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绍兴二十三年癸酉(公元一一五三年),胡寅五十六岁。
寅居新州。寅有诗:送张倩归衡岳。邀朱推單令周尉赏西邻埜人屋前梅花次單令韵。周尉不来用令韵见寄和之。(以上《斐然集》卷二,此外卷五有些诗未注明年份,不载)。
向子諲卒(生公元一〇八六年)
绍兴二十四年甲戌(公元一一五四年),胡寅五十七岁。
寅居新州。三月朔,寅著鲁语详说成,并作序云:“愚不肖幸闻伊、洛至教,承过庭之训,而冥顽怠废,不早用力。盖尝妄意论语一书,为仁道枢管,欲记所闻旨趣,附于章句之下,内揆浅疏,久而未果。发秃齿豁,恐负初志矣。适有天幸,投畀炎壤,结庐地偏,尘事辽绝,门挹山秀,窗涵水姿,簷竹庭梧,时动凉吹。朝夕饭一盂,蔬一盘,澹然太虚,不知浮云之莽渺也。观过宅心,自是始笃,乃得就藳,遗诸童丱。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焉。(《斐然集》卷十九)又为承熙寺僧智京写罗汉阁记(《斐然集》卷二十一),又有太孺人李氏(黄表中之妻)墓志铭(《斐然集》卷二十六)。
寅有诗:示周尉,下注云“甲戌”。题單令双清阁。赠朱推。题蔡生竹裹茅簷似埜航。求木磑于周尉。同蒋德施诸人赏简园犁花。画马。画牛。(以上《斐然集》卷二)。
绍兴二十五年乙亥(公元一一五五年),胡寅五十八岁。
寅居新州。著读史管见三十卷成,有侄胡大壮序。
十月,丞相秦桧死。
十一月,宋高宗令所勒停编管诸人任便居住。寅有自便谢表,云:“恩由独断,泽被诸累。强臣之壅閼虽坚,圣主之聪明无蔽。乃公朝之盛事,非一己之私荣”。(《斐然集》卷六)时魏良臣除参知政事,寅有谢魏参政书,云:“一墮瘴地,踧踖六年,蒸渍烟岚,气血耗瘁。若非大贤登进,协助风雷,使赦令必行,公道阐开,则如某辈,从蛮鬼之录必矣。近者己被堂帖放令逐使,恩德之厚,未知报所”。(《斐然集》卷十八)又有自便谢政府及中司启,云:“苟非圣明,辅以耆哲,孰矜怜其冤横,俾尽滌其疵瑕。曾是摧颓,有此侥倖”。《斐然集》
十二月,宋高宗命“责授果州团练副使,到仕胡寅为徽猷阁直学士,致仕”。(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寅有复官职谢表,云:“尽涤垢污,恩波浩荡,俾还官职,纶诰坦明。……而放投南裔,蒙萋菲者六年。葵心密向于重光,蓬首莫知其万死。白发飘萧而老去,黑裘破敝以归来。”(《斐然集》卷六)
洪兴祖卒(生公元一〇五六年)。
绍兴二十六年丙子(公元一一五六年),胡寅五十九岁。
春,胡寅未离新州前,为摄新州知州刘藻作新州重修厅记,下注云“丙子”。(《斐然集》卷二十一)胡寅从水路归南岳,经清远,有诗题清远峡山寺,云:“维舟得眺望,满目慰经行。……罪垢三熏净,归风两腋轻。……重起阙廷恋,敢怀山水情。”可以看出他还抱有不忘国家的热情,又有诗归次义彬老人廖康吉惠灵祷杖以二十八字谢之,云:“绿鬓投荒白发归,瘴余浑欲不胜衣。烦将扶老殷勤赠,未怕登高足力微。”他又有诗魏漕彦成昔宰戈阳政绩上闻召对改秩予适当词命后自台郎出守滁垦荒田千二百顷柄国者挟妻家私憾以为罔功将漕襄阳修筑大堤御永患又以为妄作与洪兴祖为程伯禹刊论语解至“周公谓鲁公” 有“太息流涕” 之言彦成遂被窜于钦州柄国者死例逢赦宥归道南岳以大篇侑酒十尊见遗因成七绝以谢之。简彦达。将归南岳黎才翁命萧复来相迎且以二诗见贶因作一绝谢之。(以上《斐然集》卷五)。
寅归南岳后,朱熹曾见过他,说:“胡致堂议论英发,人物伟然。向尝侍之坐,见其数杯后,歌孔明出师表诵张才叔自靖人自献于先王义,陈了翁奏状等,可谓豪杰之士也”。(朱子语类卷一〇一)闰十月,徽猷阁直学士胡寅卒于衡州(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一)。后谥“文忠”。
按宋史卷四三五本传:“桧死,诏自便,寻复其官。绍兴二十一年卒,年五十九。”秦桧死在绍兴二十五年十月,胡寅不应死在二十一年。宋史误。又宋元学案卷四十一衡麓学案:“桧死,复官,二十七年卒,年五十九。谥“文忠”。” 寅生于宋哲宗元符元年(公元一〇九八