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安定郡谱
回帖:铁华、久山宗亲:
我最近二个月才因家乡修谱的事情注册了胡氏宗亲网,籍以寻根问祖,了解本支派的源流世系,渴望借助宗亲之学识与智慧解开本支泒600余年来的疑惑。
为此,我再次将支族谱所载《安定胡氏派源》复制如下:
安定胡氏派源
余胡氏始祖胡公满,原姚姓諸冯蒲坂人氏,禹封商均于陳,姓陳氏其裔孫于父為周陶正,周武王妻以元女太姬生胡公满,其支子性公以父謚為氏,后封安定居山西平陽榮河。后世子孫皆曰余胡姓人氏,故姚陳胡有萬世難婚之说也。
歷傅至唐時,象公居南直楊州江都南城外。宋時杰有瑗公稱文定,舆孫明復、石守道讀書泰山,明體用之學,稱道學先生,詳蘇湖名宦。安國公稱康侯,寄籍建安,强學力行,以聖人為標的,王安石廢春秋叹曰:傅心要典,乃使人主不得闻,學士不得習,亂倫滅理可乎?乃潜心講春秋,累官结事中,谢良佐稱:大冬嚴雪,松柏挺然獨秀。元球公,字允瓒官吏部尚書,文章博贍,外謹慎而中抗烈,德行忠直,博學能文辭,時稱良臣。
偶宋室南遷,諸祖謢駕臨安,然帝僅能口说中舆,惜無撥亂之才,惑于奸臣秦檜議和误國,雖有李網、趙鼎為相,劉锜、岳飛為将,不能恢復中原,可勝悼哉!
故我族諸祖隐迹他郷者不可勝数:範公同子三人居蘇州吴縣五都胡塢.用公居福建建寧建安.才公居徽州婺沅一都巧水。至元末時妖寇张士誠,起兵桃花塢,擾亂金陵,武林请我族同起羲兵,時操節不舆,遂隐迹他州者多人矣。福二彤公,居浙江绍興山陰胡坂。福十一彫公,居浙江寧波鄞縣四都。福三贺公,居浙江金華東陽十都。直五劻公,居江西吉安盧陵螺獅山,其子福三國公,仍居螺獅山,福六因公,轉居赣州府赣縣一百都取地名湖邊,福九圓公轉居秦和縣后,福十四圍公,居撫州臨川十六都,取地名上胡,福十五佐公,居湖廣黄州黄岡縣前,禄十奕公,居長沙安化九都,禄二十牽公,居襄陽九都。
今重修族譜,刑部左侍郎諱宙公呈譜于上請賜卸印,故我族得有金字玉印之譜,誠金陵之盛族,山西之流裔虞室之遗宗也。
明嘉靖八年(1529年)春月之吉 裔孫庠生久重禄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仲夏月 第三次重判
我总感觉“派源”似乎记述了我支族的迁徒分布史。我们这一支始迁祖是“派源”中所述“福六因公由吉安庐陵螺蛳山迁往赣州府赣县湖边”。但由于“明鼎革家乘毁于兵焚,祖若宗以耳舌皆传为庐陵忠简公之裔,而先代墓志亦多有序之者。迫乾隆(1742年),适苏州吴县胡姓三人径旧谱来访,阅其世系则有“直五劻公元末避兵徒居庐陵螺蛳山与忠简公(胡铨)后裔同居,而劻公之子福因公又由螺蛳山徒而之赣。由前之世系观之则忠简在所当宗也,允矣由江南之谱观之则忠简又非吾所自出…。”上述仍我族相忠(乾隆丁巳年即1737年进士)、相良(乾隆丁丑年即1757年进士)先祖在族序中言及之事,他们对苏州吴县来人对谱事应当是清楚的。
然,我族五修谱仍沿袭老谱未改。对此状况本人无怨,但困惑!
又予打扰,还望体谅。
下一楼›:我也是安定郡
奶奶的墓碑上面刻着安定郡
家里的族谱也这样写的,我看家里的族谱应该是很 ..
‹上一楼:我家的族谱也是安定堂的,现在也有祖碑"透龙碑"

查看全部回帖(67)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