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胡寅年谱》----容肇祖著、胡志盛(电子化文本)
回帖:绍兴四年甲寅(公元一一三四年),胡寅三十七岁。
寅居南岳,“寅因徧观大乘诸经及传灯录,遂有所见,著崇正论(按即崇正辩)一编,数万言”。 妻张季兰在旁,“每问大略,輙怡然会心,相约以死日不用浮屠氏法,后将死前二日,犹为叔氏宏诵之。卒践前言。自佛法入中国,以死生转化恐动世俗,千余年间,特立不惑者,不过数人而己。虽才智高明,鲜能自拔,又况阴柔之质乎 !君可谓贤矣 !”(悼亡别记《斐然集》卷二十)
寅有诗:腊雷春雪示吉甫(下注云“甲寅”)。同邢子晋范伯达游方广二绝。仲秋赴伯达浴兒会不见月。将游上封先寄南台珏老。登上封三绝。和上封洪澼用明察院韻。同宣卿和仲伯达游上封值雨而归时上封辯病南台珏同行。酬宣卿见和。(以上《斐然集》卷三)并有元公塔铭(《斐然集》卷二十六)。十二月,寅被召,任起居郎,限三日起发。寅有辞免起居郎奏状,下注云“绍兴甲寅”。 又有第二状,云:“至潭州醴陵县,……奉圣旨,胡寅别与差遣,臣更不敢前去”。(俱见《斐然集》卷九。)
这年金攻宋仙人关,三月,吴玠败之,随复秦、凤等州。五月,岳飞复郢、唐、随州、襄阳。七月,复归州。九月,刘豫结金兵侵宋,十月,韩世忠军连破之于大仪、承州。十一月,宋高宗至平江府,下诏暴刘豫罪。金破滁州,韩世忠等军皆退江南。十二月,岳飞败金兵于庐州。
绍兴五年乙卯(公元一一三五年),胡寅三十八岁。
正月,寅在南岳。有谨次家君元日之韵,下注云“乙卯”。 又有和宜风寺壁间韵,游三角亭。酬邦鑑见和。和路枢四首。(以上《斐然集》卷三)
二月,宋高宗回临安。寅有辞免再除起居郎奏状,下注云“乙卯”。又有第二状,云:“仰慕睿慈,俯矜愚悯,收还成命,特降指挥,检会臣前奏,除一闲慢差遣。……臣今来己至信州,迤辶里于行在门外,恭听赐可”。(《斐然集》卷九)
寅到临安,迁中书舍人,赐三品服。寅有乙卯上殿劄子,云:“今士风陵夷,四维未张,惟利是从,不顾义理。利在尼雅满,则欲以释怨悦其心;利在刘豫,则欲以友邦通其好;利在迷国之宰辅,则欲为之羽翼以助其飞;利在怙權之将帥,则欲为之疽囊以厚其毒。奸邪回遹,民之所恶者,相与封殖之使不摇;守道秉节,天之所好者,相与倾挤之使不立。邪说烂漫,人心不正,未有甚于此时。今陛下……若天体元居正,端本清源,力行所知,以收拨乱反正、天下归仁之效,更加圣心焉,则何谓乎女真,何忧乎叛贼,何难乎中兴之业哉!”又有轮对劄子一至十三篇,皆於事立言,力求“澄清选授,兴崇廉耻,合傅说惟治乱在庶官之戒,无子产惠而不知为政之失,诚中兴急务也”(轮对劄子一)又云:“比年以来,书命所宜,多出词臣好恶之私意,遇其所好,则誉庄、跖为夷、齐;遇其所恶,则毁晋棘为燕石。……使人主命德讨罪之言,未免于玩人丧德之失。……伏望陛下申谕外制之臣,以饰情相悦,含怒相訾为戒。褒嘉贬绌,务合至公。词贵简严,体归典重”。(轮对劄子二)又有轮对劄子,云:“自顷以来,朝廷积欲裁制冗滥,恤民便国,小人不利,辄从而譁之。或造为谣言,以骇动朝听,至谓无所得于此,则携持而北去。胡不观称臣拜敌,有一人贤智之士乎?庙堂公卿无镇浮之量,亦从而改度辍令者踵相接也。呜呼!曾谓如此而可以振颓败之俗,成中兴之功哉!”(以上《斐然集》卷十)寅所言多切直,于是忌之者众。寅集中所载内外诸制(见《斐然集》卷十二——十四),撰词多诰诫,亦符合于他建议的大旨。
寅著有中书门下省试馆职策问(《斐然集》卷二十九)。又有无逸传,分章训释。传中云:“正月朔旦日有食之”。正是绍兴五年事。(《斐然集》卷二十二)又著左氏传故事,(《斐然集》卷二十三),皆为备宋高宗省览。
四月,宋徽宗赵佶在金国死去,宋尚未知。五月,宋遣使往金通问,寅于五月十一日上论遣使劄子,畧云:“女真者,惊动陵寢,戕毁宗庙,劫质二帝,涂炭祖宗之民,乃陛下之仇也。顷者误国之臣,……遣使求和,苟延岁月,九年于此,其效如何?……幸
下一页 (1/4)
下一楼›:绍兴九年己未(公元一一三九年),胡寅四十二岁。
寅守父丧家居。
宋以金许和,大赦,又 ..
‹上一楼:建炎二年戊申(公元一一二八年),胡寅三十一岁。
春夏之交,寅至扬州,久不调。
七月, ..

查看全部回帖(16)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