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百年前48封书信 诉说三地乡愁----华西都市报
南山发表于 2020-12-03 11:18
百年前48封书信 诉说三地乡愁华西都市报2020-12-03 02:33:36.0四川发现
《新修胡氏族谱》总修胡永南。
《新修胡氏族谱》总修胡永南。1938年刊行的仁寿县煎茶溪揽祥埂《新修胡氏族谱》(6卷)
《新修胡氏族谱·蜀粤闽征信录》中的内页页面。
图书《蜀粤闽征信录校注》。
  11月27日,从四川仁寿县煎茶溪揽祥埂(今天府新区煎茶街道青松二组)胡氏家族1938年刊行的《新修胡氏族谱》中析出成册,由四川省社科院历史所副研究员苏东来与胡证川、胡子平编著的《蜀粤闽征信录校注》在成都举行首发仪式。该书收录了1918年-1923年蜀闽粤三地胡氏族人往来书信48封,再现了18-20世纪胡氏家族迁川、定居、创业、发展的完整图景。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陈世松在首发仪式上表示,四川作为移民大省,如今民间尚存大量老族谱,但在族谱中完整保留客地与祖乡书信往来的,非常罕见。《蜀粤闽征信录校注》的出版,在当前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堪称近年来四川移民与客家文化研究领域的新收获,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翻阅这部以民间历史文献整理的著作,百年前的浓厚乡愁气息扑面而来。

筚路蓝缕,入川打拼
  据仁寿县煎茶溪揽祥埂《胡氏族谱》记载,在清朝初期“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中,雍正五年(1727),住在惠州府长乐县(今广东五华县;雍正十一年长乐县改属嘉应直隶州,1914年改名五华县)葵岭乡塘尾的胡登科一家,动身前往四川。
  胡登科生于康熙四年(1665)七月十二日,娶妻廖氏,生子胡灿英,娶媳谢氏。到雍正五年时,胡登科63岁(虚岁,下同),廖氏已经去世。
  作为世代的农民,胡登科一向“农务自给”。但长乐土地坚硬贫瘠,“多不毛”,生活艰难。官府号召移民四川的消息传来,胡登科决定举家迁川。于是,胡登科带着胡灿英夫妇,“一肩行李,别无长物”,踏上了艰难的迁川之路。
  胡登科一家走的是旱路,相比水路而言,省钱但耗时较多。他们用去一年多时间,于雍正七年(1729)抵达泸州潘家沟,用一千文钱赁田耕作。同年,胡灿英的大儿子胡遵汉出生。
  后来,胡登科一家又迁往成都新繁南门外的王家碾。乾隆二年(1737),胡灿英的二儿子胡遵潮出生。新繁土地肥沃,外来移民争相涌入,佃耕不易,胡登科一家又向东迁入简州龙泉驿。乾隆八九年间(1743-1744),胡登科一家迁到仁寿县煎茶溪揽祥埂。当时这里土地偏僻,人烟稀少,但胡登科却很满意,“顾而乐之。”
  胡登科一家佃耕当地一傅姓的田地,经过一家人的艰苦打拼,家境逐渐宽裕起来。从长乐县老家入川的族人,也跟着依附在他们周围定居。
  胡灿英一共生了5个儿子,其中第三子被抱养给族人,其余四子分别为胡遵汉、胡遵潮、胡遵湘、胡遵海。乾隆二十七年(1762),98岁的胡登科在儿孙绕膝中离世。
  如果说迁川始祖胡登科决定入川规划了胡氏家族兴旺蓝图的话,那么,迁川二世祖胡灿英就是奠定家族基业的最大功臣。
  胡灿英眼光独慧又勤于奋进。在煎茶溪附近,有一地名李家坝(后改名为理嘉坝),地处洼地,荆棘丛生,虫蛇横行。乾隆三十八年(1773),胡灿英拿出多年积蓄,将李家坝这块数十亩的地买了下来,邻居们很是不解。
  胡灿英疏通水道,开辟阡陌,削高填低,一片瘠地逐渐成为沃土。乾隆四十年(1775),胡灿英又“诛茅为屋”,第二年修建完成。“昔之蔓草荒烟,虫吟蛇窟之地,焕然而栋宇联云,气象一新,过者恒啧啧称羡焉。”
  到嘉庆十年(1805),胡灿英四子分家时,胡氏家族已拥有水旱田1400多亩,成为当地一大望族。

顶峰时期,分家析产
  客家人素有“聚族而居,抱团发展”的传统,通俗地说,就是不分家。但是,分家析产成为客家移民后代每个大家族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胡氏家族从入川以来到民国初年,经历了两次大的分家析产。
  第一次分家析产,源于一场官司。
  胡灿英在李家坝购置恒产后,家族事业蒸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3)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