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山东青岛流亭胡氏专帖更新:胡氏家训被选入小学道德读本
回帖:胡峄阳和他的《竹庐家聒》(2008-12-12 08:16:07)转载▼标签: 胡峄阳家族族谱乡贤乡村文化青岛流亭杂谈 分类: 峄阳先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4544c0100bqr1.html
白说:昨天(11日)回流亭参加《青岛流亭胡氏族谱》授书活动。谱牒是一重要的文化品类,修撰家谱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修谱已渐消失,至“文革”开始,家谱亦被列为“四旧”,焚毁几近殆尽。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修撰家谱活动始有重现。胡氏族谱于2006年开始续修,经两年始告完成。关于活动及族谱详细情况,日后若有机会,将相关材料搜集整理,再行介绍。下面文中所述的胡峄阳先生,乃胡氏家族前辈。拙文是去年所作,后刊于当地的一史志刊物上,此次参加活动后,感到有必要向外界更多地介绍胡峄阳先生及其著作。故不揣浅陋,再贴于此。

胡峄阳和他的《竹庐家聒》
刘忠世
  青岛老居民可能都知道有一句话,说,“千难万难,不离崂山”。据传,说这句话的是胡峄阳。胡峄阳(1639~1718),即墨流亭(今属青岛市城阳区)人。名良桐(有文章误为良相),后更名翔瀛,字峄阳。幼年家境贫寒。16岁赴莱州府应童子试,守门人欲解衣襟搜身,因不受其辱,拂袖而去,后终身不试,以教书授徒为业。乾隆二十年《即墨县志》称其“家甚贫,一介不苟取,蓬室瓮牖,悠然自适,雅工制艺,视进取之途泊如也。”胡峄阳去世后,族中为其修建了祠堂以事祭祀,后虽被毁,前些年又得以重修。近年,族人还在其旧居原址处建了一座纪念碑,足见其学品人品仍受崇敬。
  胡峄阳在世时,已有关于其能预言未来的说法。过世后,民间更是流传了许多关于他的神奇故事,胡遂愈益被视为“仙人”。在流亭他的祠堂中有一对联,联中说他“儒亦为儒,仙亦为仙”。
  仙是传说,儒是事实。胡峄阳一生研习经学,于《周易》研究尤为精深,著有《易象授蒙》、《易经征实解》、《解指蒙图说》、《柳溪碎语》、《寒夜集》、《竹庐家聒》等多种,其中《易经征实解》有民国五年铅印本行世。
  近年,胡峄阳族中后人及乡邻敬奉其为人与学识,已将其著作逐步编纂整理。其中,《竹庐家聒》与《友义》两篇已经校点、注释,并结为一集自费印制成册,分送族人与朋友。日前,蒙参与整理的刘世洁君赠余一册,读后,深有感触。尤以《竹庐家聒》一篇,别有意味。
  此文命名,已表明其特点。其自叙说,“茅屋庭前,栽竹数竿,号为竹庐。”可知“竹庐”为其居处自号。继而说,“余未有知,何敢云训。然絮聒者,家庭之常,即不能训,岂不能聒?抑不敢言训,聊且言聒,故名家聒。”说得很明白,就是自己家里的琐碎“絮聒”。“絮聒”一语,乡间最常用,尤指年长者的反复唠叨。
  所“絮聒”的内容,自然是“家长里短”,即子弟们日常生活所应注意的“小事”。其有“防子弟欲事便口辞”、“示子弟戒斗便口辞”、“示子弟远赌便口辞”、“示子弟读书便口辞”、“苦甜吟”、“防幼儿善恶邪正出入门户便口辞”、“示幼儿知法便口辞”、“示幼儿趋吉避凶便口辞”、“示基福便口辞”、“示益寿便口辞”等共十章。
  其行文风格,更是尽显家常絮聒的特点。各章名为“便口辞”,其内文正是极为“便口”的“家常呱”。如“示子弟远赌便口辞”是这样说的:“见了赌的休睁眼,一睁眼,吃了亏儿便不浅。赌钱人,实可怜,赢了时,满肚子是钱;输了时,鏊子底上煎。赢了时,还想去忘食和眠;输了时,过不得度日如年。家业荡尽,精神耗散,父母不喜见,妻儿胡厮怨。邻里怕,朋友远,骨肉亲戚背地里也笑谈。世间许多下流事,那里不由这一件。又与人无仇无怨,偏偏的人憎鬼嫌。破破落落,肮肮脏脏。如许辛酸,心里知道,口里难言,竟似哑子吃黄连。会了的,早回头,回头是岸。不会的,切莫说,我偷闲,我乘便,不妨事,玩一玩,怕掉在苦海无边。”(见胡孝彬主编,[清]胡峄阳:《竹庐家聒·友义》,第9、10页。引文标点略有改动)如此“便口”之辞,自然极
下一页 (1/2)
下一楼›:《胡峄阳传说》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与利用
——城阳区流亭街道东流亭社区胡孝华
http://w ..
‹上一楼:流亭大馒头入选非遗
海奥网 2010-01-05 08:53:17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ht ..

查看全部回帖(19)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