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西楼千谱斋家谱目录及部分谱牒提要
回帖:西楼千谱斋家谱目录及部分谱牒提要(二)
李 魁

3、种类。谱牒的种类主要有家谱、族谱、宗谱、支谱、房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族志、祠谱、祠志、图谱、谱系、传书等等。家谱、族谱,这是湖南民间各家族广泛使用的谱牒名称,在湖南家谱中,百分之九十的谱牒称族谱或家谱。家谱、族谱和宗谱,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在世系记录的范围上存在大、小或多、少的区别。人们在实际使用中,更是不加以区别而通用。而支谱、房谱,更是两个可以互用的概念,都是指某一始祖或始迁祖分支之下的子孙谱牒,也有联称支房谱或房支谱的。至于通谱、统谱、世谱,是一种丛书性质的通谱,总谱只有卷首,子谱独立成帙。有的家谱以始祖名作为谱名,实为罕见,如《新化邹氏世守续谱》(清咸丰二年睦亲堂木活字本,新化洋溪邹氏尊世守公为始祖。笔者的家谱目录中有一册这样的嘉庆谱)。此外,有一种双姓谱,如《邵阳龙张氏三修族谱》(清宣统元年木活字本,笔者亦收有民国二十九年的《昭陵龙张氏族谱》6册,详见下文目录),谱称始祖表宣公,随舅龙于田,明洪武二年由江西迁邵阳东乡官桥铺,舅爱之,因抚为嗣,故称龙张二姓。另外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谱牒,如《湘阴桃林吴氏义谱》,专载桃林吴氏义子世表;浏阳钟甲堂《刘亲睦祠特牌谱》,载捐资修祠 堂名单,有捐名、配氏、世次、籍贯、附注各项。又如笔者所藏的《陈氏增修族谱》,乾隆木活字白棉纸精印本,长 48cm宽36cm厚7cm,重达6公斤,被藏友戏称为“增谱之王”,内容为新化石马三都、圳上等智户三大房世系增谱,是非常罕见的族谱。
4、分布。湖南各地,包括湘西、湘南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纂修过家谱,由于各地经济、文化条件的差异,纂修的数量有很大的差距。比较集中的是长沙地区,包括宁乡、长沙、浏阳、醴陵等县市;湘潭地区,包括湘乡(含已从湘乡划出的双峰、涟源、娄底等县市)、湘潭等县市;岳阳地区,包括湘阴、汨罗、平江、岳阳等县市;常德地区,包括常德、桃源、临澧等县、市;还有邵阳、新化(含已从新化划出的冷水江、新邵、隆回等县市)、益阳等县市。以《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所收录的2255部湖南家谱为例:收录家谱的县市44个,占目前湖南行政区划县市的五分之二左右。比较多的是宁乡(72部)、湘潭(68部)、常德(即武陵,48部)、长沙(即善化,47部)、醴陵(45部)、湘阴(44部)、湘乡(39部)、浏阳(38部)、岳阳(34部)、益阳 (28部)、平江(26部)等,与湖南图书馆所藏家谱情况基本相符。姓氏分布,仍以上书为例, 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姓,前八位依次是刘(215部)、李(161部)、张(139部)、陈(128部)、周(109部)、黄(86部)、王(77部)、杨(70部)。也有稀有姓氏,如浏阳寻姓,长沙贵姓,慈利庹姓,江永奉姓,衡阳宾姓等。
下一楼›:西楼千谱斋家谱目录及部分谱牒提要(三)
李 魁

(二)私藏谱牒异军突起。湖南地 ..

查看全部回帖(4)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