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从入川胡氏考证中佐证胡仲容至胡仁朝世系
hudonghai发表于 2025-07-24 19:52
从入川胡氏考证佐证胡仲容至胡仁朝世系

关于马头胡氏入川始祖胡国祥祖源世系,我历时15年(2010——2025)进行了周密详尽的考证。这其间搜集了并阅读了大量湖广地区老谱(电子版)及胡氏宗亲网的相关资料,完整地梳理了从“黄帝”至入川始祖胡国祥的世系。现就有关情况作如下分享
一、考证线索
经本地调查确证,我马头胡氏入川始祖胡国祥有以下口口相传的确凿线索。
1. 我马头胡氏为“湖广填川”支系,入川前属“湖南麻塘祠”世系。
2. 入川始祖名“胡国祥”,原配张氏,入川字派有“国正肇永世,洪廷一宗荣”等。“国”字以后为入川后新编字派。“国正肇永世”是基于胡国祥公生活于康乾盛世时代的表述。“洪廷一宗荣”大意是朝庭的位祖宗让后人引以为荣之意。
所有考证,必须与上述两条线索相吻合。
二、关于麻塘胡氏的线索考证。
我马头氏确凿无疑为“麻塘胡氏”。经过大量的大数据搜索,虽没有找到直接的家谱。但我读到了湖南岳阳荣家湾胡氏总谱(海公支系谱)(见“百家有谱APP”编号YTZZ04159谱有如下记载:“珰-令俨-元凤”支系,令严生四子:沧、海、瑞、清。瑞公字元凤,元凤后裔“先迁湖北通城,又迁湖南麻塘,麻塘祖由麻塘祠谱记载”。与“汉寿谱”的“先迁楚北后迁楚南”吻合。证明我马头胡氏为“城-珰-令严-元凤”之后裔。
三、关于“入川祖胡国祥”的考证。
我围绕“胡国祥”这个名字,大量阅读“湖广”一带的老谱,找十余个同名“胡国祥”,唯一个记载“国祥往川”的来源于上海图书馆编号7847《湖南西汉寿胡氏六修族谱》“房序”中记载“国祥往川”。经“双唯一性”考证,即在湖广地区家谱中“唯一”一个记载有“国祥往川”,并经四川重庆一带各支系调查,我马头胡氏入川祖是本地唯一一个叫“胡国祥”的入川祖。经平均生育年龄计算,“胡仁朝(1344年生)”至入川第四代“胡永哲(1776年生)共计432年共17代,胡永哲以0岁不平摊平育年龄,以16代生育计算,432/16=27岁/代;完全符合繁衍规律。
以上考证证明我马头胡氏既是珰公派下令严之子胡元凤的后裔,又是“胡仁朝公”的后裔。
四、关于“胡元凤”至“胡仁朝”的世系考证:
1. 关于《湖南湘西汉寿胡氏宗谱》“曦公至胡仲容至仁朝公世系”的考证内容为“误抄《符氏宗谱》的说明:首先:资料来源存疑。其《胡氏五修谱历代源流世系考》记载:“清光绪戊寅岁三修族谱主撰者搜罗咸丰辛酉岁续修草碟所抄辰溪胡兴仁在江西所录原本无着。董事者皆殁故也。只得以融公为远祖,而鼻祖满公置之不问。殆删书断自唐虞之意。光绪癸卯四修仍旧。虽阙者补之,淆者正之,未克尽善,每愧衾影。今年春孙等开刷用妥。先灵南柯一梦中,有三老报主修冠邦、南松曰:咸丰六年抄录江西真本现在牛桥冠有书箱内,搜之,必得。晨赴祠,怪其梦。两人之言如出一辙。搜之,果得……”梦中得谱之说不可信。其次,误抄原因,现初步认定为:古人文化水平有限,“胡”与“符”同音混淆;祖上口传的“胡仲容”与符氏谱“符仲容”误认为是同一人。经比对,其“世系考”中十余代人与《符氏家谱》雷同,且“胡仲容”至“胡仁朝”平均生育年龄不足13岁,可进一步佐证为“误抄《符氏家谱》。关于“符氏家谱世系”参阅“符氏宗亲网”相关内容。热心宗亲去“符氏宗亲网”比对。
2. 胡元凤之子“胡仲容”至胡仁朝公,我找到了如下与马头胡氏考证线索完全吻合的衔接资料;A、据胡氏宗亲网《华林五宗珰公世系汇集》记载:令严--元凤--仲容-用礼-湘-鲁从(字仕沂)-焜(字戴昌)-天福-智三郎-念三-三十四郎-七一郎-贵荣-益翁-汝类-光兰-梅公-仁朝;其后九文支裔,昌盛蕃衍遂分为九房,环邑之四门而居焉。【以下据樊明芳《华林史话》增补:谟公-大节-希贤-宗礼-汝类 -克兰-梅公( 仕潭州总兵)-仁朝 (仕武陵府总兵)……】
3. 《华林胡氏大成谱·康熙年间》有记载:令严--元凤--仲容-用礼-湘-鲁从(字仕沂)-焜(字戴昌)-天福-智三郎-念三(念三以后无记
下一页 (1/2)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