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请教相关问题
happy_hrose发表于 2008-09-01 12:05
偶然的机会打开了胡氏宗亲网,也经常上来浏览网页,通过拜读南山先生的文章,学习了不少知识,也丰富了阅历。
其中,深深的敬佩南山先生的人格魅力,为了了解情况,实地前往浙江等地考察。敬佩!
通过阅读南山先生的文章,基本已经能将我生长的村子印证了,但也还是有一些疑问,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
1.我们居住的村子现在在浙江诸暨市上京村。
诸暨古时也称“暨阳”,那么我想很多文中出现的“暨阳上金”,说得应该就是我们那个村子,现在有胡姓2000多人。
2.通过读到南山先生前往浙江绍兴张溇的文章,发现里面有一节和我们老人将的故事十分吻合。
南宋理宗淳佑(1241-1252)年间,张溇胡氏始祖曾四公在诸暨老家做五十大寿时,与妻子争吵了几句,负气之下身背二百钱流浪到张溇村,晚上倦缩在一豆腐店的廊檐下。这晚,店主梦见自家店门口有一“双龙”盘绕的男子蜷缩,梦醒后开门出去寻看,果见这男子在寒风中抱紧身子偎缩在门边,身上有两串大钱,估计这就是梦中的“双龙”了,店主忙入内舀了一碗热豆浆给他喝。这男子后来在店内打工,店主很赏识他,后招他为上门女婿。
曾四公在诸暨与前妻生有嘉一、嘉二两个儿子,在张溇与张氏生有德一、德二两个儿子。从此,胡姓在张溇村生息繁衍,成为村中大姓。胡姓后世出了许多做官的人,有“文到尚书,武到都督”。光县志中有记载的就有十多人。张溇胡氏后人,又分徙到马回桥、型塘、州山寿星埠头等地。
我们村子,年纪大一点的老人以前聊天就说过,我们的族系在绍兴还有分支。很早前,有一个太公(当地人对先人的称呼)结婚后去外地做生意,后来到了绍兴,因为生意亏本,没了路费,就在绍兴落了脚,又重新结婚了,并生了小孩。等到年老时候,想念诸暨老家的人,重回故里,但已经认不出当时的妻子(有怕认错的成分、还有没有脸面再回去相认),所以就找到原来自己的家的位置,坐在屋檐下晒太阳,和一个老太太聊天。聊天过程中,他确认老太太就是自己的结发妻子,同时他妻子也怀疑是自己老公,但又不好确认。老太太借机端出热水,请老人洗脚(冬天),看到老人其中一只脚有6个脚趾就大哭,确认是自己老公。后来诸暨和绍兴的两边兄弟还一直互有来往,只不过到了近代,慢慢疏远了。
3.根据《南岑胡氏宗谱》记录:
胡凤的后代在南岑兴隆一时,但到胡凤后代胡廷许时,胡氏又离开南岑。据《南岑胡氏宗谱》卷首《胡氏宗谱序》所载,胡廷许迁居暨阳上金。然而,上金也非胡氏久留之地。胡廷许下传7世至胡仲文,当时他担任越州教授,于是胡家又迁居于越州拜王桥。胡仲文下传7世至胡邦伸、胡邦伯、胡邦佐、胡邦杰、胡邦供5人,胡邦伸迁居山阴,胡邦伯落业会稽,胡邦佐占籍暨阳大部乡,胡邦杰肇基于台州洞桥,胡邦供在宋徽宗宣和年间,金兵南侵之际,为了躲避战乱,背井离乡,栖身于东阳南岑。胡氏经过一千多年的辗转迁徙终于重归故里,可谓“少小离家老大回”。
本文所记录的地名和我家乡的一致,“暨阳上金”应该就是现在的诸暨上京村,“暨阳大部乡”就是现在的诸暨市赵家镇。赵家镇就是现在上京村所在的镇。
另外,我们的老人也一直口口相传,我们的先祖是从浙江永康(包括东阳在内)一带迁徙过来,与文中“胡廷许迁居暨阳上金”吻合。
4.最后,通过阅读相关文章发现,永康的胡系(我们应该是永康的分支)应该是有别与安定胡系和华林胡氏的,但为什么现实中老人说原先当地旧时的读书人,在行书是落款是写“安定**”,比如某人叫“胡志远”,他在科举时署名就写“安定 志远”。
安定可能是向别人表述自己族群的发源地或者是表达思念故土,不知道这样的理解正确吗?
既然我们不属于安定系,那为什么会写上安定两字呢?
是否可以请南山先生解答疑惑,或者将你所了解的,关于我们族人的家谱或者其他资料,提供给我阅读一下,谢谢!
下一页 (1/2)
回帖(4):
4楼:关于“暨阳上金”胡氏宗谱,目前知道的版本有好几个,最早的是清乾隆九年(1745)所修,但内容可 ..
3楼:回 南山先生
感谢南山先生详尽的回答,让我们知道了更多关于上京胡姓发展的历史.
直到今 ..
2楼:我原籍绍兴柯桥,今年七十一岁,因父辈早逝,对本姓胡氏宗系知得很少.有事想请教,请麻烦了.
据 ..

全部回帖(4)»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