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转载】家谱的攀附伪冒现象突出,被指为“天下最不可信之文籍”
胡灵发表于 2021-03-02 13:36
【转载】家谱的攀附伪冒现象突出,被指为“天下最不可信之文籍”
(2018-07-18 10:56:53)
转载▼
标签:
家谱常德毛氏
分类: 姓氏聊斋家谱有它积极的作用,被称作国史、方志的补充,但家谱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唐代史学家、弘文馆学士颜师古(名儒颜之推之孙)在为《汉书》作注时曾经指出:“私谱之文,出于闾巷,家自为说,事非经典,苟引先贤,妄相假托,无所取信,宁足据乎!”

家谱由“公谱”(由政府谱局审核的家谱)转为“私谱”(家族自编,无须审核确认的家谱)后,的确是“家自为说”,怎么有利怎么写,无须“政府”审核把关,因而出现了“事非经典,苟引先贤,妄相假托”的事情,当然就“无所取信,宁足据乎!”明末清初史学家黄宗羲在《南雷文定三集·淮安戴氏家谱序》中,对家谱存在的问题批评更加尖锐,他毫不客气地指出:“天下之书,最不可信者有二,郡县之志也,氏族之谱也。”
为什么“氏族之谱”“最不可信”?清代著名史学家钱大昕在《钜野姚氏宗谱序》中认为:“宋元之后,私家之谱大登于朝,于是支离附会,纷纭踳跤,私造官阶,倒置年代,遥远华胄,徒为有识者喷饭之助矣。”
当代学者也看到了家谱存在的问题。他们也赞同颜师古、黄宗羲、钱大昕的观点,特别是一些当代学者与明末清初的黄宗羲的看法一致,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在《湖南人由来考》一文中就说:“天下最不可信之文籍……厥为谱牒……谱牒之不可靠者,官阶也、爵秩也,帝皇作之祖,名人作之宗也。”
以上四位大师并不全盘否定家谱的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他们所严厉抨击的是家谱中的攀附、伪冒、杜撰现象,这些现象在民国以前所修和当代续修、新修的家谱中不仅存在,而且还很突出。一、攀附帝王名人,或帝王将相,或圣贤英雄。这是家谱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家谱中的攀附,是指把帝王名人立为该支族的“始祖”,以显示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实际上这些帝王名人与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我读过的家谱中,就有把人文初祖黄帝立为该支族一世祖的,该族从黄帝以下至民国的世系代代清楚。表面上这个家族世系非常完善,一代不落,其实暴露出了不真实。因为黄帝只是传说中的原始社会部落首领,所谓“人文始祖”只是一种文化认同,并非有血缘关系。有学者指出,我国的姓氏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个姓氏在不断地迁徙繁衍中分化组合,加上历朝历代的民族大融合,姓氏上的血缘关系已经淡化,要想从血缘关系上找到当今的某个姓氏与远古的某个姓氏之间的联系则是不可能的,所谓姓氏血缘中的“一脉相承”更多的只是象征意义。
家谱中攀附名人也很明显,有的把某朝某代的同姓名人如宰相重臣(当然是正面形象的)等“借”为该支“始祖”,其实同姓不同源,也不同籍贯,八杆子也挨不到边。还有,有的历史名人真实存在,但不是某地某支族人(国史有明确记载),因是同姓名人,一些家谱便把他记到了该支族谱上,堂而皇之地成了该支祖宗。家谱的攀附讲究“帝皇作祖,名人作宗”,因而各姓氏的得姓始祖几乎没有一个是平头百姓,个个都是出身高贵、皇室贵胄,给人的印象是老百姓不配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这样编家谱,是想证明该支是名门望族,是皇族、贵族,似乎这样就比别的宗族高贵了许多。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笔下阿Q的那句名言:“我们家老祖宗曾经也阔过!”
二、编造祖宗世系,年代越久远,世系越清晰。家谱是士族门阀制度的产物,当时选官与婚姻必用家谱,所以家谱盛行。为了有资格选官,家谱当然要“写好不写赖”、“称美不称恶”;为了证明家族“根正苗红”,祖宗先人世系表一定要溯至响当当的人物,而且要事出“有据”,这就要给响当当的“始祖”编一个世系表,上溯至帝王或帝王的儿子,下溯历朝历代的官宦名人,“不够格”的还不能入谱,世系中的每一代“世祖”(又称代祖)基本上都是高官名人。所以现在大家看到的各个家族源流世系表,极少有平民百姓成历代世祖的。更
下一页 (1/2)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