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中国文化之乡———黄墩
hawkins001发表于 2007-03-13 19:41
新闻来源:宁海新闻网 责任编辑: 2006-5-16 22:48:21
  黄墩,象山港畔的一颗明珠。北宋时期,随着海运的开通,这里成了全县农副产品与海山(指舟山群岛及沿海岛屿)水产品的交易中心。宋仁宗天圣年间(约公元1030年),黄墩胡氏始祖世悦公从新昌县剡溪七星峰下的胡卜村徙居于此,黄墩成了胡氏的发祥之地。
  黄墩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据《赤城志》与《宁海崇祯县志》记载,世悦公次子允中于宋嘉祐六年(1061年)制科登王振民榜,唐宋以来,宁海学子登科还是第一次。世悦公四世孙胡栋,号柳溪,由明经宾荐除授金华府义乌县县学教喻。他学识渊博,设教华川(今义乌市),慕名前来求学者络绎不绝,学者把他比作宋代名教授安定先生(胡瑗)再世。世悦公的六世孙胡一之,于绍定五年(1232)制科登徐元杰榜,“以朝奉即出为闽南路儒学提举”,闽南人以为欧阳公复出,享有盛名。世悦公的七世孙胡幼学,精于经学,应举荐授县尹,任职期间,廉明公正,治绩显著,迁任青州儒学提举,他“较文艺则以韩欧为式,谈理道则以朱程为宗”,青州人莫不尊为一代宗师,县志载明是黄墩人。
  南宋时期,朝政腐败,继金国入侵后,蒙古族南下,建立了庞大的元朝帝国。胡一之的兄长胡锡之,他富有民族正气,决意“在元不臣元”,多次拒绝了元朝统治者的聘用。他学陶渊明先生避秦之举,退隐黄墩,躬耕自食。因黄墩“耕有田、樵有山、渔有海,凡可以谋生者毕具,洵乐土也”,故喻居址为“桃源”。后代子孙世代以耕读为乐,开发着这片乐土。
  世悦公九世孙胡义道,号枝隐,继承与发扬了祖辈耕读之风,首创了仕学奖励制度。他要求子孙“士不释卷,贾不惮劳,夫不辍亩,妇不嬉手”,故自明清以来,不乏读书种子。任经历、巡检、主簿、橡史人有之;入太学、国学生、郡庠、邑庠人数众多,重创了黄墩“海曙楼”。
  黄墩胡氏历代祖宗,宽厚待人,联合傅、郑、韩、柴、章各族共同开发着黄墩,使黄墩成了宁邑的鱼米之乡。晚清时期,有志青年胡文魁先生在“废科举、兴学堂”的维新思潮影响下,创办了“养正学堂”,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后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胡文榕先生把“养正初级小学”升格为“养正完全小学”。此时云集了屠伊荪、薛国盛、郭履洲、胡福相、胡能一、胡慕清等一批新文化运动的人才,黄墩成了造就人才的摇篮。
  抗日战争时期,胡姓的祖宗思想开放,凡来黄墩开发者都给予支持,故此商贾云集,市面繁荣。沿街出现了“源大店”、“施协隆”、“尤文昌”、“济生堂”、“新升泰”、“三美栈”、“李春芳”等大商号;黄墩港畔林立了“协成行”、“公和行”、“万成行”等商行;黄墩港畔停泊了众多的商船,山珍海鲜遍地堆放。每逢二、五、七、十集市,人山人海,黄墩成为名符其实的“小上海”。商贸的繁荣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四方学子纷纷聚集黄墩,久安小学自然成了黄墩的文化中心。由于教学成绩突出,被国民政府授予了“黄墩区国民示范中心小学”的称号。她培育了王学英、王锦云、赵礼贤、应雁南、何人礼、吕存煦、丁从锵、顾必梓、顾长恒等为新中国建立而奋斗的精英;也孕育了丁发熹、丁发辉、屠绍华等出国留学人才;同时成长了一批解放初期的革命干部与技术人才……
  1958年黄墩建立了从幼儿班、小学、中学完整的初等教育体系,普及了小学教育,文化教育事业进一步繁荣,又哺育了一批教授、学者、专家、工程师、技术人才和党政干部,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应有的贡献。
  进入新世纪的黄墩,以崭新的姿态雄立于象山港畔。这里的文化教育欣欣向荣,前程锦绣。桥头胡幼儿园已成了省级示范幼儿园,桥头胡小学也成了省农村示范小学,桥头胡中学和宁海六中也是全县有知名度的学校,他们肩负着育人的重任,一代新人在这里启程,去向高科技的未来世界远航。
  黄墩,象山港畔的明珠,将闪耀出更灿烂的光芒。(胡新奎)
下一页 (1/2)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