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引用第20楼胡维涛于2014-07-24 21:19发表的 :
两位可能都是学中文出身,对古诗词韵律均有研究,看了两位的贴子后,感觉到较迷茫。
之一:对古诗韵律的专业知识掌握得较牢,但写出来的东西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仁秋宗亲的观点之一我赞成,诗要以意境为主,表达的内容要清楚,出不出韵不可太讲究。
之二:看了两位的续贴,更坚定了本人不学古韵待律的观点。两位都是韵律学大家,也有大家风范,说出来的话都有韵味和节奏。很早的时候,有一帮子文学朋友劝我学古韵,学做韵律诗,我一看这平平仄仄的,像一个个绳索去捆住自己文字的双手和双脚,因此到今天为止,我固执地认为,学了这些东西肯定会控制我的自由、思维、活泼的文字排列,结果到今天为止,看到两位的争辩,关于古韵方面的知识我是一片迷茫的。
.......
谢谢版主对本贴的关注!
宗亲过谦了。
我早就说过,现在重复一下,我非文人,也非诗人,算得上是个玩文字游戏的典型。
我写所谓古典诗词是不注意格律的,初学发表一首不是七律标七律曾受到围攻,一年后晓得一点皮毛才复仇消恨。这是事实。
在诗词论坛我很少点评他人之作,我也点评他人之作,不点则罢,一点则中,这是事实。
到我此贴中大谈特谈韵律是翠竹之计,他目的是想转移视线。他的目的好象达到了,在宗亲你的字里行间也做主题来谈了。
其实,翠竹这种做法明眼人一看就知他很虚伪。
一,他的长篇大论都是网上搜来的,不是他自己的。
二,搜来的东东也不是经典
三,我在第二楼只说他两处出律,没说他出韵,证明我知道他的是孤雁出群格。他还要大谈特谈孤雁出群格做甚?
四,说他出律,他又大谈救拗了。其实一首完美的七律是不出律的。再说,放宽一点,一,三,五可不论,二,四 ,六是非论不可,不能出律,谈不上什么救拗 。如他的第三句【旌】是出律了,这是不允许的。若救拗,还谈什么二,四,六分明。
第二句【裔】字出律,成了三仄头,这属律诗中七个尽量避免之一。
总之一句,他搜索复制的那些所谓知识都是废话。他谈的救拗也是废话。离题了。我指的是他作品的意境。
谈到意境,他那东东实际谈不上意境。
第一句【 图腾崇拜白头翁,】 就是病句。
第三句【刺史单门敕旌表,】是病句。
第四句【尚书四代振家风】是病句。
内容与主题百分之八十不相符,可说是离题了
你说,他这东东还有什么意境。
我在此贴的主题内容为何只指第一句?因我想,网上的东东都是一些无聊人的文字游戏,在宗亲网都是宗亲不必太认真,但第一句,是有辱先祖,必须改。我作为胡氏一员,决不允许,这是个原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