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胡库,一个耕读家族占领的文化高地
南山发表于 2015-10-29 22:20
胡库,一个耕读家族占领的文化高地
2015-10-07 22:40 金华新闻网 字号:
http://www.jhnews.com.cn/2015/1007/552642.shtml
提示: 这是一个怎样的家族?这个家族有着怎样惊人的魅力,可以让进士及第的喜报锣鼓无数次在村庄上空回响?

翻开胡库的历史,一个数字着实让人吃惊:自北宋建村以来,胡库出了100多个进士。
这是一个怎样的家族?这个家族有着怎样惊人的魅力,可以让进士及第的喜报锣鼓无数次在村庄上空回响?一个家族的显耀与荣光,如同这片土地上的庄稼一茬又一茬,一季接着一季……
一个家族的行走路线
胡库,养育了胡则;胡则,不仅让胡库名扬天下,而且让这个家族开始了不同寻常的千年跋涉:积善行德,耕读传家。
胡则和他的弟弟胡赈一起制订了这个家族千余年的行走路线。胡赈进士及第,曾授婺州永康县主薄,后转授吏部侍郎、太常寺奉礼郎、观文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等。
《胡氏家训》写道:家道盛衰,皆系于积善与积恶已。恃己之势以自强,尅人之财以自富;刻薄成家,理无久享。居家则孝悌,外事则仁恕;积善人家喜庆有余……族中子弟当各勤生业,士者攻其学,农者力于耕,工者专于艺,商者蓄其贷……为人者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即使冥顽,终有开悟之时。古人惜寸阴而求学问,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古人云: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当以家国为重,放眼天下,胸怀世界。
一个家族在茫茫宇宙中生存发展,应该以怎样的方式生存?应该为什么而努力?以何为荣以何为耻?胡则兄弟俩在千年之前就进行“引导”,这一“引导”摆在家训的重要位置要求胡氏后人代代相传。胡氏兄弟始创的《胡氏家训》犹如在漫漫长河中为族人点起一盏明灯,一代代后人在这盏灯引导下一步步前行、一点点探索,一代代后人前行的脚步、探索的经历又一次次擦亮了这盏灯。这盏灯就是属于胡库的文化。文化并不是知识,而是包括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集体人格”。
一条崇文之河
如果说,千余年来胡库的胡氏后人对知识的执著向往汇成了一条崇文之河,那么,胡则兄弟便是这条崇文之河的开凿者。这条崇文之河从北宋开始凿河引水,一代接着一代,一朝接着一朝,让涓涓崇文之水流经千年而不涸,如今依然浸润着这个村庄的后人。
据族谱记载:北宋时期,胡则在方岩建读书堂,寿山岩建重楼,以方便读书。明代初期,在胡库村门前溪南建有上书院,为族人读书专属之地。清朝康熙二十六年,村里建起了小宗祠,祠额书“祠塾”。不仅族中子孙在此启蒙,且周边十里内外的各村学子都慕名而来。清嘉庆十年建的魁盛公祠,亦在祠内开设私塾,培育本族子弟。后来,在村中大宗祠内设崇本书院。道光十九年,村里建起了文昌阁。文昌阁为三层建筑,四周带有围廊,规模罕见。文昌阁建成后,内设塾馆,延师授业。
祠堂是一个家族的文化象征,彰显着一个家庭的荣耀,为的是指引家族的前进方向。朝代更替,时光流转,一代代胡氏后人一次次把家族行走的方向指向读书,指向知识。
据胡库下村老教师胡贻甫介绍,光绪二十七年,胡库村改崇本书院为崇本初等小学堂。宣统二年又改为崇本高级小学堂。民国建立后,学堂又称崇本小学。崇本小学早于古山崇正小学,在永康上半县与芝英培英小学、溪岸培文小学齐名。上世纪40年代,四方学子争相就读。东有上、下里叶,独松,先盆,戈阳;南有可投应,可投胡,井头,西村,岩下街;西有世雅,上、下徐店,前陈,上、下柏石;北有前、后郦,金城坑等地。
一个村庄的私塾吸引了十里八乡这么多学子,胡库的崇文之水已经流出村庄,积聚成湖,润泽一方土地,培育一方人。
之后,崇本学校改为公办。
据统计,胡库胡氏后人仅明清两代举人、秀才、贡生就有近200人之多。民国时期废科举、兴学校,中学毕业生有60余人,其他如军校、农校不计在内。民国时期就有学子就读于北京大学。
一个书香
下一页 (1/4)
回帖(1):
1楼:胡库,浙江永康的一个普通村庄,永康胡氏的大本营。2007年至2009年,我去过三次:
浙江胡氏 ..

全部回帖(1)»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