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甘肃镇原----胡国珍的故乡(视 频) 安定郡与安定堂
回帖:书摘《中华姓氏谱。胡姓卷》
第二章 安定胡氏的播迁和分布
  陈国及两个胡子国灭亡之后,胡姓子弟究竟何去何从,由于世远年湮、史载不详,至今还是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但是胡姓最初播迁的足迹并没有完全埋没于历史的黄尘之中,几位当时的胡氏人物如春秋时期齐国的胡龅、战国时期卫国的胡衍为我们提供了胡氏最初变迁的一点线索。姬姓胡子国在河南郾城,归姓胡子国在安徽阜阳,而卫国在河南、山东一带,战国时胡姓的生活区域已经从河南、安徽扩展到山东。两汉三国时期,胡姓人物较多地出现于史籍之中,胡姓播迁和分布的情况相比以往可以较为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西汉胡安为临邛(今四川邛崃)人,胡建为河东(郡治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人,胡刚为华容(郡治今湖北监利县北)人,胡常为清河(今属河北)人,东汉胡腾为桂阳(今广东连县)人,三国时吴国的胡勃为豫章(郡治在今江西南昌县)人,胡综为固始(今河南太康县南)人,魏国的胡昭为颍川(郡治在河南禹州市)人,胡质为寿春(今安徽寿春)人,蜀汉胡潜本为魏郡人,后迁居益州(今四川成都一带)。由此可见,当时的胡氏已经播迁于四川、山西、湖北、河北、广东、江西等一些地方。但当时胡氏主要生活区域还是在北方。
  时至南北朝及隋唐时期,胡姓又进一步向各地播迁。据《唐代墓志汇编》的记载,书中胡姓墓主皆为安定胡氏的后代。虽然祖籍安定,但他们已经相继离开故乡,为官各地,迁居各方。从中可以发现一些安定胡氏在北魏、隋、唐时期播迁的痕迹和线索。具体情况如下:
  迁居或为官山东者:胡永字敬延,曾担任齐州(治所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史、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掖县)太守、东平郡(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太守。胡永父胡邕曾任南青州(治所在今山东沂水县)刺史。
  迁居或为官山西者:胡永字敬延,曾任延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代县)太守,胡光复父胡玉曾任晋州(治所在今山西临汾县西北)司兵参军事。胡者字方官,担任虔王府长史,卒于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年60,葬蔚州(治所在今山西灵丘县城北30里之岗原)。胡泰子胡宗约住晋州襄陵县(山西临汾县东南)主簿。胡泰父胡贞为朝请大夫、汾州(治所在今山西汾阳县)长史。
  迁居或为官河南者:胡永祖胡亮在北魏时为镇北司马、徐州(北魏时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牧,爵临泾子。胡光复曾祖胡延咸在萧齐时封广武王、开府仪同三司、礼部尚书、中书令,北周时为河阳(治所在今河南孟县南)太守,胡哲字仁感,来仕帝京,为陪戎副尉,遂为合宫县(今河南洛阳市西郊)人,卒于万岁通天(公元696年)五月八日洛城私第,年62,葬于洛城东北7里的原礼。胡哲祖胡通任隋怀州河内(今河南洛阳市西郊)县丞。胡肃字元暹,初为宋王府执事,历仕中书直省、右领军卫长上、河南府武定府别将、河南府泪梁府左果毅,死后葬于洛阳城东北邙山之阳。胡肃曾祖胡坚随任豫州褒信县(今河南息县东北)令。胡曾父胡思德为汝州临汝县(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县西)令。他的铭文中有“因官测主之邑,遂*洛之阳”语,系因官宦而定居于洛阳的。
  胡者祖胡叔平为相州滏阳(今河南滏阳县)县主簿。胡者祖胡威为仪州和顺县(今地)尉。胡者父胡璧为兵部常选。他的铭文中有“因官创业,易地迁居”语。胡贞之次子胡泰字宽时,后迁居于洛阳县绥福里,卒于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年so,葬河南县伊洛乡司马里。胡泰之曾祖胡玄中为唐蔡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新夕县令。胡光复为左翊卫,卒于永淳元年(公元682年),葬于洛阳东北的邙山。
  迁居或为官河北者:胡永家于清河郡(治所在今河北清河),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三月七日卒于家,年88。
  迁居或为官四川者:胡光复祖父胡山君先后担任通直散骑常侍、巴西郡(治所在今四川绵阳)东曹掾、唐始州(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普安县令、益州(今成都平原一带)录事。
  迁居或为官湖北者:胡永之孙胡宝字令珍司职郢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参军事。
  迁居或为官湖南者:胡永之子胡质任澧州(治所在今湖南澧阳县东
下一页 (1/2)
‹上一楼:胡绪阳宗亲你辛苦了!

查看全部回帖(28)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