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纪录片:《破译曹操密码》
回帖:曹操DNA 造假概率千万分之三(图)我的搜狐
2012年02月22日08:20 每日新报
http://roll.sohu.com/20120222/n335477941.shtml

  14岁的曹汉成依然在他的小屋里写作业,弹钢琴。一切都跟往常没什么不同,曹汉成也没有因为自己成了名门之后而感到骄傲,“当我知道自己是曹操后代时,确实吓了一跳,但也没什么压力,因为对曹操了解不多。”
  2011年12月22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和生命科学院副教授李辉两位学者联手在国际著名期刊《人类遗传学》上发表文章称:他们确定了6个曹操后代家族,并昭告天下,“这6个家族串供造假的可能性为千万分之三。”
  即使是千万分之三,也不等于完全肯定。但在李辉和韩昇看来,这个结果与“确定”并无二致,“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老话如今似乎真的成了现实。
  名校插手 替曹操寻后
  2009年,安阳发现曹操墓的消息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李辉也注意到了这条新闻,他向学校相关部门表示,愿意打破困局,找到曹操的后人。
  根据遗传学理论,Y染色体上的绝大部分基因是从父亲处遗传且不会重组混血,通过研究历史人物现存后代的Y染色体,完全可以揭示历史人物之间的父系关系。“我就想通过亲子鉴定找到曹操的Y染色体,并找到其后人。”李辉说。
  在过去6年里,李辉所在的实验室已经搜集了20多万份现代人的DNA样本。凭借这些DNA样本,李辉的实验室描绘出了一幅亚洲人类民族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图谱。
  但是,若想找到曹操的后人,这位科学家还需要一位精通历史,尤其专长于魏晋史的历史学家的帮助,“当时,我特别需要了解曹姓家族在中国的分布、迁徙情况。这样才能按图索骥,提取Y染色体。”李辉告诉记者。
  于是,在同事的介绍下,李辉和历史学教授韩昇开始并肩作战。
  一方面,韩昇从研究家谱和文献开始。从曹魏到唐代,韩昇把十几部文献重新翻了一遍,又在上千个墓志中,把所有曹姓墓志都找了出来。另外,他还带着十几名学生,在上海图书馆把118家曹氏家谱翻阅影印。
  另一方面,“征集曹姓男性Y染色体”的消息一经发布,李辉便接到了众多志愿者的电话,有人甚至组团包车从数百公里之外,来到李辉面前要求抽血。“当时我就知道,这件事我必须要弄出个所以然来,非常有意义。”李辉说。
  排除质疑 做亲子鉴定
  但质疑很快就出现了,有人提出,司马氏夺取政权后,曹氏已被灭门何来后人?“但那只是传说,作为当时的"皇室",曹操应该会有后人留下来的。”魏晋史权威专家韩昇教授说。
  据史料可知,司马懿夺权后,把曹氏家族集中在邺城进行监视,并没有屠杀。从魏晋至唐代的官谱上,甚至还能找到曹操后代的记录,“到西晋时期,还有曹氏后人当了非常重要的官,其中有一个人当了洛阳令。”韩昇说。
  据韩昇介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度下,越是王公贵族,繁衍后代的优势越大。曹操自己就有25个儿子。“我做了一个统计,像这类夫人特别多的历史名人,他们的第二代就是几十人,第三代就是几百到上千人,第四代几乎是几千到上万人。那么曹氏后人到政权结束时,肯定会留下相当多的子孙。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相信曹氏后人的存在。”韩昇说。
  在排除舆论质疑后,李辉更加坚定了运用DNA进行亲子鉴定寻找曹操后人的方法。当然,李辉和韩昇自此也开始了长期漂泊在外的生活。大多数时候,他们根据族谱、电话中获得的信息,背着试管、冰盒就上路了。
  韩昇负责采访志愿者,并给他们提供的家谱拍照存档;而李辉就负责抽血。采样的范围大致有三,一是自称曹操、曹丕、曹植的后人,二是自称曹参(《三国志》中记载的曹操祖先)的后人,三是广大的曹姓和夏侯姓以及操姓。
  曹操并非是曹参后人
  操姓族群与曹操无关
  “《三国志》是目前已知的可信度最高的正史,此次曹操家族染色体类型的确定,也使曹操众说纷纭的身世首次得以揭秘。”韩昇这样告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2)
下一楼›:首播时间:2012年2月4日00:10
首播频道:
所属栏目:《破译曹操密码》
所属分类:人 ..
‹上一楼:现有的已知胡姓样本中,O3a2c1a-M117有2例,O3a1c-JST002611有3例,O1a1-P203有2例,O2a1*-PK4+ ..

查看全部回帖(8)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