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胡传枢:记胡怀琛《后十年笔记》
hslxhns发表于 2016-09-10 23:37
编者按:这一篇文字是胡惠生之长子胡传枢撰的为纪念国学家胡怀琛的文章,胡传枢和胡怀琛都属泾县溪头“龙坦胡氏”,胡传枢是胡朴安、胡怀琛的侄孙。此文曾在1939年11月刊载于报端。记胡怀琛《后十年笔记》胡怀琛
国学家胡怀琛(寄尘)先生,一生著作极多,其以笔记体例为文者,仅见前十年笔记后十年笔记二册。前十年笔记闻曾由十年前俭德储蓄会月刊逐段刊出,后是否曾出单行本,未可确定。后十年笔记则从未发刊,今得见其原稿,自极荣幸!
后十年笔记共分四卷,都五万余字;内容与前十年笔记不相上下;有趣味成性之幽默文字, 如太华烈士之东南风者;有妙联,有风俗上之考据文字,更有学问上独到之见,一鳞一爪之奇闻随录,惟独多诗话词话;每则皆清冽可诵。由此可见胡先生本善诗,更喜诗,无怪其兄胡朴安先生在胡怀琛诗歌丛稿中为之序曰:
余弟寄尘,幼善写诗,长而不倦,十五年以前,已得诗百数十首,后以其无可取也,数弃之。……唯余家数世能诗,及寄尘学诗之勤,为人所未知者,辄为一言及焉,先祖复初公,性淡泊,不慕荣利,独好吟咏,着养间斋诗存一卷。未分卷数。余兄弟三人,少读书,皆能诗:长兄伯春,为诗不多,而往往有性灵之作;余为诗略多,尝有朴学斋集;然为之未若寄尘之勤也。余侄惠生子辈,余女伟平,年虽少,皆粗解吟咏。夫自祖先至余子侄辈,能诗者盖四世矣,寄尘之以诗名者 ,岂偶然哉!……
由此可见后十年笔记中之独多诗话,亦“岂偶然哉”!
后十年笔记中所记载者除诗话词话外,更多某种学问上独到之见。举一则以后以明之:如首卷中有一段题曰《小说与社会》,全篇要旨略述之如下:
“……据谢元量先生言,‘三国演义’、‘水浒传’之作者,皆生于元朝,痛胡人之侵掠,故讬小说家言,以描写草莽英雄,振作汉族精神,久而久之,卒产生一明太祖………按此言不为无见”。
又如先生考诗谁之起源,当起于六一居士时,盖欧阳公诗话中,尝记之曰:“陈公时,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至送都尉一诗云:[身轻一鸟口],下脱一字,陈公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 。或曰‘疾’,或云‘起’,或云‘落’,或云‘下’,莫能定。其后得一善本,乃是。[身轻一鸟过]也”
卷一中更有老游残记作者小史。按老游残记作者刘铁云,近人林语堂曾为之宣扬于前出版之人世间刊物上,一时视为珍品,然不知刘铁云之为人,胡先生盖早已言之详矣。
至于其他如《孽海花》与小凤仙,林琴南为司马迁后第一人,关于吴研人之数则,皆不易多得之文字,有补益于文学史者不少。
其他关于残本小说之考证文字尤多,则有补益于治中国文学者。
至于其诙谐之作,亦可略举一二于此,以见一斑:卷首有一则云:“有某中学校之历史教员,所担任之钟点甚少,薪水照钟点计算,每月只有六元,而该教员颇自负,每入校,以其历史课本置衣袋中,尝意气扬扬语人曰:千古事皆在我衣袋内,可谓‘千秋一布囊’也。同事有嘲之者曰:‘千秋一布囊’以对‘半月三银币’何如﹖某员为之默然。”
诗话中之清冽可诵者,如题月下奏梵哑铃诗曰:“不管风凄与露零,洋琴奏出可怜声,只因世上知音少,弹与嫦娥月里听!”题拍台球云:“一颗球儿溜溜园,拍来拍去最轻便,(平声)倘然漆作红颜色 ,可作相思豆子看。”
联语中之可诵者,如新婚白话联一则云:“五年长时间,千种相思今悠尾;九月好日子,一生幸福此开头。”又如挽李秋一联云:“陶渊明乞食以来,看他许多人,有几个亮节高风,堪称文丐”。“愿李长吉修文之假,凭这一支笔,将那些邪神小鬼,写入君书”。
至于其他尚多不胜举。故后十年笔记一书,胡先生未刊之于世,实为读者一大损失;今读余记,或可聊解相思耳。
此文写毕,不数日,胡先生长公子道静君为余言,后十年笔记已与《文心》月刊接洽妥当,按期刊出,余闻之大喜 ,故于此为记一笔,以与同好者同喜可也。

浏览大图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