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婺源清华胡氏三派竞修统谱的个案研究
hslxhns发表于 2017-08-19 17:51
身份建构与正统争夺——婺源清华胡氏三派竞修统谱的个案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廖华生一、引言统谱,亦称统宗世谱、总谱等,是把分布于各处的同族各支派统编于一谱,或者是同一姓氏的联合谱。这种族谱相对其他类型而言世系复杂、收入人数较多,因而纂修不易,纂修次数也相对较少。然而,从明景泰朝至民国五百年间,婺源清华胡氏一族却竞相纂修统谱:参与此事的有该家族的三个支派,即笔者所谓的“中市胡”与“东园胡”、“上市胡”,纂修统谱共十四次(此外还有八次支谱);各个支派纂修的统谱内容各异,收入谱中的资料真假难辨;修谱背后的斗争尖锐复杂,双方的策略可谓是波诡云谲。
清华胡氏三派竞修统谱这一个案对我们认识中国传统的族谱纂修有什么意义呢?众所周知,古人视族谱为睦族的根本,有关编纂族谱增强家族组织内部凝聚力的论述在历朝谱序中随处可见。这一个案当然不能否定族谱纂修的这一功能,但它以活生生的事例让我们跳出古代士大夫们对修谱理想的描述,转而关注纂修族谱的实际过程。当研究视角转换之后,我们可能会碰到很多此前较少关注的问题。例如,参与纂修族谱的都是些什么人?参与者有什么利益诉求?修谱过程中为什么会有矛盾和斗争?这些矛盾和斗争对家族组织会产生什么影响?它们又是如何解决的?修谱对族众而言有什么意义?它如何影响民众生活?笔者认为,对诸如此类问题的探索不仅有助于细化对族谱纂修活动的认识,还将加深我们对明清民国时期民众生活的理解。
出于主题和篇幅的考虑,本文主要考察清华胡氏三派竞修统谱的历史过程、修谱背后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三派族谱的书写策略这三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讨论胡氏三派竞修统谱的目的和意义,以更为深入了解人们在族谱纂修中的功能诉求和文化考量。
本文的主体史料是清华胡氏三派编纂的五部统谱和一部支谱。其中为“中市胡”主持纂修的有三部,即《清华胡氏族谱》十九卷、卷首一卷,胡焯等纂修,清嘉庆六年(1801)木活字本;《清华胡氏总谱》卷数不详,修纂者不详,清同治十三年(1874)木活字本,存二册;《清华胡氏宗谱》二十四卷、首末各一卷,胡鸣鹤等纂修,民国六年(1917)木活字本,存二十二册。“东园胡”主持纂修的有两部,即《清华东园胡氏勋贤总谱》二十二卷,胡学正等纂修,咸丰二年(1852)木活字本;《清华东园胡氏勋贤总谱》三十卷,胡飞鹏等纂修,民国五年(1916)木活字本。“上市胡”修纂的是一部支谱,是为《清华胡仁德堂续修世谱》。该谱二十七卷、首末各一卷,江峰青等纂修,民国六年(1917)木活字本。这些族谱收入了大量的序记、诗词、志铭、传记等等,内容十分丰富。更重要的是,上述族谱版本不同,修纂者分属清华胡氏三派,便于我们作对比研究。
谱牒作为一种私家文献,其穿凿附会甚至有意造假的成分为数不少,可信度历来为研究者所怀疑,因而在以往的历史研究中基本上都是作为辅助性史料出现。不过,正如濑川昌久所言,穷究谱牒史料的“真实性”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其背后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更值得我们关注。为此,本文将不对史料的真伪作太多的考证,而将主要关注点放在分析史料撰写者、编纂者撰写、编纂史料的动机或目的方面。笔者以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触摸到历史的“真实”一面。二、统谱竞出:宋代以降清华胡氏三派的修谱活动婺源清华胡氏又称“常侍胡”,因其始迁祖胡学官至散骑常侍而得名。胡学,字真翁,号东山,行十八。唐宣宗大中四年(850)生,天祐三年(906)卒。咸通九年(868)登郑从谠榜进士第,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诏赐新安郡开国男,食邑三千户。胡学在唐僖宗文德元年(888)致仕后,因爱清华山水,遂由篁墩徙居清华东园。胡学有八子,即遵(行一)、崇(行二)、狥(行五)、文(行六)、武(行九)、愈(行十一)、闰(行十二)、庆(行十三),是为后世清华胡氏所称之一公、二公……十三公。随着时间的推移,胡学后裔徙居四方,居于婺源本土的主要是六公文和九公武两支后裔,其中以六
下一页 (1/13)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