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胡适被提名参选诺贝尔文学奖揭秘
南山发表于 2014-10-29 19:23
胡适被提名参选诺贝尔文学奖揭秘
2014-10-10 05:29:03 来源: 南方都市报(深圳) 有3人参与分享到
网易微博 0 易信 新浪微博 腾讯空间 人人网 有道云笔记 .
http://news.163.com/14/1010/05/A861DRSC00014SEH.html

胡适1960年留影。

一年多前,曾在“新浪读书”看到一则消息《胡适入围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内容如下:近日,新浪读书从瑞典学院获知1951年至196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和评选相关信息。据瑞典学院提供的资料,在这12年里,中国作家当中仅有胡适一人曾在1957年被香港笔会提名并入围评选……据资料显示,共有49位作家入围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范围,而胡适止步于第14名,未能进入最终的“短名单”。
“香港笔会”提名胡适
为什么提名胡适的不是台湾的文学机构,而是“香港笔会”,因消息中细节尚付阙如,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最近,笔者偶尔翻看到台湾的一些资料,正好涉及胡适被提名之事,一扫之前的困惑。
台湾《联合报》1957年1月19日在第2版刊发一则消息《传我将推选胡适博士候选诺贝尔文艺奖金》,称诺贝尔评奖委员会曾致函香港中国笔会请推选候选人一位,该会主席黄天石乘此来台之便与文艺界人士会商推定人选,当地人士表示将推荐胡适,黄天石表示香港中国笔会将会同意此一推荐。
国际笔会香港中国笔会成立于1955年3月26日,参加成立大会的文坛知名人士有燕云、黄天石、罗吟圃、左舜生、易君左、水建彤、徐速、力匡等二十余人,第一任会长就是香港早期新文学推动者之一、小说家、资深报人黄天石(1898-1983),且任期长达10年。
从这则消息可以确定,是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函请香港笔会推荐候选人,而香港笔会主席黄天石之所以要在1月份访台与当地文艺界人士商定推荐胡适,是要在规定的1月31日提名截止前达成共识,把相关材料提交给诺贝尔评奖委员会。
中国笔会于民国20年(1931年)左右成立于南京,首任会长为蔡元培,林语堂任秘书,此后曾经常集会,抗战初期会员仍常聚会于重庆,后来停顿,该会到台会员在台北复会,并推罗家伦为会长。1957年1月31日前,即当年诺贝尔奖申请材料提交截止前,台湾的“中国笔会”尚未恢复活动(如恢复活动,黄天石代表的香港笔会访台,就应该很明确地和在台笔会成员商谈,而不是泛泛的“文艺界人士”会商了),更未和国际笔会恢复关系,推荐胡适参评诺贝尔文学奖自然就只有香港笔会出面了。
黄天石台湾之行和哪些当地文艺界人士会商推定人选,手头没有确切资料,无法细述。不过,推举胡适参评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出后,当时是在台湾文坛掀起一波浪潮的,关于此点,文史学者林建刚曾写有《胡适与诺贝尔文学奖》一文,提及台湾文学家余光中、何凡、孟瑶、林海音、琦君等人就联名给《自由中国》杂志写信,要求推荐胡适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不过,这篇文章没有注明写信的时间及《自由中国》刊发来信的时间,其实,把几个时间节点相对照,则一目了然:来信《建议推胡适先生为诺贝尔文学奖金候选人》写于1957年1月23日,发表于1957年2月1日出版的《自由中国》第16卷第3期,发表的时间其实已经超过了诺贝尔奖申请材料的提交时间,并无实际意义,所谓建议,只不过是广而告之而已。
胡适代表作的尴尬
《胡适与诺贝尔文学奖》一文中指出,提名胡适为文学奖候选人,最大的困难与尴尬在于胡适并没有多少文学作品。因此,为了证明胡适可以胜任诺奖候选人,这篇建议书中还给出了提名胡适的理由。其实,上述1月19日的《联合报》,就对胡适参选诺贝尔文学奖缺乏“代表作”做了辩解,涉及的部分不长,照录如下:
胡先生在新文学的“运动”上,厥功至伟,无与伦比;惟胡先生治学范畴甚广,非以文艺为专业,故在“创作”上,仅示人以吉光片羽,舍白话诗《尝试集》外,似难举出较完整的代表作。当时胡先生做“白话诗”,以开风气为主,恐未必真以诗人自许。三十年来,胡先生不弹此调久矣,与去年诺贝尔文艺奖金得奖人西班牙诗人希梅尼斯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2)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