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浙江宗亲,请一起来找民国胡氏名人
回帖:胡兰成(1906--1981)
        嵊县人。1906年2月28日生。早年先后就读于嵊县芝山小学、绍兴第五师范附属高小、绍兴第五中学、杭州蕙兰中学。1923年在蕙兰中学读四年级时,因编辑校刊得罪校务主任方同源,被学校开除,回到老家胡村任小学教师。1926年春到杭州邮政局当邮务生,三个月后被开除;9月进燕京大学任抄写文书一年并旁听燕大课程。1930年进杭州中山英文专修学校教书。1931年初转到萧山湘湖师范任教。1932年秋由旧识崔真吾介绍,到广西省立第一中学教书一年。1933年至百色省立第五中学教书两年。1935年转至柳州省立第四中学。1936年应第七军军长廖磊之邀请,创办《柳州日报》。两广事变爆发后被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监禁33天。1937年初经白崇禧批准释放回原籍;4月被上海《中华日报》聘为主笔。1938年初调到香港任《南华日报》总主笔,用笔名流沙撰写社论;12月19日汪精卫脱离重庆到河内,响应日本军阀近卫声明,于12月30日发表艳电。1939年5月初离开香港,追随汪精卫到上海;8月底汪伪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随后成立汪伪国民党中央党部,任《中华日报》总主笔。1940年3月30日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任宣传部政务次长,仍兼《中华日报》总主笔。同年夏辞去《中华日报》总主笔兼职。1941年2月28日脱离《中华日报》,任《国民新闻》总主笔。1942年春任汪伪行政院法制局长。1943年春法制局撤销,改任伪经济委员会特派委员。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于9月初从武汉逃往南京,稍后离开南京到上海。后在浙江杭州、诸暨、金华、丽水、温州等地隐匿。1950年潜逃香港,逃脱了惩处。1951年春迁居日本。1974年5月赴台湾,在“中国文化学院”任教。1975年9月胡秋原在《中华杂志》发表《汉奸胡兰成速回日本去!》。在舆论压力下,同年10月起停止在“中国文化学院”上课。1976年1月底回到日本。1981年7月25日在日本去世。1991年台湾出版《胡兰成全集》(9册)。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36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网上查到胡兰成的部分资料转发于此。
来源: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3590826.html

        胡兰成(1906年2月28日-1981年7月25日),男,原名胡积蕊,小名蕊生,中国近代作家与争议性人物,为张爱玲第一任丈夫。胡兰成出生于浙江嵊县,青年时于燕京大学退学,对日抗战时期替汪精卫的亲日伪政权服务,晚年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今生今世》详细的描写了他在爱情与政治上摇摆的个性。胡兰成在抗战胜利后逃到日本,晚年曾到过台湾文化大学开课教书,1981年他死于日本东京。
1 人物简介
  胡兰成,出生于浙江绍兴嵊县三界镇胡村,在杭州惠兰中学读书,青年时于燕京大学旁听课程,善写作,追随汪精卫,对日抗战时期任汪精卫政权宣传部次长、行政院法制局长,被列为著名汉奸。
  1944与张爱玲结婚,1947与张爱玲离婚。这一段感情最为人津津乐道,他晚年出版的《今生今世》中详细的描写了他在爱情与政治上摇摆的个性。时至今日,《今生今世》中描写张爱玲的那章《民国女子》仍成为研究“张学”的重要资料。
  胡 兰成在抗战胜利经香港逃亡日本。在日本期间开始学习日语,结识大数学家冈洁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汤川秀树,遂成就其学问体系。1974年来到台湾,受聘为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当时叫做阳明山文化学院)终身教授。开课教书,朱西宁、朱天文、朱天心父女,受其影响颇深。1979年他的书“禅是一枝花”在台湾由三三出版社出版。在台湾文学界对他的评价也是两极化,有人相当欣赏他的散文风格,有人则对他有相当严厉的评论。
  胡兰成于1981年7月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11)
下一楼›:胡吉光(1900--1970)
龙游县人。婺剧演员。少时家贫,帮工度日。19岁入兰溪汇头吴新云科班学 ..
‹上一楼:胡务熙(1920一  )
        江山县人。 ..

查看全部回帖(75)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