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关于始祖明德公身世之考证
关于始祖明德公之身世问题,因前人所遗资料未予详明,仅知其为我始祖,而未知其详尽之来源,故自公元一九九七年石燕老家,纂修“明德家族世系源流誌”亦未彻底澄清,我临邑至善公派下自前届1987年续修宗谱,因斯时文化大革极左思潮之余愄未释,在恐惧的心态中进行,许多问题都很匆促,无法论证,加上各地所藏谱牒,多数在十年动乱中遭焚,资料失传,舛错殊多,此次续修首事诸公,意在顺应潮流、对谱牒实施改革,并力求在编修中史料的完整和真实。
我族先贤历届续谱只云始祖明德江西南昌人,而其上代源流并其昆季分布无史料可稽,近期我胡氏有识之士,策谋全国通谱,而我历代宗祖尚无实际可续之世系,岂非惹人笑耶,参阅民国二十五年我居临至善公宗谱,斯时主修人北生虽得兰山春熙家先生携来胡氏上代源流资料,与史实相校实有舛错之误,则认为修已公有次子诚,即我始祖明德者,稽查各地胡氏史料,皆云修已公仅生一子讷,而无次子诚之述,仍为此次续谱首事思虑,拟费巨资应考查清楚。
二○一○年六月十二日,特邀石燕熙友家先领路驱车桂阳县樟木乡上龙泉明远公后裔,索取其宗谱,乃民国三十八年即公元1949年所修,睹其序录,方知始祖明德公上代流派有序可考,以其与幼公为始祖至七代生殁葬齿录详载分明。关于明德公之谱录。我县历届仅记其出生年月葬向,不知其殁年时间。而桂阳明远公谱对我始祖明德公生殁时间和葬向以及仕途均有详录,我们去者皆深信无疑,可作考证,然对明远宗谱所录资料是否前后无疵?兹举其讹者,仅供各地胡氏叔侄参考,以求互相探讨认证。
一、该谱初修原序云“溯吾氏系出帝舜,至周武王封满于陈,奉虞帝祀,公毙赐谥为胡文公,子孙因以为氏,事历七十五传至胡瑗,瑗任苏湖教授,世称安定先生,子孙因以为郡焉。盖瑗公世处泰州,以陈为宗国,七传至安国公,仕宋高宗朝官宝文阁直儒学士,谥曰文定,子三,长曰寅居临川,次曰宁居建昌,三曰宏居太和鹅颈,故发祥鹅颈者,皆五峯公之嫡派也。八传至幼公,因辽金之乱,于周世宗初年,由江西太和县鹅颈坵避难来湘遂家于桂北之芹溪焉。
按此段关于胡瑗、安国、宏公的叙述是错误的,值得我胡氏宗亲探讨。
其一:安国非胡瑗之嫡派,安定郡并非始于称胡瑗为安定先生,而始于胡 (高早成)居安定之临径。
其二:宏公属安国公之三子,生于大观二年即公元1108年戊子六月初九日巳时,居南岳,建文定书院称五峯公先生,为湖湘学派之创始人。在秀华家先生所修关公桥“胡氏家谱”中有多处关于宏公之录,未见其居江西太和鹅颈坵之述,而桂阳上龙泉明远公宗谱云;宏公八传至幼公,以为幼公则宏公之八世孙就更离谱了,幼公生于唐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比宏公早出生235年,就明德公而言也比宏公早134年出生,所以我们是宏公之嫡孙就错了。
其三:明远公宗谱“上代源流世纪”中以九皋公为五峯与宏公不是一个人,所以其序文所云是错误的。
其四:关于上代源流世纪,明远公谱录云禹谟公是幽贞之子,其次子曰承谟,则明德公之嫡祖,而我们以前所见资料,禹谟乃询公之子,询公乃幽贞之子,幽贞乃本端之子,本端乃静公之子,静公为都典之子,这是一致的,但明远公之谱都典有三子:长静、次靖、三靛,此处我氏先贤记录尚有待考查。
其五:将都典之子静,靖混为一人字尚化,行汝六相同,而把本端之妣白氏误作靖公之妣,生二子长幽贞,次幽吉迁福建。
其六:将询公之妣江氏,剑南节度使江铭严之女,误作幽贞公之妣,生二子,长禹谟迁衡阳,次承谟,按江氏妣在其他史料中仅生一子禹读而无承谟,承谟是否有其人,尚待其他史料证实。
承谟配周氏生一子本立;本立配宋氏而生永明;永明配未氏而产上龙泉胡氏始祖幼公。幼公殁于后周大祖广顺二年(952)壬子岁二月初二日未时,享寿八十。原葬江西,于宋乾德元年(963)癸亥岁迁葬芹溪顾村,至明时择吉宁远南乡地名石羊洞源头江长岭狮形。用匣安葬口内,庚山甲向。其记录是详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