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关于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胡家世系表编制过程情况
1996年4月收到小叔哲禅的信, 并附有《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胡姓大族的初拟宗祠表》,小叔哲禅信中说:“此列表尚须充实完善,如阅后有兴趣,我们一起将这件事做下去,如果你有条件不妨复印几份散发出去, 然后再将信息收回来充实原资料。” 在初拟宗祠列
表最后,小叔哲禅写了一段“註”,如下:“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胡姓是一个大族,族系人数众多但经历时代风霜,似乎未发现留有任何宗祠资料,老宅院内也仅存一户胡姓后代,其他后代都散落四海,更不悉宗祠和嫡系的情况,为此经由敏房的悠房哲谟回忆和现住观海卫(唯一的一家)大房的松房德邻补充而草拟成本初稿,但内容诸多不足、不全和不确实,尔今哲字辈所存已无几人,如欲令宗祠系表更凑完善,则务赖各房系的后辈如德字辈绍字辈的努力,有此愿望者请将所知的本房系或堂房系的祖辈空白填实,将下属的子侄辈名字列出,初稿中有错误处加以更正,为草拟一篇较为完整的宗祀系列表共献一份诚心吧!
初稿整理哲禅”(此即初稿第一版於1996年)
我按照小叔哲禅的意愿,把初拟宗祠列表复印多份,和二哥德纲一起分发给绍隆、秀菡、德君等,收到绍隆、秀菡、德彝、德君、德玄等的补充信息回复,其中德玄哥对三房(信房)的补充最为详细。我把收到的补充材料复印后提供给小叔哲禅,他收到各方回馈后,对初拟的宗祠列表进行了一次补充和纠错 ;对“註”也略作修改。(对信房的补充回馈信息,篇幅太大,除绍隆提供的补入外,其余这次没有补入)。他给了我经过这次纠错、补充和修改的宗祠列表,仍称初稿。(此乃初稿第二版於1997年)
1997年秋,小叔哲禅在上海组织了一次家族会议,地点在绍庭的办事处,有20来人出席。出席的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为哲谟87岁,不见老也不用手杖,他知道我是德祺后,对我说:哲宋(我的父亲)、庭宝(我的母亲)他都认识的;年龄最小的是绍纲35岁。修亚(秀霞)姐原住北京正好在上海也来了,陈冠宗(馨儿的儿子)是绍庭的表叔也来了,绍基、绍衣、绍隆(德载有7个儿子,4个女儿;他们是德载的前三位儿子)三兄弟也到会,大家在绍庭处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有两圆桌即20来人。会议宗旨是能联系到的亲族聚一聚,把家谱继续搞下去。
1998年冬,小叔哲禅去世,享年65岁,据小婶说中午还好好的,中饭时还喝了杯啤酒,晚上洗澡时昏倒,没有再醒过来。我和二哥德纲参加了追悼会。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新世纪(21世纪)互联网发展迅速,在网上看到被遗忘的浙江慈溪风景中的抗倭名将胡守仁即是我们的上代,小时候听小叔哲禅的父亲濬泰(嶽青)公说,上代是在福建抗倭的胡总兵,开始还以为我们是从福建移民到浙江的,其实是浙江兵从浙江打倭寇打到福建,史料上有很多记载。据网上有人推算,从胡总兵守仁将军到绍字辈是十三世孙,即到濬字辈是第十代,到安澜公是第八代(可能有一、二代之误差)。安澜公之下承字辈,有5个儿子,5个女儿;5个儿子之下是濬字辈,有18个堂兄弟;再之下哲字辈就不清楚有多少了。
又从网上见到胡志挥(绍渭)博客,上面有出自小叔哲禅经过纠错、补充和修改后的《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胡氏初拟宗祠列表》(初稿第二版),使我惊讶的是与原稿相比有许多错误和遗漏,名字中竟然出现了“?”有31个之多。但毕竟上了网有无限的促进作用。
我把被遗忘的浙江慈溪风景和胡志挥博客等发给韩子仁看,他对我们三官殿胡家非常熟悉,并有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他母亲还是我祖母的干女儿。他看了说,你们在网上找到老祖宗了,并说初稿第二版上的家谱,还可以补充很多,他提出了许多名字补充进去,家驹(德本)六兄弟两姐妹的名字也是他补齐的;我再把信房的回馈补充信息未补入的部份也补进去,整理后编成《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胡氏家谱》.doc以及.docm文件。 这已是2010年了。我把.doc和.docm文件分发、复制或打印给了秀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