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甘肃镇原----胡国珍的故乡(视 频) 安定郡与安定堂
回帖:在等待胡绪阳访问消息的同时,给大家转载一篇有关的文章:
安定胡氏家族的兴衰史
http://personbar.com/index.php/RenWu_Huati/view/id-69392
  安定郡,建郡于西汉武帝之时,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东汉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南),唐初称安定为泾州,不久复称安定郡,后又改称泾州。宋代称泾州为安定郡。安定郡下辖安定、临泾、朝那、乌氏、石堂5县。这里是泾河的发源地,中化民族的祖先很早就已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耕垦生息。
  史籍上最早注明安定人的是胡遵。据《三国志》记载,胡遵是安定临泾(今镇原县)人,魏征东将军,文武兼备,讨伐公孙渊时担任先锋。后来毋丘俭叛乱,胡遵与邓获、王基一起指挥军马,打败毋丘俭,平定了淮南一带,因战功位至车骑将军,封阴密侯。他有6个儿子,其中以胡奋最为有名。
  胡奋,字玄武,个性开朗,从小喜好军事,颇具谋略。早年,司马懿率领军队征讨辽东时,他以白衣侍从身份随军出征,因战功被封为夏阳子,官拜校尉,继而出任徐州刺史。后来与骁骑将军路蕃联合,平定了匈奴刘猛发动的叛乱,立下赫赫战功,升任镇南大将军、散骑常侍。胡奋为官清正,镇守边关要地,政绩显著,口碑颇佳,《晋书》有传。他生有一子一女,儿子胡友,早夭;女儿胡芳,泰始九年(公元273年)被选为贵人入宫,做了晋武帝司赂踝的嫔妃,胡家由此成为地位显赫的外戚之家。当胡奋听说女儿入选贵人时,他感叹生命的短暂,怀念自己早夭的儿子,悲伤的说:“我这个老人还未死去,仅有一男一女,男入九地之下,女入九天之上。”胡奋晚年好读书学习,文章写的好,名气很大,作为晋武帝的老丈人,备受信任,汾有书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胡奋卒时为夏阳侯,追赠车骑将军,谥号壮。
http://personbar.com
  胡奋的兄弟胡广、胡烈、胡歧也出名当世,分别担任过少府、秦州刺史、并州刺史等官职。
  胡烈之子胡渊,小字鹞鸱,以勇武著称。他得知钟会和姜维发动叛乱并囚禁了父亲胡烈大,便立即与卫瓘率兵攻入成都,杀死了钟会、姜维和数百名将校。作为赵王司马伦的部将,他还参与了一场皇族之间的争斗:晋惠帝时西晋皇室内部产生了抢夺政权的“八王之乱”。元康元年(公元291年)皇后贾南风联合司马玮、司马亮发动禁军杀死外戚太尉杨骏,废除杨太后。随即,命汝南王司马亮辅政,不久指使楚王司马玮除掉司马亮,既而又借擅杀大臣之罪处死司马玮,达到独揽大权的目的。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起兵杀死贾皇后,废掉惠帝自立,引起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的联兵讨伐。胡渊与赵王的另一部将张泓率兵抵御联军,屡破齐军,后来战败于成都,司马伦被杀,胡渊便归降伏法。这场皇族间的战乱从公元290年—直延续至公元306年,持续时间前后达16年之久,对西晋的历史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安定胡氏却步于上升阶段,成为有名的大族望姓,以胡状⑨孙胡国珍之女成为北魏皇太后为标志,安定胡氏进入兴盛时期。
  唐人林宝《元和姓篡》记载说:晋左仆射胡奋后裔胡国珍,安定临泾人,后魏司空,女为宣武帝后,生孝明帝。胡国珍的曾侄孙胡延之,北齐时位至太宰,封安平王,其女为武成帝后,生后主高纬,胡延之的6个儿子均被封王。这大致反映了安定胡氏发迹和兴盛的发展轨迹。
http://personbar.com

  胡国珍,字世玉(魏书有传),世居安定临泾县(今镇原县),为胡奋的后代,北魏政治家。祖父胡略,被后秦姚兴赐景宄海公,任魏平北府咨议参军。父亲胡渊,在夏国赫连勃勃(公元407—425年在位)时,任给事黄门侍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攻克夏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胡渊以劝降之功,赐爵武始侯,官拜河州刺史。胡国珍从小好学,崇尚清廉俭朴,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承袭父爵为武始侯,离开故乡临泾,迁往京都洛阳。
  胡国珍有女胡氏,就是后来的北魏灵太后。据说灵太后降生的时候,她的母亲看见卧房内红光照射,心中恐慌。胡国珍去问
下一页 (1/5)
下一楼›:身边的故事:胡佐周与他的“玻璃女孩”
作者: 本报记者 惠程华 稿源: 甘肃日报2011-02-25 ..
‹上一楼

查看全部回帖(28)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