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连载:《追寻之路》----胡平华(江苏南京)
回帖:二、找到宗谱
从和县祭奠回到南京后,我一直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墓碑的人互相之间关系是什么?有无错误?二是胡氏宗谱有无记载我们祖先情况,特别是如何来到和县的?尽管以前有人说,我们老家在安庆怀宁,那么和县与怀宁有无联系?能否印证两地胡氏的关系?等等。尽管年底工作忙,但这种思考一直没有停止过。
春节前,妹妹爱华来电话说,她前几天己去过夹山关,参加同学女儿婚宴时见到了三哥胡以兴的儿子胡好才,并说起春节期间要来看宗谱,好才答应春节在家等待。这一消息传来,更增添了查找宗谱的急迫感。终于,我们等到了春节。我与陈志商议,春节前一天回和县,初二下午去夹山关,初三回南京。为此,我还准备了小照相机去拍照宗谱上有关内容。
正月初二下午,我开车,与姐夫朱恩明、妹妹爱华、妹夫陈平,以及陈志一同先去香泉给以斌二哥家的二嫂拜年,后去夹山关给以信三哥、以海四哥和以江堂兄拜年。在三哥家,好才取出了“胡氏宗谱”原件。第一次看到宗谱,我十分激动,这是寻祖过程中里程碑性的一件大事。我一边翻阅,好才一边介绍。他讲:这是2000年怀宁胡来清、胡俊二人来修谱后整理编印的,这位胡来清是怀宁秀山乡兽医站站长,但多年来没有联系,己不知胡来清的联系方式。他还讲,墓碑上的“胡光运”中的“运”是刻错了,应该是“兆”,也就是说,我爷爷的本名是胡光兆,另一位是爷爷的哥哥;葛氏是我的奶奶,张氏是大奶奶。他们过世后,原来并非安葬在一起。2000年清明前,是胡祥林四爷爷提出,由以斌伯伯与以海叔叔两人具体安排重新印碑并合葬的。这样一说,原来的一些疑团解开了不少。
我将宗谱放在门口有亮光的地方,一边拍照,一边与好才交流。在拍摄中,由于页数过多,不仅费时,而且效果不好。见此情景,好才说不如带回去复印,之后再带来。我认为这样也好,将宗谱带回南京复印。
在夹山关期间,见到了三哥、四哥、以江哥三位堂兄,不禁想起了许多往事。记得在1970年夏季,我当时16岁,父亲曾让我来这里割柴一个月,就住在三哥家。临走时,三哥送我一把大刀,让我插在柴堆中带回了香泉。后来我经常拿出来玩。可惜1972年底入伍前,我将此刀连同以前在和县观音阁的阁楼上搞到的宝剑、刺刀各一把,统统扔进了香泉小学南边的池塘中。大家说,若干年后,这三把兵器可能就是文物。好才说,这把大刀是祖传下来的,刀刃上有一个缺口,原来给你带走了。
在三哥家时间不长,但意义非同寻常。以前的三哥曾是生产队长,据说曾过继给我父亲。如果按此推断,三哥应是我的哥哥。如今三哥虽然能走动,但头脑不清楚,有时候记不清来人是谁。我对好才讲,一定要照应好你父亲。后来,我们又去四哥家看了看。在回来路上,见到以江哥哥。他们都出来,送我们回到水泥厂四哥开的小店门口,一边希望我们经常回来看看,一边目送我们上车离开。
终于在春节找到了宗谱,确实是新年第一件大事、喜事。回到和县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有关章节,寻找其中的关系与奥秘。好在爱华的女婿张弦在翻看中找到了一些规律,即从晚辈逆向往上辈找起,方可理清互相关系。我也翻看了一下,确实如此,不然的话很难看懂这本宗谱。我打算初三回南京后全面、仔细地研读,寻找宗谱中众多胡氏的关系。
年初三回到南京后,没有安排任何事情,开始运用倒排的方法,梳理胡氏各支人家之间的关系。一边看,一边记录,一边思索。有时晚上看的很迟才休息,渐渐地理出了一些头绪。这一段时间,我主要做了三件事,即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复印宗谱。先将宗谱每页复印后,再剪裁齐,后去复印。数了一下,共计160页。于是复制并装订好5套,其中封面与封底是另外由胶水粘贴上去,十分整齐。
二是摘录现在和县胡氏人员名单。根据宗谱记载,不论己故长辈,还是现在仍在和县的胡氏,都一一记下来,再追溯上去,看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数下来,大约有十多支胡氏人员曾经或现在和县生活过。不仅如此,还将能标明地方的各地人员也一一记录在一个专门记录本
下一页 (1/2)
下一楼›:三、多方查找线索
2月23日去和县时,妹夫陈平送给我一幅棉布质地的马鞍山地图,其中有最新的 ..
‹上一楼:2014年12月6日,胡平华与夫人来我家,带来《追寻之路》(节选)版。经作者同意,在胡氏宗亲网论 ..

查看全部回帖(52)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