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文采瑰丽 形神妙肖
——陈明远与《未发表的毛主席诗词》评介
文 / 张明源
文革时期,一本署名为《未发表的毛主席诗词》、收有25首诗词的手抄集子在全国流传甚广,曾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许多造反派组织的名称,如“开新宇”、“战恶风”等,就出自于该集子中的诗句;还有一些当时流行的诗句,如“千钧霹雳轰河汉,万里风焰照天烧”、“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狂魔让寸分”、“真理在胸笔在手,无私无畏即自由”、“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火旗挥舞冲天笑,赤遍环球是我家”等,也出自该集。笔者根据有关资料对此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考证,发现该集中确有13首出自毛泽东之手(已被收入《毛泽东诗词全集》),而其余12首诗词均为陈明远所作。
陈明远生于1941年,出身于一个普通的职员家庭,其父母均在邮电系统工作,他属于与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上初中时,他曾给一代文豪郭沫若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了他作的几首诗请教。其中有一首题为《清晨》的诗是这样写的:“好象那清晨的小鸟,我的心也醒的很早;眼睫毛还没有张开,胸喉就飞涌出微笑。”郭老很快就回了信,鼓励他并加以指教:“首先要做真正的新人,才可能写得出真正的新诗。……在生活中有感而抒发,就自然流露为诗歌”。上高中时,陈明远开始学写旧体诗,并一直与郭老保持着书信联系。五十年代后期,陈明远考上了上海科技大学数学系。1961年暑假时,他曾经带着几枚雨花石进京拜访郭沫若,郭老想考证一下他作旧体诗的水平,让他当场作一首咏石的诗词。陈明远思考片刻,然后一挥作就《沁园(河蟹)春·咏石》一词:
璞玉一方。切琢无疵,磨砺发光。岂怡红公子,命根惟系;梁山好汉,天道周行?烈火难熔,狂风不倒,迸出齐天大圣王。传千古,数几多宝库,龙窟云冈。
谁言铁石心肠?有热血沸腾涌满腔。任离合悲欢,不动声色;嬉怒笑骂,皆为文章!上补青天,下填沧海,粉身碎骨自刚强。了此愿,亦不枉平生,非梦一场!
郭老看罢大为赞赏,遂将此诗转赠陈毅元帅,并介绍陈明远与田汉、老舍等大作家相识,对他的其他作品共同进行品评和指导。可见,陈明远是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培养出来的。
陈明远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从事语言声学研究工作,与郭老、田汉和老舍等人的联系更为密切。在郭老的帮助和指导下,他很快写出了诗集《新潮》,郭老还亲自为诗集写了后序。但由于当时文艺界正搞“四清整风”运动,诗集未能及时出版。
陈明远的的许多旧体诗词由于受到一些老革命家和文艺界人士的厚爱和推崇,被广泛流传到社会上。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爆发,由于他的诗词在风格和笔调上与毛诗多有相似之处,又被当作《未发表的毛主席诗词》争相传抄。他怕把误会闹大,一面上书*央文革,说明真相;一面公开贴出声明,澄清此事。更没想到,等待他的是被造反派关押审讯。以后几年,他戴着“阶级敌人”的帽子,颠沛流离,吃尽了苦头。
文革后,陈明远将他在十年文革期间所写的几百首诗词汇编成诗集《劫后诗存》(又名《地下诗草》),留赠后人。
下面是陈明远的几首被误传为毛泽东所作的诗词作品:
(一) 水调歌头·归舟迎日出
星谱凯旋曲,水拍自由诗。琼花脚底飞舞,惊喜却痴迷。今夜携春同至,播下晨风万里,太白绣云旗。闪闪青眸子,霞染海魂衣。
透心亮,遍身赤,探穹低。胸涛奔涌呼啸,激浪与天齐。愿把此心炽烈,化为融融光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