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题祖妣志铭
建炎乙酉之秋,江淮河汉之间,群盗纵横。先文正被召趋行在,仲任行事,某当家责①。以强〔暴〕逼人,沮、漳之间,非遗种处也。则奉母令人,及诸亲属,弃生生之资,渡岷江而南。不几月,大盗蜂聚,故庐文书数千卷悉为灰烬,而祖考、祖妣志铭亦在焚中。
庚戌岁,得祖妣志铭于吴郛卫道。卫道,先君门人也。绍兴戊辰,仲得祖考志铭于游掞徳华。徳华,广平先生幼子也。此吾祖考、祖妣之徳义行业,微二子者传焉,殆将泯矣。为人子孙,乃震于一时离散死亡之虑,忘其祖考、祖妣之所以明扬于千万世者,而不知负之以生死,死不瞑目矣。
今也幸而得之,谨手录而藏之,又将与知敬其祖者传而广之。庶几哉!可以息黔补劓,图全而归之于父母也。
被召申省札子
闻命震惊,罔知所措。
伏念某昨受先父荫补,旋丁外艰,服除之后,庙堂亦尝怜其贫,因俾之窃禄。而某一向灾蹇,疾病频仍,曾无好岁。血气衰损,重以长兄亡于瘴毒,痛心伤血,鬓发成丝,目视昏花,步趋缓纵。顾兹凋朽,乃蒙严召,虽有陈力就列之心,已觉筋骸之难强矣。起坐彷徨,无以为计,退而深念,使某奔走承命,能有涓涘裨益于国事,则虽颠踣道途,亦无所恨。若只贪冀荣宠,忘其临深履薄之志,徒然冒昧,而不可谓之孝,尚何望其忠哉!辄布悃忱上,干洪造,伏望都俞之间,一为敷奏,寝罢成命,俾某得保其支离,以终天年。非特小生之幸,亦足以昭圣朝不使一物失所之仁于天下矣。
求仁说
关西刘子礼访愚于南山之下,相与论圣人之道焉。如愚者,真所为道师之言,仅能不失①者也,乌能呈人容色,知病浅深,而药人之病,起人之废乎?虽然,论道者解②博学之难,如子礼之谦,不耻下问,而不一言,是失人矣。
夫圣人之道,本诸身以成万物,广大不可穷,变①通不可测,而有一言可以蔽之者,曰:仁而已。仁也者,人也。人而能仁,道是以生。生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以生为以生为道者也。人之于道,下学于己,而上达于天,然后仁可言矣。
《论语》一书,大抵皆求仁之方也。审取,其可以药己病,病去则仁,仁则日新,日新则乐矣。此岂言语之所能及乎!故为求仁之说以赠,所以相勉也,亦因以自警云。
祭杨子川文
呜呼子川!元年乙酉之冬,我兄弟奉板舆、渡岷江而南迈,始识君于熊湘,屈指二②十六年,终始保而无亏,常离忧于聚散,今云亡而莫追。
呜呼子川!信先民之有道,友仁以自辅,事贤以自将。我兄弟情与相款,狎美景良辰,往来上下,览衡山之雄秀,观碧泉之清洌。鲙神鲤以食我,酌清泉以饮我。酒酣意得,谈今玩古,目视霄汉,气吐虹霓。或好词以我誉,或正色而相规。生迟莫而不休,心希慕而不退。
呜呼!人谁不生,而子川之生为有知也;人谁不死,而子川之死尚有词也。有知不昧,有词可垂,君蹈常理,又奚以悲?
敬陈薄奠,惟君歆之。
祭赵仲礼文
呜呼仲礼!出自秦王。呜呼秦王!宗室之英。如何后嗣,亦弗能振?维时仲礼,禀气之纯。菽水致欢,孝于事亲。死而不忘,恭于事兄。善与人交,开心见诚。大友于弟,逊而不争。遭时艰难,有怀欲征。人意我异,弗厉弗兴。浩浩义气,填胸塞膺。发论慷慨,引史为征。为时惜贤,为国忧民。退安陋巷,如鲁诸生。好古乐善,河间东平。在涧在陆,如何大君。不怨于天,不尤于人。日饮尊酒,以乱我心。
呜呼仲礼!大舟陆沉。与我愚者,利同断金。笑语未终,遽闻讣音。宜康而寿,天乎难谌。
斐词致奠,魂兮①来歆。
祭表兄范伯达文
呜呼表兄!鞠于我家。孩幼聪慧,兰茁其芽。固永寿君之所钟爱,而文定公之所称夸。与我兄弟,情均靡他。同队嬉戏,言语呕哑。发蒙就傅,唱和弦歌。诵诗读书,共李分瓜。居我姑丧,哀毁莫加。从亲宿师,待禄京华。数载奉丧,南归西坡。寝苫泣血,哀深蓼莪。斩然头角,志尚可嘉。奉养偏继,弟妺拊摩。天性孝友,能容以和。勤力耕耘,姑之桑麻。
兄弟朋友,相从相过。带经问学,如切如磋。上论羲轩,下述丘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