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熟悉的小院,亲切温馨的客厅,我曾在第一时间获悉这次访问(当时胡海、铁华兄和我通过电话),现在又是在第一时间读到铁华兄的网上报道,令我回想起我两次到访胡海家的情景。第一次是去年和胡海老人同访江西宁都后返回广州,我在这里住了两天。第二次是今年我到深圳出差又来他家住了一夜。就在同一张饭桌旁,胡海先生接受过广州电视台的采访,也向我介绍过他对胡氏族谱研究的心得体会,现在铁华兄、久山版主前去拜访老人家,又把我们胡氏宗亲网管理人员对老人的敬意和问候带到这个客厅。
看到胡海老人矍烁的精神面貌,作为晚辈我很高兴。老人家把自己的精力和财力无私地奉献给全国胡氏宗亲,他所希望的回报就是理解和支持。他寄希望于我们年轻后辈,要把胡氏文化研究继续深入下去,他也关注于网络信息,对胡氏宗亲网的快速发展给予鼓励。虽然年届八旬,但外出调查的壮心不已,在电话上他又约我明年或后年同去东三省搞调查。让我们在网上多关注东北、西北地区的胡氏情况,收集资料以充实《大通考》的内容。
一部《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出自广州市的一个普通宅院;一个八旬老人,带给我们无数传奇的故事。以前我曾想过,我可不可以成为一个象胡海那样的人,把他的无私与奉献精神继承下去?现在我又看到,更多的人在敬仰他的精神,效仿他的行动。胡氏宗亲网从建立那一天起,就没有考虑过任何商业角度的运作,我们的管理人员所作的一切,就是自觉自愿地为全国胡氏宗亲服务,不求个人得失与回报,胡氏宗亲网的宗旨是不会改变的。借胡铁华总版主的话来说,胡氏宗亲网的明天会更好。这是因为在我们的前面,站着一个可敬的老人--胡海先生,是他的精神在激励着我们,把网站办成全国胡氏宗亲的精神家园。
胡南山 200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