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安徽绩溪胡氏专栏  (已更新第11楼: 绩溪学人的“李改胡”丛论)
胡维平发表于 2009-09-05 10:30
全世界都知道一个名字叫胡 锦 涛
每一个经商的人都知道一个名字叫胡雪岩
每一个读书的人都知道一个名字叫胡适
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安徽绩溪

安徽绩溪胡氏专栏(一)
     在风景如画的黄山和天目山之间,群峰环抱之中,有一片人文荟萃、钟灵毓秀的神奇的土地——安徽绩溪。绩溪是安徽省宣城市的一个县,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尤其以胡姓为多。如北宋名臣胡舜陟、南宋文学家胡仔、明朝户部尚书胡富和兵部尚书胡宗宪、“礼学三胡”——胡培翚、胡匡衷、胡秉虔、清代徽墨名家胡天注、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近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等……
     在绩溪,胡姓被公认为是家族最大、人数最多的姓氏(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5%),他们的始祖是胡公满。在这里的胡氏族人共有四个支脉,被称为“绩溪四胡”,即“龙川胡”、“金紫胡”、“遵义胡”和“明经胡”。
     在绩溪的四支胡姓中,数“龙川胡”和“明经胡”出的名人最多。

一、龙川胡氏
      在迁入龙川之前,龙川胡的始迁祖胡焱一家生活在青州濮阳县一带(今河南濮阳、山东郓城)。大约1600年前,胡焱作为散骑常侍兼中领军,随晋元帝南下镇守歙州(今安徽歙县),并于公元337年,娶了华阳镇(今绩溪县城)的汪氏为妻。婚后不久,胡焱来到华阳镇东部约11公里的龙川游玩,发现这里山水清丽,是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于是便举家迁到这里,定居下来。他和子孙们凭借从青州濮阳带来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儒家文化传统,在龙川开始了数十代隐逸与耕读并举的生活。
龙川是一个古老的村子,为避皇帝讳,当地人又给龙川取名坑口。
      龙川胡氏人才辈出,是著名的“进士村”,这里仅宋、明、清三个朝代就出了13位进士。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朝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抗倭名将胡宗宪,以及都御史巡抚辽东的胡宗明等。村内现保存有为胡富和胡宗宪建的奕世尚书坊,是徽派石雕的精品,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踩着青石板路前行,一条名为龙川的小河穿村而过。在村子的东头,有一座区别于其他民居的建筑——胡氏宗祠。胡氏宗祠始建于宋朝,明嘉靖年间整修,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宗祠三进七开间,后有龙山,前有狮山和象山。龙川溪水从祠堂前流过,注入新安江。祠堂建筑集徽派砖、木、石三雕和彩绘为一体,享有“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的美誉。中外建筑专家称胡氏宗祠“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保存之好、装饰之美”为天下第一。
     走进宗祠大门,便见玄关上画着色彩鲜艳的门神,转进去是开阔的天井和气势恢宏的正厅。天井走廊的墙上,悬挂着龙川胡氏的历代名人画像。正厅左侧槅扇门裙板上,画着荷叶荷花和飞鸟鱼虫。画作姿态飞扬,线条流畅,据说是晚明大画家徐渭作的底图。其中,一幅图描绘的是荷叶下面一只螃蟹。“荷蟹”谐音为“和谐”,其他的几幅画也都有各自的谐音。左边的四块槅扇雕板分别以荷、鱼、飞禽等为画,依次寓意“和气生财”、“和为贵”、“连年有余”、“河清海晏”。右边则以荷与其他水族动物为画,构成了“和谐”、“和美”、“和顺”、“和鸣”四幅美图,低调而含蓄。 “和谐”是龙川胡氏倡导的家族理念。
二、明经胡氏
  相传唐末为避朱温叛乱而被婺源人胡三扶为义子的唐昭宗幼子胡昌翼的后代。明经胡主要有三支:长房胡延政、二房胡延宾、三房胡延臻。胡延政一支主要分布在绩溪县的岭北上庄、宅坦、长安及翚岭以南的湖里。三房胡延臻一肪主要分布在岭南石门、荆州和临溪石榴、下备等乡村。石门、荆州的明经胡,虽也是胡昌翼的后代,但不是从绩溪的湖里或上庄迁去的,而是从歙县的芳塘迁过来的,其中荆州的明经胡是胡昌翼第三个儿子胡延臻的后裔,经历了一个去了走,走了又来的磨难,到明代中期前后
绩溪龙川胡氏宗祠
浏览大图
胡氏宗祠
浏览大图
胡雪岩
浏览大图
胡适
浏览大图
胡 锦 涛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3)
回帖(50):
50楼:维平宗亲:仔细读了4楼和你们《龙井春秋》的“谱海纵横”的相关内容,基本清楚延政五子经考证是 ..
49楼:维平宗亲:请问延政除文忠一子外还有其他的儿子吗?望复。
48楼:胡士冕康熙20年辛酉(1681)武举 康熙33年甲戌(1694)武科进士以曾孙胡天格而累赠至振威将军

全部回帖(5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