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芦江情思----胡嘉翔诗文选辑
回帖:江西吉安庐陵胡氏考察浙江东部地区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9169
第六十五站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芦江胡氏(2009年7月)
宁波市北仑芦江胡氏一直是我关注的一支胡氏分支,以前我曾两次前往北仑调查族源及重修族谱的进展情况。这次江西吉安胡氏宗亲来浙江考察,我也建议他们到宁波拜访一下这支胡氏,因为据芦江胡氏谱载,他们也是属于江西吉安忠简公胡铨的后裔。所以结束了对新昌胡氏的考察,我们一行四人又来到宁波市北仑区。该支族的族务负责人胡嘉翔先生,以及胡氏宗亲网上的两位知名会员--光头宗亲和咕咚冰鱼宗亲,接待了我们的来访。这支胡氏族居浙江北仑一带,因斥巨资回归本支族道光年间族谱一套而闻名遐迩,而后又毅然将族谱原件赠送区档案馆保存,胡嘉翔先生功不可没。随后进行的该支新修族谱进展有条不紊,目前人丁初稿已经基本确定,封面谱序等已提前完成。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已顺利解决,其中最为关键的两个问题仍在探讨之中。

江西吉安庐陵胡氏与浙江北仑芦江胡氏合影
左起:光头、胡琼、胡嘉翔、胡绳荣、南山、咕咚冰鱼
第一个问题是北仑芦江胡氏的族源在哪里?据芦江胡氏前房派贵十五公系支谱稿载:吾芦江胡氏宗谱所载,第一世祖顗公,字周执,世居山东青州。宋景德闾举贤才,为明州録事参军。慕四明形胜,遂家于鄞。七传而出榘公,宝庆初为沿海制置使。其第一世祖顗公,载浙东一带(如奉化、天台)胡氏族谱上多有所见。虽然不能确定是否与浙东胡进思系有关联,但目前看,其祖来自青州,似乎可以看做是胡氏独立一支。但“七传而出榘公,宝庆初为沿海制置使”一句,则否定了上述族源的可能性,假如说是以榘公为祖,则很明确,须接到江西吉安庐陵胡氏的族源去。因为众所周知,胡榘乃胡铨忠简公之孙,其上族源应该是胡公霸(霸公)--胡铨江西世系。虽然目前网上有霸公出自浙东一说,但胡榘却与此并无关系,他是因官宦客居庆元府,家居柴桥。他的父亲胡泳、祖父胡铨似乎都没有来过浙江东部。如果要确认胡榘为祖,则必须否定浙东谱系中的顗公来源。但据光头宗亲和咕咚冰鱼宗亲的观点,胡榘以上世系很可能是“借用”了的浙东一带的谱系。
第二个问题是芦江胡氏是否为胡铨后裔?同上族谱记载:“榘公于宝庆初为沿海制置使,见宋势日蹇,知必革命。目惟身为大臣不知死所,观其子用之公,气质近田舍翁,乃命隐居避乱,以延祖宗香火,此为由来。”这个用之公究竟是胡榘的第几个儿子?埋名隐居是否真实?长期以来一直困惑着该支族人。在民国之前就有人提出疑问,但也有人考证确有其事。直到最近新修族谱,这个问题还在讨论。我们在考察过程中有三个新的发现,可以提出来供研究者参考。其一是在参观芦江胡氏祠堂时发现匾额上书:“仁义礼智信肇基,顺应启运、亨通福浩、粤稽我祖、来自青州......”(这是芦江胡氏宁远堂支派的派语),而据来访的吉安胡铨文化研究会会长胡绳荣宗亲说,他曾在广东访问一支据说是胡泳后代族人时,也见到过“仁义礼智信肇基,顺应启运”等相同派语。国内很多胡氏支派都使用“仁义礼智信”作为派语并不奇怪,但其后几个字派也相同,而且据说也是出自胡泳同一支(摫、榘均为其子),这一发现就有一定价值了。这说明有可能前面几个字派确实就是胡榘时代流传下来的,这需要调查胡铨之后的各个分支字辈派语加以证实。其二是发现北仑芦江胡氏的总祠堂是“敦睦堂”,而吉安胡铨故居所在(大乾?)村的胡氏祠堂也称“敦睦堂”,两个相距遥远的胡氏祠堂使用同一个堂名,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堂名确实始出有因?尚需进一步考察。其三关于胡榘到底有几个儿子,咕咚冰鱼说,清朝宁波著名史学家徐时栋撰有《胡尚书传》,对胡榘的生平事迹进行过系统考证,记载胡榘有五个儿子,而且这是刻石于杭州“橐驼峰”上的。“爟、傕(火偏旁)、耀(火偏旁)、煃、煌”,这个“用之”公就是其中的第三子。胡绳荣马上说,吉安胡铨故居所在(大乾?)村的族谱上记载的胡榘有六个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2)
下一楼›:谢谢南山宗兄对我的拙作多次编排调整,现在又后面附上三访芦江的大作和照片,顿使篷壁生辉,感激 ..
‹上一楼:浙江胡氏族源族居调查纪行(七)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7974
第五 ..

查看全部回帖(26)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