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追寻历史名人胡子昭
红马酷哥发表于 2012-11-27 19:29
追寻历史名人胡子昭

胡子昭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名人。他于明朝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2年)出生于大足县邮亭镇东胜村胡家湾,是大足县历史上官阶最高的政府官员、文学家。胡子昭自幼精通五经四书,年轻时就被蜀献王朱椿推存为荣县训导。当时著名的文学家、理学大师方孝儒正在汉中任府学教授,胡子昭专程前往汉中拜师,成为方孝儒的得意门生,并随方孝孺讲学。蜀献王非常器重胡子昭,将他举荐至京城南京。朱元璋“新试延访,甚为满意”,特授翰林检讨,参与编修《太祖实录》,深得朱元章嘉许,升任刑部右侍郎,又迁兵部左侍郎等职。建文帝靖难时,胡子昭首昌大义,抗节不屈,不畏强暴,反对分裂,反对动乱,为维护国家统一与正义,不惜以死抗争,于公元1402年9月11日被朱棣被杀害于南京锦衣卫街之西市,年仅41岁。他的儿子胡继、胡绩与胡子昭一同遇害。他是舍已舍全家的烈士!
胡子昭的祖父胡通海曾任昌州知州,定居于棠山下胡家湾。父亲胡复初生在四川省荣县东川沟的东川书院任教授,并在东川沟建房住了下来。胡子昭自幼就读于东川书院。故《荣县志》说“东川沟实明节缗公子昭故里”,古《嘉州志》、《荣县志》便记胡子昭为荣县人。胡子昭家学渊源深厚,加之自幼好学,弱冠之年便举明经,熟诸子百家,明伦理道德,在荣县初仕,任荣县训导。故《荣县志》所记荣县仅是胡子昭求学、初仕之地,而非出生之地。
但是遗憾的是,解放后大足县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胡子昭的事迹了。大足县政协主席宋朗秋一向十分关心大足的历史文化,并在与国学大师杨明照的交谈中他听说了关于大足县与荣县争胡子昭出生地的事情,知道了胡子昭的一些事迹,于是回大足后到处打听询问邮亭镇胡姓人士。有一天问到了时任大足县委招待所所长的胡家碧。胡家碧回忆起父母曾经讲到胡家有一个当大官的,多大个官不知道,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只知道都叫他“胡忠臣”,坟墓就在棠山下的九龙滩,被叫做“搭搭坟”(搭搭在当地的意思是辫子,他们不知道这个坟墓的朝代,还以为都象清朝一样人人留有辫子,所以称之为搭搭坟。一说坟墓里有胡子昭的辫子。)。
胡家碧热心族谊,1996年4月到棠山下胡家湾组织清明会,欢迎大足县政协主席宋朗秋、政协副主席胡齐畏、大足石刻博物馆副馆长陈明光、县志办主编李传授、张化等一行八人专程到邮亭镇棠山下考察胡子昭。他们考察了九龙滩、胡子昭墓及墓碑。墓碑字迹仍然清晰,为明万历二年大足县知县康圭所立。考察组进行了测量并拍照。他们到棠山顶,果见形如马鞍,又见方塘,印证了胡子昭诗中“半亩方塘夕照中”的情景。下山后,在胡家湾老院子,又见到了清朝乾隆六年(公元1740年)大足县县令李德赠武举人胡时溢的金匾,上书“龙泉文采”等字。又见了神祖牌等遗迹物品,以及无数基石上的镌刻花纹。在胡家湾老院子召开了座谈会。会上,睹胡氏族人男女老幼百余人济济一堂的敬祖盛况,甚为子昭公后继有人而高兴。宋朗秋主席在会上盛赞胡氏族中科甲仕宦,屡世不绝。并特别指出:胡子昭的爱国精神值得发扬,这些遗迹要好好保存。会后,考察组的领导与百余胡氏族人合影留念。
宋朗秋主席组织的这一次考察和讲话,对胡氏族人是一个很大的教育和启发。如果不好好地整理和宣传胡子昭的事迹,传承其热爱祖国、维护正义精神,这样的历史人物就要泯灭于山野,胡氏族人也就将失去先祖的荣耀和家族的凝聚力。胡氏族人首先从修编胡氏族谱开始,目的是继承祖宗、团结族亲,共同学习先祖胡子昭的忠孝大义。大足棠山胡氏原族谱修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老族谱现存。此后的一百多年间未修编族谱。1996年5月,族谱修编开始。此次修谱主事者为二十四世孙女胡家碧,撰修者二十四世孙胡家元、胡家珍、胡家梁,资料收集者二十五世孙胡传明。族谱于1997年10月修编并印刷完成,1998年4月胡氏家族清明大会时发放给各户族人。
修谱的同时,胡氏族人也在多方收集胡子昭的资料,包括胡子昭的英勇事迹、各地的历史遗迹、散见于各处的历史文献资料
下一页 (1/3)
回帖(1):
1楼:

全部回帖(1)»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