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关于江西“霸公”支系源流世系的讨论专帖
回帖:原文:http://bbs.zhhxzx.com/showbbs.asp?bd=148&id=11056&totable=1
现在看来,霸公(胡公霸)系衍铨公支系,这一观点没有歧义。无论是吉安庐陵派胡氏,还是南康泄传派胡氏,以及浙江胡进思(万一公)支系,还有安徽清华谱序上的记载。但是对于霸公以上的祖源世系,以及铨公家族以下的繁衍分支,却有数不清的版本记载,众说纷纭的考证结论。正如以上作者所说,过去修谱背靠背,问题不明显。现在要修通谱了,这些不同的观点意见,如何统一,是个问题。
有关统一世系的结论,2008年3月的定稿会上就由专家学者拍板定案,66世成为必须坚持的统一世系广为宣传。2010年3月的武汉办事处会议上,九江总会的态度还是坚决的:“各地分谱必须同总会高度一致!即统一谱名统一字派和世系。必须按照满公至成公66世计算!”但是两年多来的推行说明根本行不通!这还是在很少数参与修通谱的地区和支派中,就产生了如此之大的分歧。更不要说要全国所有的支派都来接受这个66世!现在只好束之高阁,避而不谈了。最新定稿的世胡谱,对此如何表述,还是个秘密,但我看不讨论、不声张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霸公支是国内重要胡氏支派,现在面临需要探讨的疑问大致有如下几个:第一霸公支属于醴陵派还是豫章派?有赣南(泄传派)和赣北(华林派)之说,还有关至赟说、浙江说、安徽说(最近我发现了源于安徽的胡铨世系一说)等等。第二是从赟公到铨公这一段世系,究竟以谁家的版本为准?现在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三在世界胡氏通谱首卷里如何来表述类似霸公支系源流分歧?上面宗亲说的好,过去修谱背靠背,自己只认自己的谱。现在问题出来了,霸公只有一个,铨公也无二人,总不可能在“世界”级别的通谱里,继续让分谱各说各话吧,这总谱又该如何表述?世界谱面临全国统一世系失败之后的又一个难题。
有先进的地区,已经把谱印出来发下去了。当时我在网上劝他们,关于这一段的表述,应该以总谱为准,否则又将面临争议。但总谱绝对不敢轻易表态。尽管目前以江西吉安庐陵胡氏的版本为基准,那也是庐陵胡氏的通谱,他们也不敢轻易改弦更张,修改宏父始修的记载。就像其他地区支派来很难接受66世统一世系的道理一样,有谁敢冒本支族人共讨之、共诛之的风险,来否定自己的老祖宗呢?但如果真要这样自说自话,通谱又通在哪里?总谱不敢说,分谱各自说,这种通谱也就是自欺欺人罢了。处理不当,各地分支产生矛盾冲突的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
我再三表明自己的观点,如果要修通谱,首先应该是按血缘的远近亲疏关系来进行,各分支自己修自己的谱,能通则通,不能通各自表述,起码把目前的分支状况调查清楚了也是个贡献。但有的修谱机构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他们采用人口普查的方式,按地区修县谱,把不同分支的族人收集在一本谱内,名曰通谱通谱,实际上就是当地胡氏族人登记簿,这种做法劳民伤财,根本不是学术意义上的通谱,甚至连谱都谈不上。大余、南康等地就霸公源流世系的调查报告,我看通篇都没有一点改变自己谱记的意思。吉安庐陵胡氏通谱出书在即,和遂川谱一样,也绝不会认可南康泄传派的霸公世系记载。现在好办,挂个《世界胡氏通谱》大名,敲锣打鼓,各出各谱,实际上通在哪里了?只有自己心里明白。据说原定《世界胡氏通谱》总谱共三卷,在淮阳发的是首卷,里面的统一世系悄悄地被取消了,卖给宗亲的就是些到处都找得到的胡氏资料、皇帝诏曰、诗歌词赋。总谱第二、三卷原来就是要将全国各地区、各分支的源流谱头收录其中,这本来是最有价值的工作,现在遇到了上面的难题,实在难以按原计划进行,只好把江西分谱作为《世界胡氏通谱》第二卷来出版。我估计实际上已经取消了总谱第二、三卷的计划。江西胡氏分支很多,如何把《江西通谱》编好,也是一项艰巨任务。最后不管怎么说,即使收录了江西全省各地所有的分支资料,我敢明说,还是各分支的老谱,不吵架相骂就不错了,永远通不了。中华胡姓网上有一位胡诚锋,他的名言就是:
下一页 (1/2)
下一楼›:我原以为召开一次全国霸公支系研讨会,就可以弥合大的分歧。如此看来,已是绝无可能,原因是差距 ..
‹上一楼:胡氏远祖霸公、铨公派系和世系初考报告
http://bbs.zhhxzx.com/showbbs.asp?bd=148&id=1 ..

查看全部回帖(45)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