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经武。绍兴县人。1884年生于湖南桃源县。早年就读于长沙经正学堂。1903年冬因结党暗杀长沙著名劣绅王先谦未遂,被开除学籍,因得曹亚伯之助,逃往武昌,经黄兴介绍到武昌第八镇工程营当兵。1904年2月加入黄兴、宋教仁发起组织的革命团体华兴会;7月追随刘静庵、宋教仁等在武昌组建革命机关科学补习所,又与宋教仁在武昌成立华兴会支部。同年与湖北人王汉在武昌大智门车站行刺清陆军部尚书铁良未遂,潜赴日本东京求学。同年11月被选举为中国留日学生总会代表,主持中国留日学生全体总退学之事。1905年加入同盟会,并任评议员。1906年奉孙中山之命回国,拟到长江中下游流域酝酿起事,以声援萍浏醴起义。行抵武昌后即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逮捕,判处终身监禁。1911年1月被推举为革命团体文学社领导人之一。武昌起义后出狱,担任湖北军政府外交部长。1912年初被孙中山任命为山东都督。同年底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参议院参议员。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1914年参加欧事研究会。1915年春回国后参加杨度、孙毓筠发起成立的筹安会。袁世凯覆灭后隐居湖南乡间。1917年拥护孙中山发起的护法运动。征得孙中山同意后与张学济、周则范、田应诏、林德轩等人组建湘西军政府,任第三军司令。不久该军被王正雅联合刘承烈的部队击溃,仅以身免。后任水口山矿务局协理,未到任。第二次直奉战争前奉孙中山令北上,联系冯玉祥、胡景翼,并观察北方大局情势,被冯玉祥任命为国民军第一军高级参议。1925年1月应胡景翼邀请赴开封,任国民军第二军总参议。1926年夏赴广州。1927年被委任为广州国民政府驻山西代表,做阎锡山的工作。1928年7月至1929年1月任北运河局局长。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后参与倒蒋密谋。事情败露后离南京到湖南何键处避难。1932年到南京。1933年在南京病故。遗著有《胡都督选集》。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44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网上查到胡 瑛的部分资料转发于此。
来源: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胡瑛
胡瑛(1884年-1933年11月),字经武,号萱庵,中国湖南省常德府桃源县上乡下白石村人,中国民主革命家、清末民初政治家、军人。
革命派的活动
胡瑛的祖籍是浙江省绍兴府。胡瑛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府桃源县一个小官吏的家庭,小时候在长沙读书,16岁自长沙经正学校毕业,黄兴曾经是他的教师。1904年(光绪30年)2月,他参加了黄兴组织的华兴会。1904年3月,他赴武昌任华兴会湖北支部总理。
1904年7月,胡瑛在武昌参与创建科学补习所,革命起义失败后该所被查封。同年冬,他刺杀铁良失败,流亡日本。最初他入陆军士官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
该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他当选评议员。1906年(光绪32年)12月,他接受孙文的指示归国,在湖北省从事革命活动。1907年(光绪33年)1月,他因“日知会案”而被清朝政府逮捕入狱。1909年(宣统元年)夏,他被判“永远监禁”。在狱中,他和革命派秘密取得联络。
从反袁世凯到筹安会
1911年(宣统3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胡瑛被革命派救出,任湖北军政府外交部部长。此后他任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湖北代表,到南京参加联合会会议,并参与组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华民国成立后的1912年(民国元年),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