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经过这段时间对网上资料的阅读,总结了一点小体会,现分享给诸位宗亲:
胡氏先贤最早迁移的地区,基本都会有后裔再次迁移,这种情况比较明显,建议研究胡
氏文化的宗亲引起注意,这种情况如果得到验证,可能可以解决部分族谱断代的问题。
我感觉如果一个家族(非任职)要想迁居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必然需要有人引导,甚
至需要当地人的帮助,可能是亲戚,朋友,世交。那么这一条线能否有意外收获呢?
凡是胡氏先贤、名人,尤其是大名人,各分支宗谱均认为是自己宗主,可是谁能确定呢?
我认为,确认各支名人宗主,必须以墓葬地、地方志作为参考。身为胡氏子孙,有责任、
有义务搞清楚本宗支的宗主直系,知道宗主的身世、后裔分支的发展;毕竟历史上的先
贤只有少数人,朔清本源才是我们这代人必须要做的事情。难道先祖没有在朝为官的宗
族就不应存在吗?
根据资料显示,胡氏宗谱从先贤胡质开始有明确的文字记载,那么以前的谱系如何定性?
关于堂口、派系的争论,纵观历史,胡姓总堂口主要有“安定堂”、“淮阳堂”、“新
蔡堂”。其他堂口应该均是其支系。采取追根索源的办法,均能确认。关于派系,只要
弄清楚先贤归于哪一个堂口,就清楚了。
宗谱衔接,对于现阶段不能确认宗谱衔接世系,建议在谱序中注明。以供后世继续考证。
目前,各支宗亲在修谱中对于已经发现的疑团,可能没有单独注释,试问,再过几十年、
几百年,后世子孙怎么办?倘若后世子孙再考证时发现此问题,届时,后世子孙怎么评
价各位宗亲现在所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