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耕莘。永康县人。童年在家读私塾。1906年考入金华中学堂学习,1910年肄业回家。1912年入浙江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法律本科学习。1916年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随即分发到浙江省高等审判厅任书记官。同年下半年到北京参加北洋政府组织的文官高等考试,考中司法官。1917年7月到广东,任香山县审判厅推事和县署专审员。1924年底奉孙中山之命北上联络河南军务督办胡景翼。1925年初在胡景翼的自主下从开封到北京,创办《国风日报》,任经理,不久被控制北京政府的奉系军阀张作霖查封。不久孙中山到北京,参与照料。为孙中山治丧后南下广州,任广州国民政府军法官。廖案发生后调任曲江地方审判厅民厅厅长。同年6月回到广州,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法处执法科长兼监狱科长。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任“清党”审判委员会主席兼江苏省第一模范监狱长;8月因私自放走共产党员被蒋介石打人监狱。1928年1月蒋介石东山再起之后,下令释放出狱,重新委以重任,负责修建徐州军人监狱及南京军人监狱,并出任中央监狱长。蒋桂战争前夕奉令诱捕李济深。1930年兼任杨虎城的驻京代表。同年11月至1933年1月兼任陕西省政府委员。1931年8月邓演达被捕后关押在中央监狱,身为中央监狱长曾几次冒险营救,但未成功。1933年秋因通共的罪名被蒋介石第二次投入监狱,在狱中结识红军领袖方志敏,两人成为朋友,后受托将方志敏的手稿带出监狱,通过关系交给中共中央。1936年秋被保释出狱,西安事变后奉命到陕西潼关策动冯钦哉背叛杨虎城。蒋介石回到南京后被委任建造汉口军人监狱。1937年11月南京沦陷后回到家乡,后在金华开办永和公司,经营棉纱、布匹和针织品。后为躲避陷害,逃到福建,最后到陕西。1945年被蒋介石以“汉奸”罪名判处有期徒刑10年,第三次被投入监狱。1949年4月中旬被人营救出狱,与陈铭枢、马清苑等组织维持会,迎接解放军进入南京。1950年元旦由国家领导人林伯渠、董必武推荐,被聘为中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会常务董事。同年去香港定居。1981年10月回内地探亲观光,并在朋友的陪同下专程赴南昌梅岭拜谒方志敏烈士陵墓。1982年回故乡永康县定居。著有《虎牢吟啸》、《阋墙记》、《我的回忆》、《国民党中央监狱秘闻实录》。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43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网上查到胡逸民的部分资料转发于此。
来源: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6041584.html
胡逸民(1890—?),浙江省永康人,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反清举事,是国民党的元老。他曾担任过国民革命军军事法官,历任过江西高等法院院长、中央清党审判委员会主席和南京中央军人监狱、徐州军人监狱、汉口军人监狱的监狱长等职。
胡逸民是一个颇为奇特的人物。生于1890年,浙江永康人。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反清。孙中山在北平逝世时,他是遗嘱的见证人和守灵者。他担任过国民革命军军事法官,国民党清党审判委员会主席,高等法院院长和南京、徐州汉口中央军人监狱的监狱长等职。胡逸民屡被蒋介石重用,让他三次建造监狱;又屡次被蒋介石怀疑,四次被蒋投进监狱。这种经历,奇特到无人能出其右。1935年共产党领导人方志敏被捕,和同被关押的胡逸民先生结下了友谊。方的著名文章《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手稿,即是胡逸民先生从狱中带出,送交鲁迅后,转给中共中央。抗战前夕,胡逸民又一次失宠,未随政府西迁重庆,在南京郊外开办了一个“并耕农庄”躬耕自娱。抗战后蒋氏认为胡战时有“资敌”之嫌,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