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郡望与堂号
郡望
郡,是春秋至隋唐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名称。以秦为界,秦朝以前的郡比县小,秦朝以后的郡比县大。郡望:郡中望姓之谓。即每郡中最显贵的族群。就是说某姓世居某郡形成了名门高姓而为当地人所仰望。如陈留谢氏,鲁国孔氏,平陆孟氏,天水姜氏,太原王氏等。郡望的形成是在魏、晋至隋、唐时期,那时尊阀阅,崇门第的社会风气盛行,每个望族著姓都有自己特定的郡望名号。那时郡望的作用是地位标志,是荣耀的象征,是姓氏的代号。五代以后,门阀制度开始日趋衰落,隋、唐以后,郡望就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社会作用了。但郡望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仍然被人们所保留和继承。在家谱中,郡望更多地是被作为一种家族名誉尊显的象征而受到后裔的推崇。
通俗地说,郡望就是指某姓氏发迹的地方。但这个“发迹”地有时间限制,即在魏晋至隋唐时期以内,除此之外的时间内,其家族的新老发迹地都不能算是某姓的郡望所在。因为“郡望”学说的兴起是在这一段时间内,过了这段时间,各姓氏的郡望就已经定形了。
“郡望”一词是书面语,在民间的口头语中一般称“郡脚”,意即姓氏最兴盛的根据地。
胡氏安定郡望兴起
《三国志》、《魏书》、《晋书》、《北史》及地方志,分别不同详略载:“胡遵安定临泾人(胡学颜主续《胡氏世谱》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