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转帖:(2012年)
http://bbs.ayinfo.cn/thread-370136-2-1.html
谁敢保证所谓的曹操后裔就一定货真价实?别说家谱是不是后来续的,就算家谱汉传至今,也未必中间就没有纰漏,如果有一代是收养过继的,或者是偷情所生,那下面的传承就都是笑话。这比曹操墓的考证更靠不住,拿它来说事,就跟拿猴子的dna来证明人的血统。换而言之,莫说这样的比对本身就是很荒唐很弱智,就算比对dna,如果你假定后代是真,比对不上就说明曹操墓为假,而若你断定墓为真,那比对不上,岂不也说明所谓后代或许只是家谱攀龙附凤的结果?漫说只是百分之九十二,就算百分之九十九近似,猴子只是猴子,人也只是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且倒推法本身就很荒谬。这好比让一个成人回炉,理论上可以把时光倒流缩回娘胎的步骤论证得很严谨,但实际上根本不成立。
他们假冒的可能性不是只有千万分之三,而是一分之千万。73代孙?就算是家谱记载丝毫不爽,若30代或40代,50代乃至60代,73扣间任何一个环节系收养而来(就如曹操父祖),那就可能指鹿为马,漫说六地后裔,就是七八上十地,亦难保他们就一定是曹操后人,或许可以证明他们真是同一人后裔,但那个人正好是73代传承中比较靠前的恰好是狗尾续貂的那一环呢?姑且不论这种情形会否在73环传承中多次出现,虽然这种可能性更大。仅仅任何一环出现状况,都足以颠覆所谓家谱铁证的合理性。
DNA样本对照分析发现,一种叫O2-M268的Y染色体SNP突变类型是唯一在6个宣称是曹操后代的家族中显著高频出现的,且在全国汉族人中都较为罕见。李辉估算O2-M268属于曹操的可能性是92.71%。接下来,复旦实验室对这些重点样本进行了Y染色体DNA全序列检测,最终证明:这6支O2-M268类型样本的祖先交会点是在1800至2000年前。汉人中罕见,那胡人中呢?若后一种可能成立呢?他们是否汉人后裔都值得推敲,那就跟曹操更不沾边了。至于以倒推的这六支祖先交汇点时间来推论他们一定是曹操后裔则更可能张冠李戴荒谬绝伦,这不是夏商周断代,可以一错几百年,只需二十年或更短的一瞬,就足以风马牛不相干。再退一步讲,就算把这所谓73代的上七十代开棺验尸,严谨的可以代代经得起推敲的确认为曹氏嫡传,也未必就等同于确系曹操一脉,如果他们六支倒推的那个交汇点只是曹操他曾高祖或其嫡传呢?而曹操父祖一脉显然与此毫无瓜葛。不是天下姓孔的就一定都是孔子后裔,虽然他们都理直气壮沾沾自喜以此为荣。但很不幸,春秋时代孔氏不会只有孔子一人,不须倒推当知,汉末曹门亦然!这还是假设在所谓73环环环相扣的基础之上。
http://zzwb.zynews.com/html/2009-12/31/content_148207.htm
昨日,一位“才高八斗曹植 ”的网友自称是曹操第82代后裔,他在天涯社区发表了《关于我祖魏武王曹公孟德墓被发现的声明》。声明称“我根据我爷爷留下的族谱,查到本家族为曹操的后裔,属于曹植这一分支。”
安徽亳州市旅游局副局长、曹操文化研究会会长赵威告诉记者,汉魏时期人名多是两个字的,没有中间的表示“辈分”的字,除孔、孟个别姓氏之外,大多数姓氏在明清之前,几乎没有家谱,说谁是谁的后代,这个很难确定,所以做出的DNA鉴定肯定也不具有参考价值。
赵威进一步说,曹操出生于安徽亳州,但安徽亳州的曹姓很难说就是曹操的后代。“按照我的看法,都不是曹操的后人,由于政治原因,曹操死后,他的后代大多被赶出了亳州。按照我的研究和推断,曹操的后人应该在河南的许昌或者安阳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