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三官殿)胡氏专帖更新:禀告先祖顺告宗亲
回帖:                                                       读地方志 论始迁祖
                                                                          观海卫木兰
        至今还没有找到观海卫胡氏的家谱,只能从地方志等历史资料中寻找观海卫胡氏始迁祖的线索。
        地方志简称“方志”。地方,即地域;志,为“识、记、记述、记载”。即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文献。地方志包括方志和年鉴。最近看了一些地方志,如光绪《慈溪县志》(附件1)、嘉靖《观海卫志》(附件2)、万历《福宁志》(附件3)、乾隆《福宁府志》(附件4)等。

        嘉靖《观海卫志》卷一•建置内记载:“国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信国公汤和遂筑慈溪县定水寺凃田为观海卫,置指挥使司,内列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外辖龙山千户所。…”
        光绪《慈溪县志》卷十三•经政二•兵制的【观海卫指挥使司】条目里对于建卫有更为详细的记载。有“洪武十九年十一月置都指挥使司于慈溪县”,也有“洪武十九年奏定二十年始筑也” 等文字记载。
        必须说明的是,置卫的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人口迁移都不是一个瞬间能够完成的事件,或许会跨越年度或一、两年的时间。本文的视角是讨论世系祖,认为史料中记载的置卫和人口迁移的时间在洪武二十年的前后一两年内,均为合理可信,可以统称为洪武二十年(1387年)汤和置卫时。如要再深入细致考证其细节,可以参考明朝其他史料作进一步研究。
                    
        从以上两个地方志可知,观海卫的历史、人口的迁入、风俗习尚、方言等都是与洪武二十年(1387年)时的汤和置卫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军事移民,尤以其人口数量大、持续时间长、分布地域广以及对移居地文化的影响,而受到了人口学界的长期关注。卫所移民,是军事移民的一种。卫所是明代创设的特殊军事制度,由于与军事移民相关的家属同守、寓兵于农、聚居等许多特点,诸方面明显不同于周围其它地区。相关的研究,被称为卫所文化研究。观海卫的卫所文化,因其特殊性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已有不少论文发表(附件5)。
          对于讨论人口迁移来说,光绪《慈溪县志》卷十三•经政二•兵制的【观海卫指挥使司】条目里“兑调福寧衞旗军戎守”这几个大一号的字样,引人注目。(注: 旗军——明朝四卫营的官军)。
        嘉靖《观海卫志》卷一•风俗内也有记载:“本卫原籍福建,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4)
下一楼›:                ..
‹上一楼:                ..

查看全部回帖(205)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