式西装,年纪20岁左右。

  记忆:帮老师倒忙却更敬爱老师

  回想起小时候在胡慧范老师面前出丑,已经74岁的老人笑得有些腼腆。那时他只有9岁,有一天放学后去胡慧范家看望老师,发现她正在做晚饭。

  “她发现豆油瓶内没有油了,就让我帮忙去买豆油。那时觉得胡老师是将我当作了自己的孩子,才会让我帮忙做一些家事,所以很激动,没想到闯了祸。”张长生笑着回忆,“还没出家门,我就将空油瓶打碎了,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丢人。不过我已经忘记老师当时说啥了,就记得当时很紧张。不过,更加敬爱我的胡老师了。”

  张长生说,从小学到大学,他有过几十位老师,对他的帮助都很大,但他对胡慧范老师的记忆最深刻。

  老师的支持让他能上台演讲

  最令张长生难忘的,要数小学毕业典礼上他代表全体毕业生讲话了。

  “那是1951年1月份,我是毛遂自荐的,当时去找胡老师说我能行,让我演讲吧。”张长生好像又回到了60年前,声音有些颤抖,“不知道胡老师怎么跟学校说的,反正我就上去了。当时感觉很光荣,站在全校师生面前高声说着自己的感谢与对未来的期许,虽然我当初不知道自己将来到底能有什么成就,但我在心里悄悄励志,一定不让母校丢脸,将来报效国家。现在想来,我能上台演讲,肯定离不开胡老师的支持。非常感谢胡老师。”

  心愿:现在想当面感谢启蒙恩师

  “大学我原本是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学习俄语,后来转到北京师范大学读历史学。”张长生说,毕业后他一直致力于研究教学,同时不忘写作,到现在他已经出书31部,830万余字。

  “胡老师教过我语文,我觉得今天我在文学上能有些造诣,她对我的影响很大。”张长生说,“多年来我不断努力,严格要求自己,也总是会想起儿时胡老师教育我时自己的那份感动。”

  60多年过去了,张长生现在不知道胡慧范老师的去向。“听说她好像去了南方。我们失去联系好多年了。现在自己也到了垂暮之年,真的想将自己的那份感谢当面告诉胡老师,真的担心再不说就来不及了。”张长生眼睛有些湿润。

  同学:知恩不忘是个好事

  看着小学毕业照合照,张长生能叫出很多同学的名字。其中就有史孝昆,他也是74岁。提起胡慧范老师,他已经没有太多印象了。记者多次提醒,他才记起来。

  “很少有人能想起来找小学老师。张长生能这样,很不容易。知恩不忘是个好事,尊师重道,挺好的。”史孝昆说。

  如果您认识胡慧范老师,或者知道她的近况,请拨打本报热线0431-96618告诉我们。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