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纪录片:《破译曹操密码》
回帖:确认曹氏家族可能性
  DNA看:
  假冒的可能性只有千万分之三
  “这6家人之间互相不认识,天南地北,根本联系不上,他们作假‘串供’的可能性根本不大。而且这些家谱记载的历史都非常久了。”复旦教授李辉说,这6支人群的O2-M268类型,本身是个罕见的基因类型,这种罕见的类型只在全国的人口比例里面占5%左右。“这样算来,说他们是假冒的可能性只有千万分之三,这在法医学上可以认证说他们不是假冒,是真实的。”
  家谱看:
  延续1800年造假不太可能
  最重要的证据是,经过基因全序列精确检测,他们的共同祖先恰恰是在1800年前左右。从家谱来看,他们分别源于曹丕、曹植等不同支脉,而且家谱上同一支脉的在遗传上也更接近。如果要排除他们是曹操的后代,就剩下一种情况:这位祖先在1800年前就假冒曹操,而且还要让自己的孩子分别去冒充曹操的几个儿子,这种冒充还要延续1800年不变,可能性极低。
  从2009年起,复旦大学在全国征集曹姓男子DNA样本,开展曹操家族DNA研究。昨天,复旦课题组正式发布了研究成果,6支曹姓家族被认证为曹操后代。对于社会广泛关注的DNA技术能否验证安阳曹操墓的遗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组长李辉教授认为,就技术层面而言,只要保存较好,5万年内的样本应该都可以检测。       本报记者 罗晓娜
  持续了3年的研究
  曹操的DNA属于比较罕见的类型
  这项课题由复旦大学的生物学和历史学专家合力完成,通过对现代曹姓人群进行DNA分析,与史籍、方志、家谱等历史资料多重印证,从而找出最有可能的曹操后代。
  李辉教授说:“我们这个研究持续了三年,因为涉及到采样、实验分析,还有结果整理,并且通过国际学术同行认证这个过程,所以比较漫长。我们得到结论是曹操(最有可能)的Y染色体类型,属于一个比较罕见的类型,我们在Y染色体分型上叫做O2-M268类型。”
  据介绍,利用DNA进行亲子鉴定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但要鉴定近2000年前的曹操,不可能有绝对可信的样本,怎么办?课题组采用了多条证据链互相印证的办法。首先由遗传实验室广泛征集当代曹氏男性基因样本,绘制出一幅遗传图谱,看看曹姓到底来源于多少个祖先。而历史学者则要通过对各种资料的搜集分析,找出曹操后代可能的线索。在这个过程中首次对数百份曹姓家谱做了一个全面的梳理研究。
  韩昇教授表示,家谱里面都含有混乱的信息,但是如果我们把家谱归类以后,把所有各个家谱铺开来,做一个网络化的研究,我们就能发现,把不同的谱拼下来(联系起来),曹氏的迁徙过程相当可靠。
  “我们当初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如履薄冰,”韩昇教授说,“我们一直说这个研究成功了就姓曹,不成功就姓操,为什么呢?没人敢做,我们做了。这个研究成功不成功非常重要,因为我们要用这个例子来证明我们能不能去做中国历史时期的家族研究。”
  研究的结果揭晓
  6支家族被认证为曹操后代,包括盐城一支
  这份家族图谱还需要和史书、地方志等史料进行对比研究,看看有没有哪怕一点点线索能够接得上,比如各家曹氏祖先、现在居住地和历史记载上曹操后代的流向能否吻合等等,从而筛选出8支持有家谱、经过史料分析具有一定可信性的曹氏族群。这时再来看看他们的DNA样本,结果发现,其中6支家族属于O2-M268的基因类型,其他两支之间却没有共同基因。这时,还不能说明这6支家族就是曹操后代。接下来,复旦实验室对这些重点样本进行了成本高昂的Y染色体DNA全序列检测,最终证明:这6支O2-M268类型样本的祖先交汇点在1800-2000年前。
  6家完全不相干,互相不认识,但是家谱上都记载是曹操后代的家族,”李辉教授说,“这些家族里面都共同检出了一个非常罕见的类型,在全国的人口里面比例只占到5%左右。这些家族如果我们先假定他们都是假的,都是仿冒的,那么这个巧合概率,就等于这个基因型在人群中的比例的乘
下一页 (1/2)
下一楼›:在胡氏宗亲网论坛有相关帖子(2009年),网址如下:
您想知道自己家族的来源么?是男人就来 ..
‹上一楼: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组进行DNA检测。

李辉教授赴全国多地采样。

DNA采样。 ..

查看全部回帖(8)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