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天下第一县
胡慧积发表于 2011-07-22 09:53


县的发源 在中国,“县”作为行政区划,该名称始于春秋时期。读音为xiàn。同时县字作为一个汉字还有xuán这个读音,读作这个读音的时候,县分别有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不同用法。 县”制是秦统一中国后推行于全国的,而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县”名,却产生于古代晋国。   “县”,在未作地方行政单位之前,与“悬”为同一个字。即悬挂、联系的意思。西周时期,周王的食邑叫王畿或国畿,畿内的土地与周王紧紧“联系”在一起。《说文》“县”字解,曰:“天子畿内,县也。”   最 早创建“县”制者,是楚国。公元前6世纪中期,楚国屡次攻陈,陈国的诸侯是虞舜的后代。楚国占领了鼎鼎大名的虞舜后裔的土地,有些为难。周天子的王畿,不是叫“县”嘛,楚国就在陈国土地上建立了“县”制。但那时“县”的建制未推广开来。   公元前544年,晋平公14年,平公母亲悼夫人放食,遇到一位来自绛的老者求于食。悼夫人见其老态龙钟,问贵庚,老者答曰:“不知纪年。只知经历445个甲子矣!”此老翁高寿几何?悼夫人的随臣求教了几位能人,有说73岁,有说26600余岁。从此,对年过古稀、长寿高龄者,常用“绛老”褒之。   过了3年,晋平公认为“绛”这个地方出长寿老人,太可贵了,就将“绛”取名“绛县”。这是晋国设置的第一个“县”。一个历史喜剧产生了天下第一县。   在中国,“县”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始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最初设置在边疆之地,当时的秦、晋、魏等诸侯大国把新兼并的地方设置为县;到了春秋后期各国才把县制推广到内地,渐渐地在边疆之地设郡,郡的面积比县大,但是地广人稀,所以地位要比县低。战国时期,边疆逐渐繁荣起来才在郡下设县,逐渐产生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确立郡、县二级制,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隋唐以后,县相继隶属于府、州(郡),或军、监、厅。   秦朝时期,郡管县;   汉朝时期,郡、国管县;   汉朝以后,各个时期、各个地方或同一辖域因行政区划制度的不同,郡、府、州或军、监、厅所辖;   国民政府时期,之初为道所辖;之后撤道制,直接隶属于省(特别行政区);之后改隶属于行政督察区、直辖市或特别行政区。   1949年以后,随着行政督察区名称的变更,隶属于专区(行政督察专区)、地区或地级行政区。 据《左传》所载,华夏大地首次实行叫“县”的地方,是在春秋前期楚国的申、息二地,而非楚国或别国的其他任何地方。   《左传•哀公十七年》在追述“县”诞生的历史时,有如下一段记载:“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实县申、息。”考察、考证已有资料,这是关乎“县”的最早记载。   这段文字道出了两件史实:一是楚灭申、息以为县,是在春秋前期的楚文王时期;二是被楚军俘虏的原申国人彭仲爽,受任为楚之最高军政长官,将“县”设在申、息二地,申国的诸侯为黄帝的后代,息国的诸侯为周文王第37子羽达后代,楚国(楚以事周成王,被封以子男之田,建国,相对独立,对周藐视)占领了其地,周天子的王畿为县,于是楚文王与彭仲爽在申、息二地建立了“县”。   据《左传》(鲁)庄公六至十四年的有关记载,经分析考辨,楚灭申当在公元前687年至公元前682年间(楚文王三~八年),灭息当在公元前684年冬至公元前682年间(楚文王六~八年)。很显然,楚灭申、息而置县,是在公元前682年或此后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段内。但申、息建县孰先孰后,抑或同年并立,目前已无法考定。故此,我们把它们统列为华夏大地首次“建县”的地方;所不同的是,申县自战国中期以后便更改县名不复存在,而息县从建县至今,近3000年来一直未易其“息”。   息县不但是华夏大地上最早称“县”的地方,且经历近3000年而至今犹存,堪称“天下第一县”。
置“县”意在集权
  楚在申、息建县后,灭国为县,成了它的既定战略。   也就是说,国家在新占领的广大地区,不再实行旧时的分封制,而以直属于楚王的县邑地方政府取而代之
下一页 (1/5)
回帖(1):
1楼: “天下第一县”的息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大别山北麓,有“不息之壤”之称。属于信阳市。面积18 ..

全部回帖(1)»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