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华林胡氏祖居地之争论--华林祖居在浮云 (New)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南山 | 时间:2007-04-23 15:27:19 ]
[上一篇] [下一篇]
华林祖居在浮云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胡宜文
感谢胡宜文宗亲发表于胡氏宗亲网 (胡氏宗亲网会员凡夫先生提供)
华林胡氏祖居地不在别处,就在今奉新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华林浮云山麓。这个结论十分正确且完全符合华林胡氏发祥发展之历史事实。
一、藩祖开基在新吴,史谱记载无别处。
诸多史料尤其是各地华林胡氏所保存下来的家谱都记载着始祖胡藩是妫满公及安定胡氏的后裔,因帮助南朝刘宋开国有功封为壮侯,赐土豫章之西,爱新吴华林山水之美,遂卜地开基筑室为家的历史事实。胡藩在自己的封地新吴境内的华林山中选择了一处仙源灵境之地为居,这是不容置疑的,因为所有流传下来的华林胡氏家谱都是这样记载的,且都未提到胡藩曾在新吴之外的华林有过开基之举,史志上的记载与家谱上的记载也十分相同。因此可见,华林胡氏的发祥地从根本上说不可能在别处,只能在当时之新吴即今日之奉新。
二、先辈克拓在奉邑,古今记述皆同谱。
各地华林胡氏家谱不仅都明确地记载着胡藩开基新吴华林的历史事实,而且还明确地记载着胡藩的后裔们在他开基的地方克拓创业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事实。
胡藩的第23代孙胡清献,官任饶州通判,退休后“闻望昭隆基址克拓,显诗书之门第,振仕宦之宗风”而复居华林并对祖居地进行了重新开拓。胡清献次子胡城,官任侍御史,封徐国公。唐朝灭亡后,胡城携眷归隐华林祖居,聚族同居,创建私塾,督课儿孙,其五子皆入仕为官,且分居五处成为华林胡氏五宗。胡城由后世尊称为华林胡氏一世祖。胡城长子胡珰,官任南唐少保,封护国公,因是京官,退休后以宗子留居华林故土,创办了华林学舍。胡珰的曾孙胡仲尧,兄弟义居,绳祖武,济其美,倾其家产在元秀峰下浮云山麓,创办了华林书院并取得辉煌成就,成为教育家名载《宋史》,其家族由宋太宗旌表为义门,名扬四海,誉播千秋。这些史实充分说明了奉新县境内的华林浮云山麓是华林胡氏的祖居地,是华林胡氏家兴地望并著于千秋的发祥发展之地。尤为值得注意并令人信服的是,古今书籍特别是华林胡氏后裔所著书籍在记述华林胡氏祖居地时不仅彼此一致,而且与华林胡氏家谱的记述甚为相同,都认定华林胡氏祖居地在奉新而不在别邑。先看一看古人是怎么说的:
胡仲尧的曾孙胡直孺,官任刑兵吏三部尚书兼知枢密院事、龙图阁大学士、端明殿大学士、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封开国公。他在《安定胡氏家乘序》中是这样说的:“直孺之族,由刘宋元嘉中,仕为太子左卫,谥壮侯,讳藩者,始居豫章新吴之华林,由是子孙居之。……孺惧族人散处,欣戚庆慰之礼,或不相及,恐久而至于路人。乃重修《胡氏谱图》,将以统其疏,而合其离也。”胡直孺第三子胡栝在他所撰的《华林胡氏大成谱序》中写道:“宋壮侯,始家于豫章之新吴。……我祖珰公,始仕南唐,奉母耿氏夫人,寓居新吴即今之奉新。”
华林胡氏晋陵支裔孙胡濙,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少傅兼太子之师,赠太保,他在奉新与晋陵合修的《华林胡氏宗谱序》中写道:“尝观谱系,由鼻祖藩世居邳州之宿迁,仕南朝刘宋,元嘉中为太子左卫将军,封土于豫章之新吴,卜筑于华林山麓,卒谥壮侯。……至唐末及五季,有字城者,研穷六经,登天佑第,擢国子博士,转侍御史,配耿夫人,生子五:珰瑜琼(王告)球,皆文学,登科第,荣被簪笏。后瑜居陈留,(王告)居九江,球迁分宁,珰独留华林,惟琼派分晋陵,族渐蕃衍。……其新吴之族,逮仲尧兄弟,累世义居,聚族八百余口,于元秀峰下,大建庠塾,宾礼师儒,以训子弟,故科甲相承,非他族可比。……此华林之族所由盛也。……永乐于酉(公元1417年),余奉使,道经华林,访求宗属,得谱系之详。于是躬率长少,敬偕几毕,之傍南枥大安山祖龙,设奠拜扫,嘉培冢土。……吾宗自壮侯而下,经史所书,谱牒所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