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三官殿)胡氏专帖更新:禀告先祖顺告宗亲
回帖:转帖:观海卫胡氏始迁祖的疑问(一)
http://www.guanhaiwei.com/read.php?tid=42407
浙江慈溪观海卫论坛有关于观海卫胡氏始迁祖讨论帖,为资料保存,转载于此。

乐之 发表于: 2012-10-18
昨天看到胡志挥教授的博客,里面有“给胡教授的特殊留言”,记述了观海卫胡氏的渊源。我查看了《观海卫志》,有些对不上。
“留言”中说:家谱始自宋朝始迁祖世昌公,世昌公者,宋大观戊子(1108)解元,乃北宋明臣胡则五世孙,太常卿楷公之子,因避兵乱1110年卜筑句容茅山第八洞天、良常之麓、苍溪之畔、潘庄定居,人杰地灵,名号良常胡氏,名门望族。
家谱记载:始祖世昌公生子二,曰:基、圭,次子圭生镒——溦——千八——文亮——应海——士龙——鹏远——观(10世);观公有胆略,仗剑从军朱元璋,天下既定,宦居观海卫,世袭“百户”官职——传七世(将军)守仁公生焉(故为世昌公17世孙)。
可知,胡氏到观海卫始迁祖应为胡观。粗算一下,从公元1110年到洪武元年,共268年,历十世,平均26.8年传一世。从洪武元年到嘉靖三十四年,共188年,历七世,平均26.86年传一世。通过这个并不严谨的计算,还算合理。
嘉靖《观海卫志》卷一 职官 中所百户中有“胡应海,应天句容人,生让”。这就有点对不上了,如果《卫志》没错,那难道268年传七世,而188年传十世?
按良常胡氏家谱记载推算,胡应海应生活在宋末元初,而非元末明初。不知《卫志》为何录胡应海,而不录胡观?
莫非 发表于: 2012-10-18
教授博客留言可能有误。
我只见到过万历四十三年《良常胡氏家谱》艺文编一篇《骠骑将军建功录》。该录:将军观海卫人其先世居句曲之良常七世祖应海生士龙士龙生鹏远鹏远生观有胆略勇力善战我太祖高皇帝奋勇建康豪杰归之者如流水公仗剑从之天下既定钦命受世袭百户传七世而将军生焉。
我是这样点校的:将军观海卫人,其先世居句曲之良常。七世祖应海生士龙,士龙生鹏远,鹏远生观。有胆略勇力善战。我太祖高皇帝奋勇建康,豪杰归之者如流水。公仗剑从之,天下既定,钦命受世袭百户。传七世,而将军生焉。
太祖高皇帝奋勇建康,豪杰归之者如流水————应在1356年左右。明洪武20年,汤和置观海卫应在1387年。如1356年,胡应海17-18岁;1387年任观海卫百户就48岁了。到胡守仁出生约1531年,历经144年,传六----七世还是合理的。
个人觉得,《良常胡氏家谱》比嘉靖《观海卫志》可信。
莫非 发表于: 2012-10-18
不同的点校会产生不同的含义,20多年前和10多年前,余老先生把明嘉靖《观海卫志》一段““卫名观海海之大观在卫也昔始皇东巡刻石会稽留师勾郧观海于其地因名焉山会稽舞翔......”,点校为“卫名观海,海之大观在卫也。昔始皇东巡,刻石会稽,留师勾郧,观海于其地,因名焉山。会稽舞翔......”
既为“焉山”,就难以解释“始皇观海”了。所以,余老先生只能强调“卫名观海,海之大观在卫也”。从而,在以后的一系列文章中,不再提“始皇观海”。
乐之 发表于: 2012-10-18
回 莫非 的帖子
莫非:教授博客留言可能有误。
我只见到过万历四十三年《良常胡氏家谱》艺文编一篇《骠骑将军建功录》。该录:将军观海卫人其先世居句曲之良常七世祖应海生士龙士龙生鹏远鹏远生观有胆略勇力善战我太祖高皇帝奋勇建康豪杰归之者如流水公仗剑从之天下既定钦命受世袭百户传七世而将军生焉 .. (2012-10-18 21:48)
按此,“仗剑从之”的是胡应海,这就对上了。如果这“留言”有误,那从世冒公到胡应海传了几世?如果也传七世,那岂不是要几乎每一代都要老来得子?
莫非 发表于: 2012-10-18
公元1110年到1340年左右胡应海出生,约230年,七世。也不能算都是老来得子。
古代家谱中,记载断代、缺代的情况是很多的。所以,研究家谱的大多认为,家谱也不能全信。。。。
莫非 发表于: 04-01
观海卫胡家家族庞大、房系众多,北城边街有老胡家,三管殿
下一页 (1/2)
下一楼›:记翻译家胡志挥先生
张虹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百余年来,为了弘扬祖国文化,我国的 ..
‹上一楼:补充资料已合并: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9325

查看全部回帖(205)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