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五世祖
谏公长子明达公
行一号,志卿又名法卿,生于宋太祖开宝四年(971)辛未六月十三日未时,殁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甲午八月二十六日申时,享寿八十四,卜葬宁远南乡九都地名江背洞将军托帽形,壬山丙向兼子午,其山所管上至顶为界,下至田脚为界,左以合水坑为界,右以坑堆为界。
明达公精通经史,元朝被诏入仕不就,志在世守祖居芹溪,以渔钓自娱,常伴溪边村前为漼水之要道,实为渔乐之佳境。
妣陈氏
生于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乙已二月初八日亥时,殁于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癸巳三月二十日巳时,享寿四十九,卜葬江龙头丙山壬向立穴。
生三子 长子曰仲庆,次子曰仲祥,三子曰仲辅
次妣雷氏
十八娘宁远南乡十都何村人氏,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丙午四月初四日未时,殁于宋神宗胤宁八年(1075)乙卯四月二十六日戌时,享寿七十,卜葬地名宁远南乡十都地名栗尾江月形辰山戌向兼巽乾立穴。
谏公次子明德公
行二,号明卿,字复初,生于宋太祖开宝七年(974)甲戌正月十五日辰时,殁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乙未十月十八日子时,高寿八十二,卜葬嘉邑黄坭塘栗山下童子讲书形,公妣同葬,左右坟大小五冢,壬山丙向。明德公志在远略,历游名胜,初以进士而晋秩大宗伯,奉诏钦祭九疑舜帝,道经桂阳石燕,观叠峦翠峰,钟灵毓秀,应命后,解组而卜居石燕焉。
妣李氏
生于宋大宗至道元年(1995)乙未三月初一日巳时,殁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丁未八月十二日午时高寿七十有三,卜葬公妣共葬嘉邑 坭塘栗山下。生一子时亨。
谏公三子明道公
行三,号正卿,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丁丑五月初五日午时,殁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辛亥四月十六日午时,享寿九十有五,卜葬地名桑林宅后狮形,明道公乔迁桑林村,上双江聚会白阜,苍山耸立高岗,世代富贵实为名胜之区。
妣颜氏
生于宋大宗景德三年(1006)年丙午八月十五日亥时,殁于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戊寅十二月十八日丑时,享寿九十三,卜葬地名井头吴家肖氏。婆坟右,上穴少公婆肖氏左,明远公婆肖氏。生二子:长子曰仲远,次子曰仲进。
谏公四子明远公
行四,号德卿,字遁初,生于宋大宗至道三年(997)丁酉九月十五日子时,殁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甲子 二月十七日亥时,享寿八十有八,卜葬本村前山本连冲,辛山乙向。于民十九年公立禁步左右前后各八尺,巳前葬者听其自然,嗣后不得再行添葬,上蜀窨坟,下系本冢。
明远公赋性天然,英敏卓异,纬武经文,有济世才,宋仁宗庆历八年赐进士出身官拜兵部尚书,历任南粤军务司主事,后因父丧返京辞差守制,加以慈亲年老躬应膺抚养,旋即弃世,嗣以兄弟各自择地而居。如是矢志处游,力谋家族,初迁杏村,继居龙泉,当是时也,杏村张桂公之法清法兴与我公之孙万一即及其子中甫兴甫契洽人和,情同一气,互结兄弟,至今世代尚有通牒之谊焉。
妣萧氏
生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庚午九月十五日辰时,殁于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 )戊戌二月十六日寅时,享寿八十有九,卜葬大富乡二都地名泗洲寨井头吴家后山青龙手岐上,艮山坤向,上下左右品字三坟,上少公婆萧氏,右明达公婆颜氏,左明远公婆萧氏,我基祖公均生九月十五日良辰,前人设有诞会名曰祖白公会是期各整衣冠兴祭,以表孝思而敦敬祖之义焉。
生五子:长子仲一,次子仲二,三子仲三居上龙泉,四子仲四由杏村分居协和园木林下,仲五由杏村分居协和园铁炉下。
六世祖
明德公之子时亨公
字泰运,行万十郎,生于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戊寅五月初二日午时,殁于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壬午九月初四日申时,享寿六十五,卜葬嘉邑石燕上分锡圹岭飞天蜈蚣形,辛山乙向,公妣同圈左右二坟。
妣李氏
生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戊子二月十五日巳时,殁于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丁酉三月十一日卯时,享寿七十,卜葬与夫同圈。 生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