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宋-胡宏-《五峰集》
回帖:【五峰集】卷四
皇王大纪论
鸿荒讹真
鸿荒文明,天行也。鸿荒之世,结绳而治,理则昭然,其事不可详矣。世传天地之初如鸡子,盘古氏以身变化天地、日月、山河、草木于其中,所谓讹矣,失其真。而盘姓为万姓之先,则不可没者也。

书传散失
世传羲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孔子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上世文书简邃,经三季而失其传,不可得而论次,故也。今去孔子又远矣,乃始于古初,不亦过乎?
吁!因秦焚书,后世竟传古先事,纷乱怪诞,迷误后生,无所考正,其有能不悖于理者,可不采拾乎?其有显然谬妄、背义而伤道者,可不剪削乎?其有诬罔圣人者,可不明辨乎?或谓有欲正人心、息邪说之志,愚敢僭孟轲氏之名乎哉?考其事,穷其理,以自正而已。

帝王别姓
按史载,五帝、三王,惟包羲为别姓。自炎帝而下,皆同宗也。历世绵远,虽不可考其然否,以理推之,则或可信。今夫在天则日月递照,而五星、二十八宿不得与之争光;在水则大江、浊河贯注华夏,而众水演迤不得与之争道;在山则岍、嶓冢横亘四海之内,而万山低伏不得与之争势;在人则包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仲尼杰出一世,独与天地相似,而俊材异能之士委命陈力,不得与之争圣。何独至于姓而疑之?其可疑者世数多寡、长短耳。故愚特载其苗裔,而于世数则略之云。

开辟纪年
或传自开辟,或曰自燧皇至于《春秋》获麟之岁,二百七十六万年,分为十纪,六纪在包羲前,三纪在包羲后,而末纪流讫于黄帝者也。谨按包羲始画卦、造书契,夫孰知其前之六纪?"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自包羲至于黄帝,两纪五十余万年间,作者惟神农氏一人,其妄可知。故自盘古至于帝喾,虽有记其年者,皆不敢信,姑载其事而已。
西洛先觉邵雍氏,作《皇极经世》书,纪尧即位之年起于甲辰。惟雍精及天地之数,必不妄也。故用之以表时、序事,庶几其可以传信乎!

皇帝王霸
刘道原博极群书,以为古无三皇、五帝、三王、五霸之数,其辞甚悉。愚以为如是称,而逆理害义,虽人谓之圣贤之经,犹当改也。苟于理义无伤害,虽庸愚之说,犹可从也。皇帝、王霸,虽经不称其数,而杂见于前修之文,非有逆理害义之事也。奈何必欲去之乎?皇者,初冒天下者也;帝者,主宰天下者也;王者,天下归往者也。自燧人氏而上,则三皇之世也。包羲、神农、黄帝、尧、舜,是五君者,有先天地开辟之仁,后天地制作之义,人至于今受其赐。故孔子曰:"包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按黄帝之后,少昊、颛顼、高辛,皆尝帝天下矣,孔子所以越而遗之,必称尧、舜者,以三君居位,仅可持其世而已,未尝有制作贻万世故也。则五帝之名以定矣。夏禹、商汤、周文之为三王,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之为五霸,其迹详甚,焉可诬也?

宫声玄妙
旨哉!声之宫也,犹五行之土、金、木、水、火,得之然后生;犹四端之仁、义、礼、智,得之然后行;犹事之中万物,得之然后成。是故宫声者,不可以易知也。必上有体元之君,下有调元之臣,安土乐天,然后宫声可识而雅乐可复也。后世以其浅陋之德,而欲求玄妙之声,必不应矣。惟礼亦然,故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女娲补天
世传往古天不兼覆,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其言虽陋甚,推其本旨,盖言女娲以妇人,能理男子之事耳。乃妇人而有雄才大略者也。后世唐武氏,其似之乎?此非常之变也。自汉以来,不择天下之才任以为相,寄托宗庙、社稷之主,而以天下大柄倚任妇人女子,其有不生祸乱者,亦云幸矣。幸也者,小人之事,非大人之道。天下公器,不受正命,乃欲小人之道持之,岂非不知学之过欤?若汉之武帝,蜀之昭烈,托霍光而寄孔明,其于道学概乎有闻者矣。

西方佛教
潜心三皇之纪,则知太和保合、生育
下一页 (1/2)
下一楼›:姜嫄生稷
天地之间,有气化,有形化。人之生,虽以形相禅,固天地之精也。姜嫄克禋克祀,以 ..
‹上一楼:整师旅
君者,兵之司命也;相者,兵之心也;将帅者,兵之手足也。君不能为兵之司命,则孟徳 ..

查看全部回帖(36)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