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迁奉始祖胡进思画像的传说及余言----胡信胜
南山发表于 2009-10-26 09:15
迁奉(浙江奉化)始祖胡进思画像的传说及余言
五代末期,吴兴胡庆在蓬岛安家后,遵照父嘱,安心务农。他“发父遗财”,兴修水利、修道路、建邮舍、造凉亭,并“尊儒重教”,兴办当时当地第一所学校。为了解决学校经费,他“置常稔田四十亩”,“廪食以供远近来学者”。因胡庆号“松溪”,后人将此私塾称“松溪学堂”。虽经改朝换代,战事颠覆,“松溪学堂”断断续续从南宋时期延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当时,胡氏私学在当地一带名声鹊起,周边县、乡都纷纷到白溪(现奉化尚田白溪江一带)来请私塾“先生”。
该时,宁海深圳有一大产财主也闻名到白溪请去一位胡姓先生。任教几年后,胡先生和财主很融洽,成了忘年交。可是,胡先生发觉近段时期那财主一反常态,不仅对人爱理不理,而且还常常唉声叹气,显出忧心忡忡的样子。胡先生心里纳闷:不知什么地方让财主不顺心了?因此多次追问财主,但财主总是摇摇头,反反复复两句话:“不关你的事,跟你说没用。”只见那财主一天比一天烦躁不安,在胡先生再三追问并表态或许能帮助出点主意的劝导下,财主才吐出了烦恼的来由:原来那财主财大气粗,忘乎所以地在深圳这个山窝窝里造了一幢大楼,那楼大且高,楼顶竟比当时宁海县县衙还高上三尺!这一下,让他的对头抓到了把柄,就将此事告到了县府。县官一听,岂能容忍,于是下了手令,限期要财主自行拆楼。那财主怎忍心让既损钱财又失面子把自造的大楼拆掉呢?但是胳膊扭不过大腿,不拆也熬不过去。自从接了“手令”后,财主茶饭不思,坐卧不安,举止失常。
胡先生明了原由后,心里嘀咕,自从来到深圳后,东家待己不薄,现在东家有难,理应帮他一把。你道一个小小私塾先生,怎能异地帮助一个土财主违抗县衙命令?原来胡先生知道,宋至道三年(998),当时相国吕蒙正来蓬岛看望年届66岁的胡庆时,吕不但为胡庆亡父胡进思作祭文,书题“尚书第”、“光禄堂”、“尚父楼”等匾额,还答应了胡庆的一个非常的要求——将胡庆父亲胡进思的画像带到京城,盖上个皇上玉玺,以示珍贵。酒醉当时的吕相国满口答应,到皇上面前后,他极力夸耀当时吴越国和胡进思的功绩。皇上想,让吕自己去盖印吧,反正只是一张画像。一展画,吕相国不知印盖在哪里合适。于是胡乱地在肩上也盖上一印。后想,单边盖的不妥,就在另一肩上也
盖上一个大印。这一下,这张画像就显得非凡之珍贵了。胡氏后人得此后更为珍藏,视为至宝。年少气盛的胡先生简单地想,如果将此画像偷偷地拿来,替东家渡过难关后,再偷偷地去放回原处。神不知鬼不觉,岂不是好事一桩!于是他乘夜潜到蓬岛,偷来画像,又连夜赶回深圳,将胡氏祖像“借”给了财主。
再说到了限期日子,那县官率领衙役,开锣喝道,浩浩荡荡来到深圳。县官一瞧,那土财主家竟毫无动静,大楼依然屹立,丝毫无损。他气不打一处来,正要喝令衙役动手,又一想,那财主看似无动于衷,实则似有所持,莫非其中有腻?于是他下了轿,缓缓地走近大楼,慢慢地想探个究竟。一抬头,只见山门正壁赫然挂着一幅画像,他虽不识画中乃是何人,但却认得画像两肩上鲜红的玉玺。那县官吓得急急忙忙地跪倒在地,手忙脚乱地三叩九拜,毕恭毕敬地退到大路外,慌慌张张地溜回县城去了。
那个本来就将信将疑的财主,想不到—张画像竟有这么大的威力,正乃大喜过望,这一下,任凭胡先生怎样陈明利害、哀告自身难处,那财主却死活不肯让胡先生将画像送回原址了。财主许以房屋、田地,撺掇胡先生在深圳娶妻、成家、安居。胡先生也感到难以无颜再见白溪父老乡亲了。无奈之下,只有听从财主安排。此后,他就在那里安家发族,成了深圳一带的胡氏祖先。
再说白溪胡氏发觉画像失踪和原委之后,多次计划将画像“完璧归赵”。无奈深圳一带对奉化、尤其是对白溪来人防范甚严。且一张画像,藏之甚易,为此束手无策。年复一年,白溪胡族终于得到一个可靠信息:年长日久,深圳胡氏渐渐稍有放松警惕。每逢春节,定要将胡氏祖像挂在厅堂偈拜。白溪胡族精心策划
下一页 (1/3)
回帖(1):
1楼:为给脸上贴金,生拉硬扯,张冠李戴的事还少吗。

全部回帖(1)»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