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关于江西“霸公”支系源流世系的讨论专帖
回帖:我也查过一些江西族谱谱序,关于霸公系族源,明朝以前大多只记载“来自金陵”(朱熹序有“出于金陵,始于华林”是个例外)。我很想知道,华林谱上何时开始有霸公为忠献公之后的记载。我想这一改变很可能是在霸公系与华林系合谱之时,可能是在明末清初。现在江西遂川分谱定稿在即,关于这个问题还需认真考察一下。顺便说一句,关于族源确定当然是本支族人最有发言权,但涉及到霸公支系众多分支和数十万后裔,我建议还是须慎重起见,不要为了按时出一本谱书,就对重大历史悬疑问题过早下结论。据我所知,最近江西胡姓吉安分会准备召开一次全国性的霸公世系研讨会,到时候可能会有一些霸公系新资料和观点出现,所以遂川分谱暂缓印刷为宜。
南山 2009.11.11
http://www.zhhxzx.com/bbs/showbbs.asp?bd=118&id=9571&totable=1

以下是引用胡植诚 在 2010-3-8 8:15:10的发言:
“贇公派”,是否霸公支系的“泄传派”
以下是引用胡琼芬 在 2010-3-7 22:22:16的发言:
我非关至贇派,而是贇公派,我们现在的谱贇公为66世,我为107世。
我们老谱上记载的赟公之前是世系与“关至贇派”的赟公之前的世系不同。历史上同姓同名的人是存在的。
888888:
按照《世界胡氏通谱》的资料你处胡氏属于关至贇派。所谓“关至贇派”应理解为田关(后改为胡)至胡贇派衍的胡氏。胡贇为63世,比华林胡城高三辈。如果你处按照胡贇66世编写族谱的话,就会造成胡贇的后人同世(指新编世次)不同辈。举个例子:本网站胡义国宗亲为胡贇36世孙,琼芬宗亲为胡贇42世孙,胡义国宗亲比你高6辈。若按新编计世次,胡义国宗亲为98世,琼芬宗亲为104世。琼芬宗亲若按胡贇66世,你为107世,胡义国宗亲比你高九辈。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胡义国处按胡贇63世计算,你处按胡贇66世计算的。就这个问题,你先和胡义国宗亲交流交流,或致电九江总会。
如果九江总会回复胡贇63世,请告知你处修谱机构。谢谢琼芬宗亲赐教,目前,我还是按《世界胡氏通谱》胡贇63世修改你的世次,见谅。
该帖子在 2010-3-8 13:09:43 被 ljl_888888 编辑过
胡义国:
我认为888宗亲的论点是正确的,因为《世界胡氏通谱》考证“赟公”为63代是比较合情合理一些。我们这支是“赟公、权公”后裔,琼芬宗亲是“赟公、邺公”的后裔,本为同宗共祖。现在琼芬宗亲一支是否挂入了“华林胡”呢?目前听说江西庐陵成立了一个《胡铨文化联谊会》正在解决“赟公”以下各支系的统一问题。请琼芬宗亲与江西庐陵胡震潭等宗亲进行联系,以求正确统一。
看来“赟公”这一派都无法得到统一,各说各有据。更何况全国那么多支系,各自的历史载又都不尽相同,究竟怎么统一,恐怕还是个未知数。
我曾经多次与湖南新化县八旬老先生胡能改探讨过,他说湖南益阳师大教授胡茯苔(已经去世)提出要求,请能改老先生出山组持一个《赟公研究会》,争取用几年时把“赟公”系统搞清楚达到统一。胡能改说他已到了高龄,无能为力了。我认为江西吉安《胡铨文化研究会》一定能完成这个历史使命。但各自都坚持自已的历史记载是正确的,我看也无法得到完整统一。
我们四川和重庆的“赟公”后裔,只有期待“江西庐陵胡铨文化研究会”按照总会对“赟公派”的考证资料为准做好统一工作。

888888:
义国宗亲不必伤悲,君不知2008年在奉新,他们因“跨区作业”而被点名,今又以胡赟66世编修族谱,恐怕将来又要被点名。胡赟以前世系难以考证,倘若胡赟后氏再乱成一团麻,责在他们。我建议三点如下,仅供参考:
(1)要加强组织纪律性,各地编委会未收到总编委会的更改通知,严格按照胡赟63世叙世次(说白了63等于1,即以胡赟为始祖)。这样做胡赟的子孙就同世、同辈、同字。倘若总编委会更改胡赟的世次,只要向各地发出通知,胡赟的子孙也能做到同世、同辈、同字。
(2)慎重追远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胡氏家族亦是如此。如胡赟的后人对63世存有怀疑,可以
下一页 (1/2)
下一楼›:http://bbs.zhhxzx.com/showbbs.asp?bd=105&id=10780&totable=1
胡必祥:
现根 ..
‹上一楼:关于胡公霸的资料,在宋人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见到以下两条:

1. 卷  名 续资 ..

查看全部回帖(45)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