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600年时光雕刻:中医世家胡懿森的家族传奇
南山发表于 2013-10-05 21:00
选中,皇帝命黄岩,徐宗实教导他。等到成婚,督课益严,又为书数千言,引古义相戒劝。胡观执弟子礼甚恭。太祖大喜。
  建文三年,胡观跟从李景隆北征燕王朱棣,为燕王兵所执。永乐初年,奉使晋府还,科道官弹劾胡观僣乘晋王所赐棕舆。明成祖下诏姑宥之。都御史陈瑛等弹劾胡观强取民间子女,又娶娼为妾,且言:“预知李景隆逆谋,陛下曲加宽宥,绝无悛心,宜正其罪。”遂罢胡观朝请,后来胡观自杀。
  宣德年间,南康公主为儿子胡忠乞求承嗣,皇帝下诏授孝陵卫指挥佥事,进同知。
  正统三年十月己卯(1438年11月15日),公主去世,享年66岁。

问诊乾隆,御封“野大夫”
  胡海以武功授万户侯,镇安东卫,传俊、鉴、瑾、世宗四世,皆以嫡袭。世镇安东卫,久而久之,“他乡”成“故乡”。
  至第五代,胡家弃武从文。至八代,移民江苏赣榆县,以行医为生。
  胡氏家族传说中另一个“主角”是第十一代祖宗胡宦臣,他问诊乾隆的故事,至今还令族人津津乐道。
  传说,胡宦臣和乾隆的宠臣刘墉是表兄弟。一次,乾隆久病不愈,御用名医叶天士等均束手无策。刘墉就向乾隆推荐自己的表弟胡宦臣来治病,并说胡宦臣“医术很好,但是草民”。当时,老百姓是不能进皇宫大殿的,乾隆闻听此言,为了治病,马上下旨封胡宦臣为四品,宣他立时进殿。
  胡宦臣进殿后,仅作一长揖,未跪。乾隆面有不悦,刘墉赶忙上前解释:“山野之人,不懂礼节,请皇上恕罪。”乾隆命“看凳”。胡宦臣坐下一搭脉,急忙站起禀明乾隆:“病不好说。”乾隆不解,胡宦臣又言:“说出不好看。请皇上恕罪。”
  直到乾隆恕他无罪后,胡宦臣才言:“色痨。”看乾隆不解,便直言:“皇上还不明白吗?你的老婆太多了。”乾隆才解其意,尴尬地说道:“大夫是个好大夫,就是太野了。”胡宦臣赶忙下跪,“谢皇上御封。”
  “御封野大夫”,从此流传至今。传说,胡氏家族曾经收藏一幅乾隆时宫廷画师画的一幅画,画里乾隆半躺,胡宦臣侧坐,刘墉、叶天世后面站立。可惜,这幅画现今已不知去处。
  据说,胡宦臣被留在宫中住了几日,为乾隆治好了病,乾隆很高兴,问他想要点啥赏赐,他只要了一个金牌,上刻“遇府支钱,过县吃饭”,这是因为胡宦臣喜欢游玩,长年游历各方,曾经偷着到未开放的东北抓过百灵鸟。

随父会战,留名油城
  1959年底,胡懿森的父亲胡为仁,从兰炼随石油部专家组来大庆油田,选择兴建炼油厂的地址。
  胡懿森回忆,因为当时对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建炼油厂的事情都是严格保密的,爷爷与母亲只知道父亲是到东北工作,具体干什么却是浑然不知。每当兄妹几个或是邻居问起,爷爷或母亲只能是尴尬地回答:到东北去了;再问下去,根本就不知怎样说才好。尤其是每次接到父亲的来信,那信封上的寄信地址:黑龙江省安达市农垦八场的农垦八场,更让外人怀疑连连。因为在当时,农垦是劳改的代名词。
  父亲一去就将近两年。1961年春夏之交,父亲才回兰州探亲,一家人十分高兴,可时间不长,父亲又返回了大庆。
  1963年的元旦过后,父亲第二次回家,要带着全家搬到大庆,时间定在大年初五,年仅13岁的胡懿森,随着爷爷、父亲、母亲,带着5个弟妹,一家9口,和另外两家,登上开往大庆的火车。
  胡懿森还记得,上车的第二天,他的刚刚3岁的双胞胎弟弟中的四弟,就发起了高烧,病情越来越严重,车到陇西车站,列车长给母亲办理了车票签转手续,母亲抱着四弟下了车,并马上被救护车拉到了医院,但因病情过于严重,耽搁时间过长,四弟没有被抢救过来,最后的归宿,就是陇西郊外一片无名的黄土地下。
  几天后,胡家终抵大庆,开始了新的生活。
  1994年,自幼随父习医的胡懿森开始传承祖业,开办了中医骨伤诊所,扬名油城。

央视探询,实至名归
  2006年5月,央视十频道《走近科学》栏目制片主任柯中华,给胡懿森打来电话,派记者王铮
下一页上一页  (2/3)
回帖(2):
2楼:胡懿森属于下面这支胡氏家族: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岚山头胡家林村、安东卫、江苏省赣榆县小 ..
1楼:胡懿森,胡氏宗亲网注册会员。
曾在2009年5月1日,为胡氏宗亲网注册会员达到18000人,写过一 ..

全部回帖(2)»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